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甘肅 > 平涼市 > 毛筆種類,毛筆分為幾類

毛筆種類,毛筆分為幾類

來源:整理 時間:2023-10-05 06:54:52 編輯:好學習 手機版

本文目錄一覽

1,毛筆分為幾類

2類

毛筆分為幾類

2,國畫用的毛筆的分類畫國畫用的筆和練書法用的筆有區別嗎

國畫要問你畫什么畫了山水一般用硬一點的毛筆 剛開始畫一般的就可以 寫字就要用好一點的。具體老師會叫你的,買毛筆一定要到正規的文房四寶點去買。
有分類,大概會分為三種,狼毫,羊毫,間毫。繪畫用筆和書法用筆有區別。首先要了解筆的特性,比如吸水性,流暢性,韌性。
中國毛筆種類很多,從筆毛材質上分羊毫、狼毫、兼毫等,從筆鋒外形分長鋒,中鋒、短鋒。一般畫畫和書法用筆有所區別,常見毛筆都可做書法使用,有些毛筆是專門畫畫的,不可用于書法。但還要看制筆技術。
你好!國畫的毛筆有勾線筆啊,染色筆啊(大、中、小白云),等等。。。畫山水和工筆的又有區別。而練書法的有小楷的還有專門的書畫筆。要看你自己習慣怎么用咯。具體的分類就算是同一類他的筆鋒長短啊 形狀也是不一樣的。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別再筆上浪費光陰,有的人拿刀能作畫和寫字,什么筆用著舒服就行了。

國畫用的毛筆的分類畫國畫用的筆和練書法用的筆有區別嗎

3,毛筆分哪幾種

  毛筆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傳說是秦始皇派去筑長城的那員大將蒙恬,取中山兔毫制成的。這個傳說雖不可靠,但也有一定的依據。從1954年在長沙左公山出土的戰國時期的毛筆來看,它的確是用兔毛制成的。不過這種筆與現在的不一樣,它的筆頭是用兔毛包扎在竹管外面,再裹以麻絲,涂上漆汁制成的;筆鋒堅挺,宜于書寫。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毛筆了。后來,隨著書畫藝術的發展,制筆工藝也隨之發展。筆工們根據使用者的需要,曾試用過各種禽獸毫毛作原料,如鹿毛、獾毛、豬毛、雞毛、兔毛、羊毛、黃鼠狼毛等,結果發現兔毫、黃鼠狼毫、羊毫性能最好,以后就被廣泛使用,成為制筆三大原料。  按照不同的原料和性能,可把毛筆分為硬毫、軟毫、兼毫三種。硬毫筆包括老兔頸毛制成的紫毫與黃鼠狼尾毛制成的狼毫兩種,筆毫均為棕色,筆性硬健,彈力強,蓄水少,畫出的線條蒼勁爽利。山水畫中樹木的立干、出枝、勾葉、點葉,山石的勾勒、皴擦、點擢,屋宇、人物、舟、橋、水波、瀑布等細線,都需靠彈性強的硬毫才能得以表現。軟毫筆,用羊毫制成,筆性軟,蓄水性強。山水畫的渲染多用它。米點山水與潑墨山水也常用羊毫,能收到筆酣墨飽、水墨淋漓的效果。兼毫筆由硬毫與軟毫配制而成,有紫狼毫、紫羊毫、雞狼毫等品種,硬度在狼毫與羊毫之間,可根據個人的習慣與需要去選用。  此外,根據筆鋒的長短,毛筆又有長鋒、中鋒、短鋒之別,性能各異。長鋒容易畫出婀娜多姿的線條,短鋒容易使線條凝重厚實,中鋒則兼而有之,畫山水以用中鋒為宜。根據筆鋒的大小不同,毛筆又分為小、中、大等型號。畫山水各種型號都要準備一點,一般“小山水”(小狼毫)、“大山水”(大狼毫)各備一枝,“小白云”、“大白云”羊毫筆各備一枝,再有一支更大的羊毫“斗筆”就可以了。新筆鋒多尖銳,只適宜畫細線,皴、擦、點擢用舊筆效果好。有的畫家喜用禿筆,點線別有蒼勁樸拙之趣。好的毛筆,都具有圓、齊、尖、健四個特點,使用起來運轉自如。畫筆用后要及時沖洗干凈,避免墨汁干結損壞。  我國的制筆,歷史上有宣筆(安徽宣城)、湖筆(浙江湖州)兩大中心。現在上海、蘇州、北京、成都等地生產的畫筆也享有盛譽。

毛筆分哪幾種

4,毛筆有幾種

毛筆的分類 毛筆的種類很多,筆頭都是用動物的毫毛加工所制。所以人們往往以筆毫彈性強弱的不同來進行分類。一般分為硬毫筆、軟毫筆與兼毫筆三種。 硬毫筆 硬毫筆的筆毛彈性較大,常見的有兔毫、狼毫、鹿毫、鼠須、石獾毫、山馬毫、豬鬃等。 1. 兔毫筆 兔毫筆歷史悠久,在長沙出土的戰國筆就是用兔毫制成的。它是將筆干一頭劈開數片,把筆頭插入后再用絲線緊扎而成。兔毫又分紫毫和花白兩種。紫毫是取兔子背脊(又稱箭毫)和尾巴上的毫毛制成,質軟而毫健。花白比較挺利,不如紫毫柔軟。 2.狼毫筆 這里的“狼”不是動物園里的那種狼,而是黃鼠狼。用黃鼠狼身上和尾巴上的毛制成的筆,彈性比兔毫筆稍軟,比羊毫筆硬,只是質較脆,不耐摩擦。 3.鼠須筆 鼠須筆是用老鼠的胡須做成,所以性能堅挺。相傳東晉王羲之就是用鼠須筆寫《蘭亭序》的。 其他硬毫筆,如山馬毫、石獾毫、豬鬃筆等,筆性特別堅硬,一般初學者尚未掌握運筆歸規律,不易選用。 軟毫筆 軟毫筆的彈性較小,較柔軟。一般用羊毫、雞毫、胎毫等軟毫制成。 1. 羊毫筆 羊毫筆是用山羊毫制成,其性能軟于紫毫筆,由于羊毫較細、較長,適宜于寫大楷及擘窠大字。 2. 雞毫筆 雞毫筆是用雄雞前胸之毛制成,其性能軟于羊毫。 3. 胎毫筆 胎毫是初生嬰兒的頭發,其性能極柔軟。南朝蕭子云(487-549)就使用過胎毫筆,可見其歷史之悠久。 兼毫筆 “兼毫”,顧名思義是兼而有之的意思。亦即以硬毫為核心、周邊裹以軟毫,筆性介于 硬毫與軟毫之間。一般將紫毫與羊毫按不同比例制成。比分“三紫七羊”、“七紫三羊”、和“五紫五羊”等。也有用羊毫與狼毫合二為一制成的兼毫筆,以尺寸的大小分“小白云”、“中白云”、“大白云”。也有在大羊毫斗筆中加入豬鬃,以加強其彈性。
毛筆的分類主要有依尺寸,還有筆毛的種類,來源,形狀等等來分。 依尺寸可以簡單的把毛筆分為:小楷,中楷,大楷。 依筆毛的種類可分為:軟毫,硬毫,兼毫等。 依來源可分為:胎毛筆、狼毛筆、兔肩紫毫筆、鹿毛筆、雞毛筆、鴨毛筆、羊毛筆、豬毛筆、鼠毛筆、虎毛筆,黃牛耳毫筆等。 (1)羊毫類。筆頭是用山羊毛制成的。羊毫筆比較柔軟,吸墨量大,適于寫表現圓渾厚實的點畫。比狼毫筆經久耐用。此類筆以湖筆為多,價格比較便宜。一般常見的有大楷筆、京提(或稱提筆)、聯鋒、屏鋒、頂鋒、蓋鋒、條幅、玉筍、玉蘭蕊、京楂等。 (2)狼毫筆。筆頭是用黃鼠狼尾巴上的毛制成的。以東北產的鼠尾為最,稱"北狼毫"、"關東遼尾"。狼毫比羊毫筆力勁挺,宜書宜畫,但不如羊毫筆耐用,價格也比羊毫貴。常見的品種有蘭竹、寫意、山水、花卉、葉筋、衣紋、紅豆、小精工、鹿狼毫書畫(狼毫中加入鹿毫制成)、豹狼毫(狼毫中加入豹毛制成的)、特制長峰狼毫,超品長峰狼毫等。 (3)紫毫。筆頭是以兔毛制成的,因色澤紫黑光亮而得名。此種筆挺拔尖銳而鋒利,彈性比狼毫更強,以安微出產的野兔毛為最好。 (4)兼毫。筆頭是用兩種剛柔不同的動物毛制成的。常見的種類有羊狼兼毫、羊紫兼毫,如五紫五羊,七紫三羊等等。此種筆的優點兼具了羊狼毫筆的長處,剛柔適中,價格也適中,為書畫家常用。種類有調和式、心被式。 依形狀可分為:圓毫,尖豪等。 此外,根據筆鋒的長短,毛筆又有長鋒、中鋒、短鋒之別,性能各異。長鋒容易畫出婀娜多姿的線條,短鋒容易使線條凝重厚實,中鋒則兼而有之,畫山水以用中鋒為宜。根據筆鋒的大小不同,毛筆又分為小、中、大等型號。畫山水各種型號都要準備一點,一般“小山水”(小狼毫)、“大山水”(大狼毫)各備一枝,“小白云”、“大白云”羊毫筆各備一枝,再有一支更大的羊毫“斗筆”就可以了。新筆鋒多尖銳,只適宜畫細線,皴、擦、點擢用舊筆效果好。有的畫家喜用禿筆,點線別有蒼勁樸拙之趣。好的毛筆,都具有圓、齊、尖、健四個特點,使用起來運轉自如。畫筆用后要及時沖洗干凈,避免墨汁干結損壞。 制作毛筆筆管的原料一般有:金、銀、象牙、玻璃、紫檀、斑竹

