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局、公務員局、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統稱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所以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是一回事,吉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吉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要職責(一)貫徹落實國家和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發展規劃和政策;組織起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地方性法規草案;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并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1。辦公室負責會議的組織、文稿的起草、電文和信息的處理、檔案和保密信息的保密以及規章制度的建設。負責辦公室財務及直屬事業單位資金、基本建設投資和國有資產管理;負責辦公室政務工作的協調和監督;組織辦理NPC提案和CPPCC提案;負責受理人民群眾有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的來信來訪;負責綜合管理、政務公開等信息和辦公自動化的規劃建設。
1。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全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由原人事局、勞動局、社保局組成。是行政單位,下屬機構是事業編制。2.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要處理人力資源事務和爭議,并指導和監督社會保險局實施社會保險保障制度。但由于省份不同,人社局的具體機構和崗位會有一些差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其主要職責是制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發展規劃和政策,制定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和政策,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就業,制定城鄉就業發展規劃和政策,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
首先,社保只是勞動局的一個部門。以最低的縣為標準,勞動局是局級單位,社保是股級單位。后來升格為副局。很多城市已經是一個叫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部門了,但有些地方還是兩個獨立的單位,叫勞動局和社保局。所以不管是不是同一個地方,每個地區都有差異。都屬于社保經辦機構,相互配合完成異地社保工作。
2009年與勞動局合并,組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下設:辦公室、綜合法規科、計劃財務科、就業促進(失業保險)科、人力資源開發與營銷科、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科、農民工工作(勞動監察)科、勞動關系科、工資福利科、養老保險科、醫療保險科、工傷保險科、公務員管理科、培訓教育科、勞動監察科。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2008年3月11日)審議通過,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設立國家公務員局,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管理。
4、組織部,人事局,公務員局和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是什么關系?人事局、公務員局和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統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人事局和勞動局合并,公務員局是它下面的一個處室,負責公務員的招聘和管理。嚴格來說,人社局其實是組織部的下屬。人事局和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在2009年之前是分開的,有的地方合并了,所以叫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2009年,全國統一。
所以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是一回事。只是大家習慣了互相稱呼不同的名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MOHRSS)是中國的一個國家機構,負責統籌政府機關、企業和事業單位的人事管理,并協調城鄉就業和社會保障政策。
5、人社局和社保局有什么區別?1,公司級別不同。社保局,屬于人社局下屬的一個直屬局,是上下級的隸屬關系。2.功能不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用人、招工、轉業安置、職工轉崗、晉升、就業、勞動爭議、勞動仲裁等工作,并對社會保險局實施社會保險保障制度進行指導和監督。負責社會保險工作的社保局執行本地區的養老保險政策。3.不同的管理。總的來說,社會保險局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下屬的公共管理事業單位,半格或一格的低規格,主要從事社會保險參保繳費和待遇審核發放工作。
6、聊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機構設置辦公室組織協調局日常工作;負責局機關的文電、會議、網站、機要文件、檔案、監察、政務公開、安全保密工作;負責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策的綜合調研;負責起草重要文稿;負責新聞宣傳和信息工作。人事處負責局機關和直屬單位的人事管理和機構編制;組織和指導本系統的教育培訓工作。政策法規司負責起草相關規范性文件,對局機關相關規范性文件進行合法性審查;承辦相關的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負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的普及、咨詢和執法監督;負責來信來訪的受理、協調和督辦;負責應急管理;負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維護社會穩定和群眾工作。
7、黑龍江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法律客觀性:據黑龍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統計,2012年,黑龍江省企業退休人員平均基本養老金水平由2005年的521元/月提高到1430元/月,增幅為174.5%。今年,黑龍江省將按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和財政部的要求,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達的吉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主要職責(1)貫徹落實國家和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發展規劃和政策;組織起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地方性法規草案;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并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二)制定并組織實施全市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和人力資源流動政策,加強人力資源市場開發建設,建立全市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和有效配置。
制定統籌城鄉就業發展規劃和政策,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組織實施就業援助制度;制定和實施職業資格制度相關政策,建立城鄉勞動者職業培訓體系;牽頭制定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會同有關部門制定高技能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培養激勵政策。(4)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擬訂并組織實施城鄉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政策和標準;擬訂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基金的管理和監督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