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以南謂之湖南,洞庭湖以北謂之湖北,湖南湖北雖只一湖之隔,但社會中對湖南湖北人的評價差異很大。我現在的部門,就有好幾個湖北人,同事之間沒有利益沖突,平時吃吃喝喝的,大家相處比較融洽,用九頭鳥比喻湖北人是不是反映出湖北人與人難以善處呢,在古時,湖北就是楚文化的發源地。
1、大家覺得湖北男人怎么樣?或者說武漢男人怎么樣?
我覺得,論地區來評斷一個男人的好壞是不夠具體的,每個區域,每個不同的教育領域,以及所受的環境影響,每個人的性格素質修養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從根本上來說,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還是要從實際出發,所以說你身邊的男人和湖北的男人有什么區別?這個問題真的是很籠統,每個地方有好有壞對不對?就像監獄里面,我們不管在哪個城市都會有監獄,難道說你哪個城市有監獄,哪個城市就有壞人多嗎?這個不一樣的對不對?但是從根本上來說,湖北人大部分都比較沉浮,有心機,這是我交往的一些經驗來看的。
2、湖北發展怎么樣?
1、省一級來說,除了幾個經濟大省,就是廣東、江蘇、山東、浙江以外,湖北不管是總量還是人均都是靠前的,有時排在河南、四川后面,但說明不了什么,河南、四川體量、人口都比湖北多很多,整體上說,除了沿海,中西部最厲害的省份,非湖北莫屬,湖北勝過中西部諸省、自治區,勝就勝在綜合實力上、勝在可持續發展上、勝在科教文衛上;2、八十年代以前,湖北就是資源大省、科教大省、重工大省、交通大省,處在南北交匯、東西交融的節點上,天時地利占盡了;但在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關口上,湖北顯然是落后了十年、耽擱了十年的,一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國家提出中部崛起,提倡東西平衡、南北協調、均衡發展了,湖北才奮起直追的,二、三十年的轉型、調整之后,湖北重新回到了快車道、回歸到了應有的地位了;3、二十多年來,湖北摒棄了原先武漢一城獨大、一騎絕塵的做法,由單純的武漢為中心,改為了一主兩副三個發展中心,襄陽、宜昌兩個副中心城市同樣受到了省里的高度關注,一個輻射到了河南西部地區、一個連接上了重慶、湖南,區域中心的作用日益凸顯出來了,一體兩翼、激活了整個荊楚,襄陽和宜昌的發展超過了兄弟省份的大多數同等城市,兩個5000億級別的城市拱衛著,全省的經濟也有了堅實的支撐了;4、未來二十年,湖北還會有更大的發展潛力、進步的空間,在保守主義蔓延世界各國的狀況下,經濟內循環的步子還會加大,在沿海省份由外向型向內生型轉移的大背景下,不管是拓展市場,還是轉移產能,不管向東南西北那個方向伸展,湖北都是繞不過去的中心、閘口、關隘,湖北承接沿海產能、沿海市場的核心作用會愈加明顯,不論是在湖北中轉還是留在湖北就地轉化、擴散,湖北都蘊藏著最大的契機、最大的希望、最好伸展的市場,
3、大家覺得武漢人怎么樣?好相處嗎?
我是70后,母親是上海人,我在上海出生并度過童年。父親武漢人,后來父母離婚了,在滬讀完小學,中學大學以及后來基本都在武漢。其實說到底,哪里都有好壞,武漢的很多男性勇敢果斷,有擔當,經常很有義氣,不計較太多。做學問的也很讓人佩服,武漢的女性有不少很能干,性格中有潑辣利落的一面??偠灾?,與武漢人打交道不是那么累,沒有太多的彎彎繞,但前提是對武漢人的民風民俗有個基本了解,
武漢話里有“您家”“他您家”的敬語,其他評論里說武漢人日常用語不文明,這個事實更多存在于上一輩武漢人。隨著時代發展,我很高興武漢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地呈現出新風尚,武漢的市容環境和社會風氣越來越文明,這與武漢外來人口較多也有關系,說普通話的變多了,過去我是欣賞上海的,但是現在我回到上海除了傷感就是失望,因為那種文明的氣息已經所剩無幾了。
4、大家覺得湖北各地級市未來發展走向如何?
湖北地域不大,地市過多,應主動合并優化!首當其沖,天仙潛三個省轄縣級市,應該成立地級江漢市,抱團發展!地級鄂州市,全國第三小,僅三個區100來萬人口,葛店已被武漢同城了,建議葛店、梁子湖并入武漢,鄂城區入黃岡黃岡市僅一個黃州區,多年來黃岡人喊著拆黃岡奔小康,對黃岡各種不服,鄂城并入后,團風浠水撤縣設區,形成鄂城黃州兩大主城區,團風浠水遠城區的四大城區,問了還有誰不服?帶著紅安麻城羅田英山一邊承接武漢產業溢出,依托順豐機場,打好大別山紅色旅游牌,今后日子不要太美!黃石要做鄂東特大城市,武漢城市圈副中心,目前己掉到五線,主要是面積過小,與黃老二鄂B身份完全不符,只要跨過江北,拿下山南三縣市蘄武黃,上接武漢,下連九江,借順豐機場,揚國家發展長江經濟帶的東風!環長江比現在環大冶湖發展那是天壤之別!咸寧主城區也不大,實力也不夠強,下面縣市也是個個不服,嘉魚撤縣設區也是喊了多年不見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