5,初學書法如何如何選擇毛筆

毛筆的種類很多,一般寫字的筆,大致分軟性、硬性、中性三類。軟性的筆,有羊毫、雞毫等。硬性的筆,有紫毫(兔毫)、狼毫、鼠毫等。中性(不軟不硬)的筆稱“兼毫”,有羊紫兼、羊狼兼兩種。 1.毛筆的種類: ●硬毫筆:筆性剛健。如:狼毫、山馬、牛耳毫、鼠須、山兔、鹿毛筆。 ●軟毫筆:筆性柔軟。如:羊毫筆。 ●兼毫筆:用硬毫、軟毫集在一起,剛柔并濟。筆性介于硬軟毫之間。如:長流、如意,適合初學的人使用。    2.毛筆的選擇: 一枝好的毛筆要具備“尖、齊、圓、健”四德。 ●尖——筆毫聚合時,筆鋒要能收尖。 ●齊——將筆頭沾水捏扁,筆端的毛整齊無不齊現象。 ●圓——筆肚周圍,筆毫飽滿圓潤,呈圓錐狀,不扁不瘦。 ●健——筆毛有彈性,筆毛鋪開后易于收攏,筆力要健。對于初學者來說,如果一開始就用硬毫筆,運筆無需多少技法比較省事,因為筆會幫你大忙,但久而久之,你就只能使用硬毫筆,一旦拿起羊毫筆來頓感寸步難行。相反,如果你初學時即用羊毫筆來練字,雖說開始時難度大一些,必須用提按換鋒的方法才能寫出合格的筆畫來,但也因此而學會了使用軟毫筆的方法,隨著練習時間的增加,慢慢就會得心應手、應用自如。這時候你如果拿起硬毫筆來寫,會感到輕松好使。 古人對于筆的使用也有很多經驗之談。認為初學時不易買很好很昂貴的筆,而主張使用劣筆,因為你如能用劣筆寫出好的字來,用好筆就會更稱手,寫的更好。相反,如果一上來就用很好的筆,一輩子就只會使用好筆,一旦遇到差一點的筆就寫不好字了。當然也不能用太差的筆來練字,這對于初學者來說,會增加難度。初唐大書家歐陽詢就有“不擇紙筆,皆得如志”的記載,備受同時代的虞世南的稱道。 另外,從經濟角度來說,正宗的狼毫筆很貴,好的“大蘭竹”要賣一兩百元一支,而普通的羊毫筆只要兩三元,稍好一點的五六元一只足矣。而且狼毫筆因為筆毫硬,容易磨損,使用時間不長,而羊毫筆軟且經久耐用。初學者還是買一只羊毫筆經濟實惠。 在買筆之前還要了解一下毛筆的型號。毛筆因型制的不同又分小楷、中楷、大楷,再大就是屏筆、聯筆、斗筆、植筆等。由于各個筆廠的名稱、牌號的不同,大小也各不相同。初學者可以買一支長鋒羊毫筆,筆鋒長度在四五厘米左右,直徑在一厘米左右,這樣的毛筆可以寫七厘米見方的大楷字。對于剛學毛筆字的人來說比較合適。學習書法是一件很好事情,我12歲自學至今已經十幾年了,受益很大,希望你也能把這個興趣愛好傳承下去,祝你學有所成!一定要堅持練,多看多練。
可選擇比較好一點的毛筆,或比較軟一點的毛筆
學習書法的基本工具有:筆,墨,紙,硯,就是我們通常稱的文房四寶.市場上的種類很多,但是該如何選擇呢? 毛筆基本分為柔的,健的和兼有柔健的三種,羊毫的柔,彈力一般,使用起來難;狼毫的健,彈力強,好用一些;柔健兩種不同的獸毛合制的筆,叫兼毫.更好使用一些.各有長處,自己喜歡用什么樣的可以選擇!寫不同的書體也最好有選擇的用,這需要自己慢慢摸索經驗 執筆無定法,但要指實掌虛,就是指尖用力控制筆管,掌心空虛,靈活運動 筆有長短鋒,由個人的習慣選用.初學著可以先選用狼毫或兼毫. 筆用后,一定要洗凈,把筆毛抹干抹直,整理的尖尖的保持筆毛不亂,以延長毛筆的使用壽命! 初學書法用中號的毛筆就可,一般寫十公分見方的字為益,不益寫太小的字!怎樣練書法 書法是一門藝術,要練好書法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 樹立正確的學書思想: 字無百日功,書法的練習需要的是刻苦勤練的精神,要臨池準備,持之以恒。不可 中途懈怠。 (二) 選擇適用的書寫工具: 文房四寶是練習書法應準備好的工具。要選擇恰當的使用,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 其器。如果選擇不合適,將影響練習的效率和進程。 (三) 從大楷起步,逐步進筆: 練習書法,應選擇合適的方法,應從簡單的大楷練起,逐步進筆,不可好高務遠,欲速則 不達。要大好書法練習的基礎。 (四) 碑帖的選擇 碑帖的選擇是練好書法的關鍵,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有一個好的師傅,加上自己的 勤學苦練,才可以逐步練好書法,成為書法大師。 三: 臨摹字帖的方法 1:選擇合適的字帖 臨摹字帖是學習書法的必由之路,也是行之有效的好辦法。 臨摹的字帖有兩種,一種是毛筆字帖,一種是鋼筆字帖。學習鋼筆書法,應臨摹鋼筆字帖,臨摹毛筆字帖的效果也很好。因為毛筆字帖大都具有較高的藝術性,除了其點畫精到、粗細分明、來龍去脈交待清楚外,還具有結構漂亮、章法完美的優點,有利于初學者學習。另外,毛筆字帖品種豐富,風格多樣,也便于選擇使用。只是毛筆字帖的線條比較粗壯,而鋼筆筆跡比較尖細,所以臨摹時應去其血肉,取其筋骨。 2:臨摹字帖的方法 (1)挑選字帖: 挑選一本自己比較喜愛的、點畫比較工整的、結體比較勻稱的字帖來臨摹。如果是毛筆字帖的話,則應挑選字體小一點的字帖,這樣可省去縮小的工夫。 (2)先摹后臨、臨摹結合 在習字時,要先摹后臨、臨摹結合。 所謂摹,就是把字帖放在比較透明的習字紙下,用鋼筆照著字帖上的字一點一畫地描紅。要求鋼筆的筆跡不要越出毛筆字外,都寫在字帖上字的點畫中間。這樣,久而久之,就容易學到字帖上字的結構。 所謂臨,就是把字帖放在習字紙旁;照著帖上的字依樣畫葫蘆。要求點畫寫得象,有輕重節奏和粗細的變化。這樣,久而久之,就容易學到字帖上字的筆意。由于臨書比摹書難,因此要先摹后臨,由于臨和摹是兩種相輔相成的學字手段,因此要臨摹結合,循序漸進。 (3)仔細讀貼 再者,臨摹前要仔細讀帖。對帖上的字,其點畫怎樣書寫,結構怎樣安排,章法怎樣布置,都要仔細琢磨并從中找出規律,這樣就容易寫得有興趣,也容易寫得象,寫得好。臨摹時,不能貪多貪快,每天堅持一、二小時,反復地臨摹幾個字,這樣才會有真正的收獲。對難寫的字,更要知難而上,多臨摹,多比較。 (4)背、核、用 除了臨摹外,還要會背、核、用。背,就是不看帖,背著帖寫,做到不看帖也能把帖上的字寫出來,力求形神畢肖;核,就是將背寫的字與帖上的字進行核對。看有否差錯,要善于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改正缺點; 用,就是實踐,把學了的東西,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在實踐中來鞏固和提高所學的東西。 (5)博采眾家之長 在已臨摹好了一種字帖后,還應博采眾長地再臨一些其它字帖。
初學者可以先用羊毫筆,選用的紙要稍光些,只有這樣以后才能對于各種紙、筆都有適應能力。 對于不同的書體應選用不同的筆更合適些。 如果從楷書入手,就可以選用羊毫筆,筆鋒稍長些; 如果從隸書入手,就可以用狼毫或兼毫都可以,要是沒有太多基本功的話最好不要用長鋒的毛筆寫隸書;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善書者不擇筆,這種說法并不太正確,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很好的寫照。 因此,我認為,要是初學寫毛筆字,就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較好些的筆

