1928年北伐完成后中國統一,國民政府定于一尊,國民革命軍也被稱為國民政府軍,簡稱為“國軍”,并同時效忠黨與國家,期間歷經抗日戰爭、國共內戰等對內對外之戰爭,8月18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將轄下各地方軍隊名目取消,統一名為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早期國民革命軍內部的將領和軍官由國民黨在廣州創設的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加以培養訓練,軍隊同時效忠國民黨和中華民國。
中國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由中國國民黨在1925年創設。早期國民革命軍內部的將領和軍官由國民黨在廣州創設的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加以培養訓練,軍隊同時效忠國民黨和中華民國。曾參加北伐戰爭、第一次國共內戰、中原大戰、抗日戰爭等戰爭。1924年,孫中山在廣州創立黃埔軍校。1925年7月,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8月18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將轄下各地方軍隊名目取消,統一名為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由黃埔軍校訓練的軍官組成黃埔軍校校軍為第一軍,軍長為蔣中正。“建國湘軍”為第二軍,“建國滇軍”改為第三軍,“建國粵軍”為第四軍,福軍為第五軍。初期國民革命軍在軍、師兩級設黨代表及政治部。1947年中華民國行憲后改組為中華民國國軍
2、中國在什么時候稱為國民革命軍?在什么時候稱為中國工農革命軍?在第一...國民革命軍,是中國國民黨在1925年師法當時蘇聯共產黨軍事制度后創設的一支軍隊,也是中華民國在北伐后到行憲前的國家武裝力量。1928年北伐完成后中國統一,國民政府定于一尊,國民革命軍也被稱為國民政府軍,簡稱為“國軍”,并同時效忠黨與國家,期間歷經抗日戰爭、國共內戰等對內對外之戰爭,中國工農紅軍,是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1928年5月前稱為“中國工農革命軍”,隨著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中國工農紅軍被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紅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1955年被授予將帥軍銜的解放軍高級將領絕大部分來自紅軍部隊,紅軍來源于國民革命軍的一部分和參加暴動的工農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