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歷史上第一位狀元,是唐朝莫宣卿(834—868),廣東肇慶人,唐宣宗大中五年(851),17歲的莫宣卿參加廷試獲中狀元,成為廣東歷史上第一個“高考”狀元,也是始隋唐以科舉取士以來年齡最小的狀元。趙佗是從廣東起家,基業也主要位于廣東,其繼任者更是名副其實的廣東人,稱其為廣東出身的皇帝,并沒有什么不妥。
1、古代歷史上,廣東出過哪些皇帝?
縱觀中國的歷史長河,自封建制度形成,到清末溥儀退位,公認的皇帝有數百位之多。但是令人驚奇的是,歷史上極負盛名的皇帝,似乎都出自北方,而那些才華橫溢的文人,大多都來自南方,那么,就會有人疑惑,廣東是否有人做過皇帝呢?趙佗雕像其實廣東有名的人物并不少,唐朝宰相張九齡,維新變法的領袖梁啟超,還有鄧世昌、袁崇煥等人,都是廣東出身的風云人物,人杰地靈的廣東,涌現出了各行各業的人才和人杰,皇帝這一“行當”自然也不例外。
廣東確實也有人做過皇帝,不過還要從五代十國說起,根據先秦時期的古文獻記載,廣東這一帶當時被稱為“南越”之地,后來史書中的“越”字,逐漸演變成為了“粵”,因此在隋唐的一些史書中被稱為“南粵”的地區,指的就是廣東一帶。南越地圖南越國的第一任國王,就是秦朝將領趙佗,不過趙佗并不是廣東本地人,他出生于河北正定。
當然,趙佗是從廣東起家,基業也主要位于廣東,其繼任者更是名副其實的廣東人,稱其為廣東出身的皇帝,并沒有什么不妥,秦始皇33年,趙佗奉皇帝之命攻打百越,繼續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當時的嶺南地區遠不如現在繁華,這里一直被稱為蠻夷之地,環境格外艱苦,所以古時候,許多罪犯都會被發配到嶺南一帶,以示懲罰,為了征服嶺南,趙佗帶兵在這里浴血奮戰5年,終于大獲成功。
趙佗雕像但是,平定嶺南以后,趙佗沒有班師回朝,反而在這里擔任龍川縣令一職,這個地方是一個軍事要塞,需要有能力的人鎮守一方,此時,趙佗顯示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華。趙佗不僅能夠帶兵打仗,還贏得了當地人的人心,當時中原與南越文化不通,他主張漢越通婚,又為當地帶去了先進的農業技術。趙佗上書皇帝,派遣了一部分中原人來到南越,為這里帶來中原文化,
趙佗政治開明,南越在他的管理下開始逐步走向繁榮。趙佗粵劇劇照不過很快,隨著祖龍秦始皇的去世,秦朝末年的暴政導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整個中原陷入一片混亂之中,當時主管南越軍事的是另一位秦朝將領任囂,在他彌留之際,將手中的兵權托付于趙佗手中。在任囂去世以后,趙佗將那些中原官吏都換成了自己的親信,公元前206年,趙佗在南岳百姓的擁護下,建立了南越國,他就是南越的第一任國王南越武王,
他之所以稱帝,雖然不乏個人野心,但其實也是被逼到了無路可走的地步。趙佗影視劇債天下大難,百姓困苦,他又肩負重托,所以他也成了廣東的第1位皇帝,在楚漢之爭結束以后,劉邦派使臣前往南越國,勸說南越王歸屬。趙佗欣然接受漢高祖的美意,成了西漢的第一個藩屬國,直到漢高祖去世,因為呂后執政,漢越兩國發生惡戰,趙佗又一次直立門戶。
廣東歷史上一共出了九個狀元,自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開設進士科,用考試辦法取代魏晉以來的九品中正制,至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終,歷經1300年,科舉選官制度被歷代逐漸完善,成為選拔人才一種有效措施。科舉考試中名列殿試第一者為“狀元”,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隋朝開科取士但沒有設狀元)科舉狀元孫伏伽開始,到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狀元劉春霖止,在這1283年間,可考的榜數為745榜,共產生了592名狀元(一說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權選考的狀元以及各代的武狀元,中國歷史上總計可考的文武狀元為777人,
這其中,廣東一共占據九名,占不到2%,不及全國平均水平。但也因此,更顯的珍貴,廣東歷史上第一位狀元,是唐朝莫宣卿(834—868),廣東肇慶人,唐宣宗大中五年(851),17歲的莫宣卿參加廷試獲中狀元,成為廣東歷史上第一個“高考”狀元,也是始隋唐以科舉取士以來年齡最小的狀元,但唐朝時期的科舉,不糊名,往往在考試前就已經定下狀元及排在前列的名次,大概是誰的名聲更大、誰的靠山更強,誰就更容易中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