6,毛筆字的那些峰都是什么

筆毫與筆鋒是一個整體,兩個概念。一支優質毛筆必須具備筆毫、筆鋒兩個要素。一般優質的筆,既有優等的毫,更有優質的鋒(穎),如等外毛、劣質毛、廢品毛,同樣可以制作毛筆,從外觀看很像一支毛筆,實際有毫而無鋒。筆鋒在毛筆頭中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如書寫過程中用中鋒、側鋒、露鋒折轉自如,按筆提筆不倒鋒,不散鋒等,都是通過筆鋒才能完成的。將筆頭用手捻開筆尖前部鋒穎區,捏平后在陽光或燈光下映看,有一截較為透明晶瑩的部分,就是筆鋒,也叫鋒穎,簡稱鋒。  如果鋒穎區的鋒穎長達1.5厘米至2厘米,這才是書家們所說韻長鋒筆,像這樣的長鋒筆有毫身長的,也有毫身短的。古代書家所謂的長鋒筆,就是鋒穎長而不是筆頭的毫毛長。現代大多數人把筆頭毛長的叫做長鋒筆是錯誤的,毛筆有鋒穎長的毫,也有鋒穎短的毫,還有無鋒穎的毫,如光鋒類的羊毛毫長,鋒穎也較長,才能制成有筆鋒的長鋒毛筆。除此之外的長毛就不一定叫長鋒筆。比如一支筆頭長度可達10厘米以上或者更長,可是用沒有鋒穎的毫毛制成的筆,而筆尖部分很尖銳,像這種尖銳的筆就是部分書畫朋友所說的“長鋒”筆。這就是筆工用刀鋒削成筆尖而不是筆鋒。有鋒穎的毫是獸類天然長成的,而人工是無法做出鋒穎來的,筆工挑選出有鋒穎的毫毛按比例多少疊制成筆鋒,原料質量的優劣,是保證毛筆質量的基礎 “千萬毛中選一毫“(白居易《紫毫筆》)即體現出筆工一絲不茍,嚴肅認真的選料態度,也體現出精選原料對毛筆質量所起的重要作用。生產不同品種的毛筆,選用的原料也不同,必須根據生產的品種決定挑選原料,并對每一種原料的毫身及鋒穎長短、顏色、毛桿的粗細和直曲等狀況,都披必須仔細挑選,精工細作才能做出一支上好的毛筆筆鋒。總之毛筆質量的檔次并不是以筆毫長短而論,鋒穎的長短才是關鍵。
據說,拳擊手一記重拳,可以重達數百公斤,可見其手上有多少力量!但他們寫出的毛筆字,卻很可能“弱不禁風”。相反的,步履蹣跚的老書法家,卻倒能寫出蒼勁剛健的字!而且看上去并不累人,真可以用“揮灑自如”這個詞兒來形容。現在經常能看到一些“書法表演藝術家”,搖頭抖身,手舞足蹈,做用勁狀,看著叫人喘不過氣來。其實,他要么欺騙外行,要么還沒入門。奧妙在哪里?在筆尖上的力。拳擊手的臂力,可以是書法家的一百倍,但真正送到筆尖上的力,書法家卻可能是拳擊手的一百倍。中國的毛筆,即使是硬毫,總歸還是柔軟的。妙就妙在這里,“唯筆軟則奇怪生焉”(蔡邕《九勢》);難也難在這里,不懂身法、手法、筆法,則很不容易把握住它。打個比方,武術中的鞭是軟器,但歷來被認為是猛烈的武器,不易抵御,“善用者能勝刀劍”。我們看那高手,用力一抖,舞將起來,借助于手臂搖動和身體各部位的轉帶,或打鞭的某一部位來增加動力和改變圓心及方向,或纏、或掄、或掃、或掛、或拋、或舞花、或地趟,可擊、可笞、可勾、可縛,簡直游如飛龍!但是,這條鞭子在普通人手里,卻疲軟如死蛇一般。 歸結到書法上,寫字當然要用力,但要用活力,不是下死勁。所謂“活力”,就是要將身上的力,通過手臂、手腕、手指,使到筆尖上。這是檢驗一個人會不會書法的標準之一。 所以,學書法,首先應正確掌握其手法、身法、筆法,使動作準確,姿勢合度,運筆連貫,力注筆端,眼到、心到、手到,意識和動作相互協調,不斷提高駕馭筆毫的能力。 “學拳容易改拳難”。一旦錯誤的或不正確的姿勢形成習慣,要想改正就難了。 下面先說說如何執筆。 古人在執筆的問題上糾纏了千百年。要么故弄玄虛,要么一輩子沒挨著邊兒。其實,世界上任何一種工具,最正確的執法,無非就是最自然、最能發揮其功能的執法。 傳說,王獻之寫字時,其父王羲之偷偷從背后拔他的筆而沒能拔掉,于是就斷定這個兒子將來一定了不得。如果這成為能否成為書法家的標準,那么書法真是太簡單了。事實上,執筆太緊,是不科學的。把力氣都放在死死執緊筆桿上(橫向),那怎能把力送到筆尖上(縱向)呢? 這樣說來,是不是無需化力氣握住筆桿?那肯定不是。執筆,就是要穩穩的把住筆,這樣,運腕、送力才能奏效。橫向的力,究竟應分配多少?這沒有定量。大體的感覺,同執筷子差不多,首先是要不讓筷子掉下來,但最關鍵的問題、最終的目的,是要能夾得起東西來。 執筆時,作用于橫向的力,只要能穩穩地把住筆就行了,如此而已。前人的一切奇談怪論,我們似不必跟著糾纏。 手指的功能是執筆。執好了筆,就可以開始寫字了。一寫字,就要動。這個動,就是所謂“運筆”。運筆主要靠腕、臂和指的協調運動來完成,而活動最多的是腕。 所以,腕一定要活。腕活,才能使全身之力,通過臂、腕和指貫注到筆尖;腕活,才可以調整筆鋒,才能在上下左右提按、頓錯、方圓、轉折等多變的筆畫書寫中控制住筆鋒,甚至能夠隨心所欲地指揮筆鋒,達到所謂“甩筆頭”的地步。尤其是書寫行書、草書時,手腕是不斷的左右擺動和翻騰起倒的。 腕活,就是要求寫字時,腕部關節不能緊張以至僵硬,“腕隨己意左右”,但也不是隨便亂動,而是要隨著筆勢的往來,自然而然地、協調地轉動。平時即使不寫字的時候,也可以空手練練。看小提琴家演奏,你能領會到運腕的大概。因為在運腕這點上,兩者頗有相通之處。 我們還可以從武術中得到啟發。吳圖南在《國術概論》中說:“運用氣力如何能隨心所欲達于敵人之身?”必須視腕之能否靈活而定。蓋肩不松而力不能到肘,肘不垂而力不能達于腕,腕不活則不能達于手指。況望其力能達于敵人之身者乎?故腕之靈活,實為練習國術者必須之條件。”這同書法的道理基本相同。我們也可以說,腕之靈活,實為練習書法者必須之條件。 懸肘,就是要求手臂全部離開桌面。它是書法的基本功之一。其重要性與練拳術的人首先要練“蹲樁”相同。 為什么一定要練懸肘?道理有三。 一、為了力注筆端。懸肘時能使肩部松開,也便于腕的活動,全身之力由于無所阻礙,才得以集注毫端。所以說,懸肘才能盡力,“懸著空中最有力”(元陳繹曾《翰林要訣》)。 二、為了揮灑自如。前面我們已經說到,手腕的靈活與否,對運筆至關重要。由于肘貼著桌面,大大限制了腕的靈活程度,筆的活動范圍很小,要靠手指的運動和筆的上下左右傾斜,才能完成筆畫的書寫。這樣一來,鋒必不正,勢必不全,輕重便失準,揮運欠圓健,所以,只有懸肘,才能回旋余地大,才能用筆活,才能運轉自如。古人說懸肘“筆勢無限,否則拘而難運”。這里的“勢”,就是指前面這兩個方面,也就是運筆的回旋舒暢而有氣勢、有力量。 三、為了鍛煉不臂力。練拳的人,第一需要雙腿有力,才可以穩如泰山,立于不敗之地。所以有“練拳不練腿,到老冒失鬼”的說法。寫字,則需要手臂有力。懸肘,是一種很有效的訓練。 初學寫字時,即使把手臂全部擱在桌子上,也可能發顫,懸肘更是顫個不停。任何一個大書法家,開始練字都不會例外。因為手臂上的肌肉還不習慣這種動作。說穿了,這是一種肌肉的訓練,只要堅持下去,半年三個月,就會打下基礎。一旦練好了懸肘的基本功,則終身受益。所以,初學者一定要下苦功練好它。 但是,懸肘不等于把肘抬得過高。大體只要不貼著桌面就可以了。臂肘抬高,肩必聳起,關節緊張,運用起來,就不靈活了,反而有害。 運筆時,肘應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這就是所謂“平肘”。 寫字姿勢的正確與否,不僅影響到寫字,而且影響到身體,所以不可小看。 寫字時,應端坐椅上,與桌子保持一些距離。頭頸正直、自然,頭略向前傾,含胸拔背,兩肩松開,肩不聳,背不弓。雙腳踏實,平放地上,與肩等寬。腳和身體穩不穩,關系到字的穩不穩。右手執筆,左手自然平放桌上。(左手不可成為重心的支撐點)。雙手之間要開闊,如抱大球狀。總之,要端莊平正,關節舒展;精神斂聚,呼吸順暢;右手輕靈無滯,身體穩重自然。 身正、腳實,才能穩,才易于發力,所謂“力發手腰,其根在腳”;松肩,力才能達于肘,達于腕,達于指,達于筆,才能不受牽制,靈活往來。 桌椅對寫字姿勢也有一定影響。高度、大小都要合適,坐起來感覺自然、舒適、不別扭。 寫大字要用站姿。大體要求與坐姿相似。腳站穩,右腳向前跨出一小步。自腰際發力,腰推動肩,肩帶動腕,把腰肩之力或全身之力送到筆尖,通過筆尖送到筆畫的每一個部位。凡練好懸肘的人,站著寫字不會有困難。 凡事皆有法。法,就是對規律的認識,是扼要制勝的技巧。要想達到出神入化的境地,就必須將技巧訓練到隨心所欲的地步。 中國書法之所以成為一門高級藝術,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的千變萬化的線條,而這千變萬化的線條又依賴于毛筆來表現。因為毛筆富于彈性,伸縮幅度大,最便于表現線條美,可厚可薄,可粗可細,可肥可瘦,可方可圓,可干可潤,如此等等。但也正因為如此,對毛筆的駕馭就有很大的難度。古今號稱書法家的人多如牛毛,但真正知筆法的人并不多。鐘繇為了得到一卷“筆法”,盜開韋誕的墓;顏真卿師事張旭,求筆法而“竟不蒙傳授”,最后求得緊了才如愿;張照求王鴻緒授筆法而不得,只好躲在王寫字的小樓上,才窺見他如何下筆……這些傳說,在今天看來不免神秘了些,但筆法對于古人來說的確是神秘的。這也從一個方面說明,掌握筆法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所以不能不講究筆法。 筆法,就是如何運筆(用筆)。它是書法最重要的基本功。用筆不得道,終生寫不好。 筆法包括中鋒、側鋒、藏鋒、露鋒,方、圓,轉、折,提、按,駐、行,徐、疾等方面。 中鋒、側鋒 中鋒運筆是筆毫與運行方向一致,毫中所含之墨最易順著毫尖流注下去,均勻滲開,四面俱到,所以中鋒所寫出的筆畫干凈、圓潤,有立體感,好比圓形鋼筋。 能否在運筆過程中保持中鋒,是檢驗一個人對筆的控制能力的重要標準。但是,一般來說,除了篆書和其他書體的大部分筆畫外,中鋒并不是萬能的,也就是說,側鋒的運用有其合理因素和美學價值。古人說:“正鋒(即中鋒)取勁,側筆取妍”(清朱和羹《臨池心解》)。側鋒(筆毫與運行方面成45度左右夾角)所形成的筆畫,呈現出瀟灑靈動的姿態。比如,王羲之的行草中,就很自然的在運筆過程中帶有側鋒;相反的,像八大山人的有些行草一味用中鋒,顯得不夠自認和缺乏靈動。(如圖)當然,側鋒取勢,勢成則又回歸中鋒。與此有關的,還有一種所謂“偏鋒”(筆毫與運行方向成丁字形,即90度左右夾角)。偏鋒所寫出的筆畫(實際上是橫掃出來的)比較單薄,一般來說,在書法上被視為病筆。但歷史上也偶有人用,形成較為乖僻的風格。初學者當然要從平正入手,苦練中鋒。 附帶說一下,“拖”肯定是病筆。寫字絕不可拖,否則寫出的筆劃湮漫無力。 露鋒、藏鋒 這是起筆和收筆時的筆法。順勢落筆,筆尖外露,或收筆時不回鋒,為露鋒;起筆和收筆時,逆勢回鋒,則為藏鋒。 古人說:“藏鋒以包其氣,露鋒以縱其波”;“有鋒則耀其神,無鋒則含其氣。”藏鋒筆畫圓勁、厚重;露鋒筆畫,鋒利、精神。 方圓、轉折 筆法的方圓,是指運筆書寫所形成的筆畫形態(不是結構形態)。它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一般運筆過程中,運用中鋒寫出的筆畫圓渾,有圓形鋼筋一樣的立體感,就謂之“圓”。運用側鋒寫出的筆劃,所呈現的形態,謂之“方”;另一個方面則明顯地表現在轉折處。轉則成圓,折則成方。 除了篆書純用圓筆外,一般來說,寫字都是方圓結合的。內圓外方,內方外圓,亦圓亦方,不方不圓,變化萬千。 提、按 古人往往稱運筆為行筆,這很有道理。人行路時,兩腳自然一起一落;運筆時,也有提按。就是說,筆畫是不能平拖過去的。特別是轉換處,更需提和按,筆鋒才能順利的轉換再回到適當的筆畫中間,不致扭起來,鋒如果和副毫扭起來,便失去其功能,就不能“萬毫齊力”了。就是說,提和按不僅使筆畫有了豐富的變化,同時也是為了調整筆鋒。 所有的筆畫都是提與按的連續。每一個筆畫的書寫過程,都不可能象機械那樣用力完全一致(如果這樣,產生的線條就成了沒有趣味的直線),而始終貫穿著提與按的動作,只是一般的筆畫提與按的變化極其細微,不引起我們的注意罷了。寫字過程中,我們不必,也不可能處處人為地安排,什么地方該提,什么地方該按,除非一些規律性的地方,如起筆的先按后提、折筆的先提后按等。既然不能安排,那么提和按究竟如何掌握呢?答案是,在日積月累的長期訓練中培養出一種感覺。就像高明的廚師放佐料,是從來不需要稱份量的。但是,有不少人,包括一些著名的書法家如李瑞清等,為了追求毛感、金石味,而將提按變為顫抖,很不自然。所以,初學者一定要理解提按與顫抖的區別。寫字抖抖的,丑不忍睹! 駐行、徐疾 駐,就是停、留的意思。如果說提、按是筆的垂直運動的話,那么,駐、行就是筆的水平運動。前面我們已經說過,所有的筆畫,都是提和按的連續,事實上,同時也是駐和行的連續。既要往前送,又要留得住。筆筆要留,一筆不可滑。打個比方,就好比推車下橋,既要往前走,又要拽得住,才不至失控翻車。 與此相關的,是運筆的速度問題,即徐、疾。運筆的速度應該快還是慢?運筆快,不容易殺得住,易滑。“最不可忙,忙則失勢。”所以,情愿略慢一點,以緩避滑,要筆筆留得住。即使快的地方,也要殺得住。有時甚至要停、要斷,但斷不是真正的斷,而是筆斷意連,在有意無意間接得住。常見有些人寫隸書和顏字,在轉折處無一字不斷,十分刺目,十分不自然。當然,過慢同過快一樣,都是毛病。該快的時候快,該慢的時候慢,該停的地方停,就是要有節奏感。不僅一筆之間要有節奏,而且一個字、一整幅作品,都要有節奏感。但這節奏感又是無法安排的,也是要靠長期的訓練培養出來的,所以,任何一行的高手,抖實際上是有優秀的感覺。感覺很重要! 古人往往“疾澀”并稱。其實,“澀”不光是速度問題。逆勢快送,同樣產生澀感。澀,也就是古人所說的“毛”。“古人論筆,用筆需毛。毛則氣古神清。”(林散之)這種“毛”感,表現出一種力度和韻味。 概括地說,所謂“澀”,就是筆不從紙面滑過去;應使其發生摩擦,筆劃才有力、有味。產生澀感的原因是:一、留。筆在行進過程中不是一滑而過,而是處處留得住,就是我們前面講到的駐與行的關系。古人所說的“屋漏痕”“錐畫沙”,應該就是這種效果。雨水順著墻流下來,由于墻是不光滑的,所以雨水不時地流下,也不時地受到阻礙,就在這“流”與“留”的矛盾中行進;二、逆。逆就是“送”,與拖相反。簡單地說,就是筆桿指向運筆的相反方向。東坡所說的“逆水撐船”,就是指此;三、提按。在運筆過程中,在運筆過程中,對提、按的微秒把握和有效控制,是產生澀感的又一個原因。但提按與顫抖有本質的區別。用顫抖的手法表現澀感,是十分做作、缺乏美感的。當然,除以上三個因素外,中國書法運用毛筆和宣紙,本身也就較容易產生澀感。 關于用筆,再強調幾句,對大家不無好處。要每一筆都不放松,不讓勁,盡全力寫出。“萬毫齊力故能峻,五指齊力故能澀。”特別是筆畫中間,要飽滿勁健,“不看兩頭看中間”。 黃賓虹先生有幾句話,概括了用筆的基本要求,值得我們體悟:“用筆有所禁忌:忌尖,忌滑,忌扁,忌輕,忌俗;宜留,宜圓,宜平,宜重,宜雅。” 雖然漢字的結構較為復雜,但它們都是由一些基本的筆畫組成的。這些基本的筆畫,就好比造房子所用的磚塊。有了它們,就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營造出千姿百態的房子。所以,初學者一定要扎扎實實地訓練基本筆畫,為以后的“造房子”準備優質的“磚塊”。 前人用一個“永”字作代表,分析出這個字包含了八種基本的筆畫,這就是所謂“永字八法”。在以前,對于一個善于書法的人,往往稱之為“精研八法”。即便對于今人來說,它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 1、點(側)。點的變化不少,基本寫法是:①露鋒入紙,順勢落筆;②鋪毫,向右下作弧形頓筆;③回鋒收筆。要點是:頭尖,背圓,腹平。頭尖,則鋒芒露而精神出;背圓、腹平,則飽滿勁健,內含張力。點是一個字的眉目,“一點失所,則如美人之眇一目”。同時,在掌握基本點法的基礎上,要善于變通,舉一反三,根據不同的場合作不同的點,所謂“萬點異類”也。 2、橫(勒)。古人稱橫畫為“勒”,是很有道理的。“為畫必勒,貴澀而遲”。就是說,寫橫畫時,像勒馬韁,不可順鋒滑過,宜澀,宜緩,欲行不行,處處留得住,特別是中間,容易一筆滑過,所以有“不看兩頭看中間”之說。基本寫法:①藏鋒起筆;②轉鋒切下;③鋪毫,澀筆右行;④向右上提;⑤轉鋒下頓;⑥回鋒收筆。橫畫不宜太平,中間略帶拱形,精勁內含,充滿力感。大家知道,石拱橋是由一塊塊石頭拼接起來的。它之所以能夠承受千百噸的壓力,奧妙全在拱形上。 橫的變化也很多,切忌象美術字一樣機械、單調的排列。“凡平畫如算子,終篇展玩,不見橫畫,始是書法。”(陳鐸曾)有的人寫字,一眼看去,整幅字最“醒目”的就是一根根橫畫,就是犯了這個毛病。 3、豎(努)。基本寫法是:①由下向上逆勢起筆(藏鋒);②轉鋒向右下頓;③鋪毫,逆鋒盡力下行;④頓筆于盡頭處;⑤回鋒向上收筆。要注意:豎不宜太直,太直反而失勢;宜稍稍有弧意,在曲勢中求直,有張力,才顯得挺拔有勁。另有一種常見的懸針豎,起筆同上,只須逆鋒向下時,在大約三分之二處緩緩提筆,收成針尖形。懸針豎應直而飽滿,收筆時不可急,宜漸漸提起,寫得尖、圓、健。 4、鉤(趯)。基本寫法是:①行筆至出鉤前,先向右下略頓(使右下飽滿);②再向左下挫筆;③復往上轉筆;④蹲鋒蓄勢,果斷踢出。好比賽跑,須先下蹲蓄勢,后猛然躍出,方能成功。因方向不同,還有很多不同形狀的鉤,如戈鉤、心鉤、橫鉤等,大體都可以依此類推。 5、挑(策)。基本寫法是:①藏鋒起筆;②切向右下;③提筆出挑。如鞭之策馬。 6、長撇(掠)。基本寫法是:①逆勢起筆;②轉鋒下頓;③輔毫用力撇出,如飛燕之掠檐而下,峻快而有斜出之勢。運腕,力量一直要送到筆畫尖端,才不致有虛尖、漂浮之病。切不可運指掃出。 7、短撇(啄)。基本寫法略同長撇。以逆勢起筆切入后,稍一頓挫,即向左下迅速用力撇出。如鳥之啄食,剛而短促,銳而急速。 8、捺(磔)。基本寫法:①藏鋒(或露鋒)起筆;②轉鋒向右下行筆,漸次鋪毫,到極點(最闊處)時,鋪足毫;③略頓,再漸漸提筆捺出,力送盡頭。捺,
在現在的社會來看, 條件高了, 毛筆的種類也多了,一般寫字的筆,大致分軟性、硬性、中性三類。軟性的筆,有羊毫、雞毫等。硬性的筆,有紫毫(兔毫)、狼毫、鼠毫等。中性(不軟不硬)的筆稱“兼毫”,有羊紫兼、羊狼兼兩種。1.毛筆的種類:硬毫筆:筆性剛健。如:狼毫、山馬、牛耳毫、鼠須、山兔、鹿毛筆。軟毫筆:筆性柔軟。如:羊毫筆。兼毫筆:用硬毫、軟毫集在一起,剛柔并濟。筆性介于硬軟毫之間。對于初學者來說,如果一開始就用硬毫筆,運筆無需多少技法比較省事,因為筆會幫你大忙,但久而久之,你就只能使用硬毫筆,一旦拿起羊毫筆來頓感寸步難行。相反,如果你初學時即用羊毫筆來練字,雖說開始時難度大一些,必須用提按換鋒的方法才能寫出合格的筆畫來,但也因此而學會了使用軟毫筆的方法,隨著聯系時間的增加,慢慢就會得心應手、應用自如。這時候你如果拿起硬毫筆來寫,會感到輕松好使。古人對于筆的使用也有很多經驗之談。認為初學時不易買很好很昂貴的筆,而主張使用劣筆,因為你如能用劣筆寫出好的字來,用好筆就會更稱手,寫的更好。相反,如果一上來就用很好的筆,一輩子就只會使用好筆,一旦遇到差一點的筆就寫不好字了。當然也不能用太差的筆來練字,這對于初學者來說,會增加難度。初唐大書家歐陽詢就有“不擇紙筆,皆得如志”的記載,備受同時代的虞世南的稱道。另外,從經濟角度來說,正宗的狼毫筆很貴,好的“大蘭竹”要賣一兩百元一支,而普通的羊毫筆只要兩三元,稍好一點的五六元一只足矣。而且狼毫筆因為筆毫硬,容易磨損,使用時間不長,而羊毫筆軟且經久耐用。初學者還是買一只羊毫筆經濟實惠。在買筆之前還要了解一下毛筆的型號。毛筆因型制的不同又分小楷、中楷、大楷,再大就是屏筆、聯筆、斗筆、植筆等。由于各個筆廠的名稱、牌號的不同,大小也各不相同。初學者可以買一支長鋒羊毫筆,筆鋒長度在四五厘米左右,直徑在一厘米左右,這樣的毛筆可以寫七厘米見方的大楷字。對于剛學毛筆字的人來說比較合適。毛筆的種類很多,在初次學習時,希望你選用“兼毫”的湖筆。因為兼毫的湖筆,筆芯硬,易于掌握,對你以后的學習很重要,我說一下為什么不使用”羊毫“和”狼豪“,因為前者很軟不易于掌握,后者很硬適合畫寫意。在選擇筆峰時,我們應該選擇適當的長短,因為筆鋒太長不易于掌握,但筆鋒長可以含很多的墨水,適合寫”草書“一氣呵成”,筆鋒長可以保證墨的夠用,反之,筆鋒短適合寫楷書,易于掌握。選筆時也要顧及臨摹的碑帖。所謂“用某家所用的筆,又寫他那一種字”。要判斷所使用的是那一種筆,直接看他的字跡是最好的方法:風格健勁的,選用健毫;姿媚豐腴的,選用柔毫;剛柔難分的,則選用兼毫。筆的特性亦影響寫出來的書法,如此才能臻乎書法之妙境。   還有一點是字體大小方面,寫大字用大筆,寫小字用小筆。小筆寫大字易損筆且不能使轉自如,大筆寫小字則有點“殺雞用牛刀了”。性能好的毛筆,使用起來運轉自如,都具有尖、齊、圓、健四個特點,就是我們常說毛筆的「尖、齊、圓、健」四德。選擇方法:1.尖:筆毫聚合時,筆鋒要能收尖。指筆毫聚攏時,末端要尖銳。筆尖則寫字鋒棱易出,較易傳神。作家常以“禿筆”稱自己的筆,但筆不尖則成禿筆,做書神采頓失。選購新筆時,毫毛有膠聚合,很容易分辨。在檢查舊筆時,先將筆潤濕,毫毛聚攏,便可分辨尖禿。   2.齊:筆頭潤開捏扁,筆端的毛整齊無不齊現象。指筆尖用水潤開壓平后,毫尖平齊。毫若齊則壓平時長短相等,中無空隙,運筆時才能“萬毫齊力”。因為需把筆完全潤開,選購時就較難檢查這一點。   3.圓:筆肚周圍,筆毫飽滿圓潤,呈圓錐狀,不扁不瘦。   指筆毫圓滿如棗核之形,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如毫毛充足則書寫時筆力完足,反之則身瘦,缺乏筆力。筆鋒圓滿,運筆自能圓轉如意。選購時,毫毛有膠聚攏,是不是圓滿,仔細看看就知道了。   4.健:筆毛有彈性,筆毛鋪開后易于收攏,筆力要健。   就是指筆腰的彈力;將筆毫重壓后提起,隨即恢復原狀。筆有彈力,則能運用自如;一般而言,兔毫、狼毫彈力較羊毫強,書寫進來堅挺峻拔。關于這一點,潤開后將筆重按再提起,鋒直則健。
毛筆字的峰,主要是指筆峰,藏峰是指起毛是圓弧的,比如寫橫,運行方式是筆尖向左運然后回來.露峰,就是正常的起筆方式,直接下筆筆尖從左到右,這個你要自己練一下,就知道了
毛筆字的峰,主要是指筆峰,藏峰是指起毛是圓弧的,比如寫橫,運行方式是筆尖向左運然后回來.露峰,就是正常的起筆方式,直接下筆筆尖從左到右。落筆:凡落筆結宇,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勢遞相映帶,無使勢背。   轉筆,宜左右回顧,無使節目孤露。   藏鋒,點畫出入之跡,欲左先右,至回左亦爾。   藏頭,圓筆屬紙,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   護尾,畫點勢盡,力收之。   疾勢,出于啄磔之中,又在豎筆緊趯之內。   掠筆,在于趲鋒峻趯用之。   澀勢,在于緊駃戰行之法。   橫鱗,豎勒之規。   此名九勢,得之雖無師授,亦能妙合古人,須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  〔1〕此文見載于《書苑菁華》卷九,題為蔡邕《九勢八訣》,把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大部分內容續寫在“九勢”后。后轉載于《佩文齋書畫譜》卷三,刪去了“八訣”,題為《九勢》。此文有認為不能肯定是蔡邕所作的,但更多的人認定文中觀點出于蔡邕無疑,后人可能在文字上有增減。近人沈尹默《論書叢稿》指出:“篇中所論均合于篆、隸二體所用的筆法,即使是后人所托,亦必有所根據。”   〔2〕肇:開始,發端,初始《史記·五帝本紀》:“肇十有二州,決川。”自然:指自然界,自然事件。倉頡制文,就是由象形于自然事物而來的。   〔3〕陰陽:古代哲學概念,本義指日照的背向,后遂用以指兩種對立的氣。古代思想家把萬事萬物概括為“陰”、“陽”兩個對立的范疇(如天、火,暑是陽,地、水,寒是陰)。柳宗元《天說》:“寒而暑者,世謂之陰陽。”東漢盛行用陰陽對立統一哲學來解釋天地萬物的生成和變化。如王充《論衡·自然》云:“天地合氣,萬物自生,猶夫婦合氣,子自生矣。”天地合氣,即陰陽合氣也。書法既象形于自然,就要取法于大自然這種陰陽對立的統一,如虛實、剛柔、動靜等,以造成書法形式的出現。   〔4〕形勢:指書法之形體和態勢,此處著重指態勢即筆勢。   〔5〕藏頭護尾:指書寫時點畫兩頭藏鋒畫中,不露痕跡。為書寫點畫的重要方法。藏頭,筆尖逆落紙上,鋒藏而行。護尾,全力收毫,回收鋒尖,這樣則力入字中,故云“藏頭護尾,力在字中。”這樣才會產生“肌膚之麗”。   〔6〕肌膚之麗:喻指書法有人的肌膚一樣的美感。只有活著而充滿生命力的人,才會有肌膚的光潤美麗,力是書的靈魂和生命,故云“下筆用力,肌膚之麗。”   〔7〕勢:本指勢頭、力量的趨向,形勢。此指書法的形勢、態勢。勢以力為動因,運筆時采取一定的技法以取得這種勢,如“欲下先上,欲右先左。”“豎畫橫下,橫畫豎下”勢一旦形成,就不可以上遏,故云“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遏:阻止、阻攔。《三國志·魏書·武帝紀》:“遏淇水入白溝以通糧道。”《列子·湯問》:“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   〔8〕奇怪:奇異,此指書法形態、形式的多樣變化和豐富性。   〔9〕落筆:亦叫起筆,發筆,興筆,引筆。它是用筆法之一,指書寫下筆落紙。結字:指字的點畫安排和形勢布置,即安排筆畫、結構字體。   〔10〕映帶:即照應關聯,連帶。   〔11〕背:背離相沖突,亦可謂之“乖”也。   〔12〕轉筆:筆法之一,與折相對而言,一般而言,篆書圓筆多用之,即作書時筆毫左右圓轉運行,在點畫中行動時,是一線連續又略停頓,使斷連之間似可分又不可分,以顯出渾然天成之妙。   〔13〕左右回顧:指筆毫停頓處注意連續,因停頓是筆毫左右圓轉的停頓,故以“左右回顧”注意連續,這樣不使“節目孤露。”節目:本指樹木支干交接處的堅硬而紋理糾結不順部分,此指筆畫似斷又連處。孤露:孤立的顯露。   〔14〕藏鋒:并非指中鋒,可以用藏頭護尾解釋。此言“出入之跡”,即言起筆與收筆時的藏鋒,起筆若左行,則先向右;至左行到收筆時,又退向右,可謂逆出逆入,將鋒藏起,將力注入字中。   〔15〕藏頭:此應指藏鋒,即中鋒。因釋云“圓筆屬紙,令筆心常在電畫中行”,若指“藏頭護尾”之“藏頭”,乃起頭也,則不可如此釋也。圓筆屬紙,指筆毫逆落藏鋒后,順勢按捺下去,平鋪紙上。   〔16〕筆心:為副毫包裹著的長鋒,從根至尖,叫作筆心。副毫,筆心外圍的短毫或曰側毫。電畫:字的筆畫的總稱。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則要求毛筆中鋒。   〔17〕護尾:回鋒逆收,藏鋒畫中。勢盡:筆勢終盡。   〔18〕疾勢:快勢,迅疾之勢也。但此處所指快又非單純的快,故云:“出于磔之中,又在豎筆緊趯內。”“啄”如“永”字右邊第一畫短撇,先是藏鋒起筆,再折鋒向右下作頓,轉鋒向左下力行,然后才迅疾鋒利撇出。“磔”即波畫也,所謂一波三折也。第一折稍短,行筆略快,第二折稍長,放緩行筆;第三折快行筆,近出鋒處,一按即收。“趯”如“永”字豎畫之出鉤處,出鉤前是蹲筆,然后才突然而起,有如踢腳之力驟也。   〔19掠筆:即長行的撇,如“廣”字,“慶”字左下一撇,寫長撇,初為豎筆,行至中途偏向左行;這是筆毫略按,使筆畫變粗,然后作收,把緊行的筆毫略略放散,故謂“趲緩”,趲就有散走之意。接著又是緊張收筆,這種筆勢,才是趯法;又是緊收筆,故謂之“峻趯”,而在趲峻,峻趯兩種筆法中,完成掠筆這長行的撇。   〔20〕澀勢:謂克服阻力向前推進。緊駃戰行:即緊張不停地戰行。駃:不停之意。澀之含義,就是道險阻不暢通,故用緊張不停地戰斗以向前推進來說明它。   〔21〕橫鱗豎勒:指橫、豎兩種筆畫的筆勢。橫畫不可一味齊平,一滑而過,須如魚鱗片片,看似平而實不平。豎化畫不可一瀉直下,須快中有慢,疾中有澀,如勒馬韁,于不斷放松中又時時勒緊。這樣,故謂制橫鱗勒緊。   〔22〕此后一段,《佩文齋書畫譜》略低于上文后,表明非《九勢》正文,或系后來編者所加也。  書法九勢今析  蔡邕書法“體法百變,窮靈盡妙,獨步古今”(唐·張懷瓘)。南朝梁武帝亦稱其書“骨氣洞達,爽爽有神力”。其書論特別是傳世之《筆論》,著重闡述了為書者應有的精神狀態。《九勢》或作《九勢八字訣》則首先提出了“書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矣”的重要思想,揭示了書法美的哲學根據,并繼而闡述了八種用筆規則,在中國書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此文中,對“自然”、“陰陽”的理解學術界還存在著較大的分歧:一種認為“自然”是指自然界,自然事物,是一種物象。認為書法的初始是模擬自然界的象形而來,如“日”“月”等;另一種觀點認為,蔡邕此處之“自然”實是“一”(“道生一”之“一”)的另一種表述方式。那么,欲明“一”必須先來了解什么是“道”?一般來講,有三種含義:一是指客觀的不生不滅的物質。又稱“無極”、“混極”、“易”等。它是宇宙的本根,在時間上無始無終,在空間上無涯無際,遍布整個宇宙,可以衍化出“一”這個物質層次,進而化生宇宙萬物。如《道德經》所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二是泛指宇宙間無形的物質層次。如《易·系辭》中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三是與“術”相對,也稱“大道”。古人指高層次、高目標的修煉方法。一般有較系統的理論。主張修心養性,涵養道德,身心相合或練虛空之氣等,以認識、掌握與運用自然規律,了脫生死,天人合一為終極目的。   我們再來解釋“道生一”的“一”,在先秦,它的主要內涵亦有三:一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個概念。指宇宙中的一個物質層次,為“道”所化生,又稱作“太極”、“太一”、“元氣”等;二是指宇宙中不同層次的物質混化形成的整體狀態;三是指內在的精神活動,即“自我”,如:“不拔一于情”。   由以上分析可知,如果將蔡邕這段話放在東漢盛行用陰陽來解釋天地事物之變的大背景下來考慮的話,我們認為蔡邕所說之“自然”應該是指“宇宙中的一個物質層次”,為道所化生,由一而生二,即陰陽的出現。   對于“陰陽”的理解,理論界無太大分歧,主要有兩種解釋:一是指陰陽二氣。古人稱之為“二”、“兩儀”。是一種無形之氣的特殊物態。屬陽的氣,其性動而流行;屬陰的氣,其性靜而凝聚。兩者不僅互為依附,而且相互轉化;二是指有形之物的兩種相對屬性。陰泛指事物的陰暗、寒冷、靜止、下降、偶數等;陽泛指事物的光明、運動、上升、剛強等。如天地、晝夜、寒暑等皆體現了陰和陽的屬性。   因此,蔡邕所說之陰陽,應指陰陽二氣。王充在《論衡》中說:“天地合氣,萬物自生。”所以,書法之陰陽進一步體現在“開合”、“剛柔”、“動靜”之中,書法之“形勢”亦展現其間。當然,對諸如“自然”、“道”等問題的理解必須建立在“體”察而非一般的思辨之上,才有可能真正領會“道”、“陰陽”的實在性。   )“藏頭護尾,力在字中”。“藏頭”一般指逆鋒起筆,是蓄勢的過程,比較好理解。“護尾”則包括兩種含義:一是指收筆時筆鋒不離紙面,在一畫的末端鋒毫回收,與起筆呼應,形成一次勢的回環;二是指收筆時筆鋒離開紙面,在空中向回收勢,同樣與起筆行成顧盼。所以,切不可認為“力在字中”就是指筆鋒始終不能離開紙面,而應看到,發力與收力是有多種形態的,不能拘泥于“藏”、“護”的字面意義上。   對“下筆用力,肌膚之麗”的理解,請參看本報第3期第13版鄭曉華先生對讀者提問的回答。   “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惟筆軟則奇怪生焉,”主要強調了勢的貫通性。勢與“力”、“節奏”密不可分。重要的是,對勢的表現必須建立在自然的基礎上,是自然生發之勢,而非矯揉造作之勢,這是我們學書應重點考慮的問題。“凡落筆結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勢遞相映帶,無使勢背”是對勢來勢去的進一步解釋。其中不可忽略處是“形勢”應從兩方面看:一是形的映帶問題;二是勢的連通。在有的作品中,形在表面上是相連的,但勢是斷開的。所以,我們必須明白,在形與勢的問題上,作為一個詞來講,雖然形在前,勢在后,但勢是第一位的,形是第二位的,即是說,只有在你創作時具備了良好的“勢”態后,形才可能自然顯露,也就是古人所講的“因勢生形”,拈出此問題,主要是當前書壇存在著大量的過于注重形的分析,而忽視勢的分析的現象,實際上這是舍本逐末,心隨境遷了。   “轉筆,宜左右回顧,無使節目孤露。”欲全面了解轉筆,必須從古人的執筆方式談起,對此,邱振中先生在其《關于筆法演變的若干問題》一書和孫曉云《書法有法》一書中有較詳細的闡釋作為理解的參照,讀者可從中獲得某些啟示,然后據此得出自己認為正確的結論。在當代高桌高椅的書寫條件下,對古人轉筆必須有新的認識,作出適當的調整。比如,我們寫高堂大軸的行草作品時,何處需轉筆,何處不需轉筆。這其中又涉及到了如何執筆的問題。有的執筆方式是便于轉筆的,有的則不適合。總起來說,你選擇什么樣的執筆方式,采用什么樣的筆法,完全服從于你想表現的境界與風格的要求,這是因人而異的,是一個系統中各個環節相存相依的問題。如果我們只取其一,是不可能真正明白各環節的因果關系的,也就尋不到入門的途徑,孫過庭謂之“手迷揮運之理”。   “左右回顧”,主要還是指勢的映照問題。只是我們要清楚,在轉筆時要左右回顧,在不轉筆時亦要有回顧的意念。否則便會造成“勢孤”的局面。至于“節目孤露”我們要全面的理解,究竟是形上的“露”,還是勢上的“露”,在古代諸多經典作品中,形上的“露”是大量存在的,但在“勢”上是不“露”的。“不露”首先是一種內收的狀態,據此,形雖散,雖孤,亦可成周身一家。
文章TAG:毛筆種類分為毛筆種類

最近更新

  • 豬肉炒菜花,菜花炒肉的做法如何

    菜花炒肉的做法如何材料枚頭瘦肉230克,切片,椰菜花1個,切小朵,蝦米6粒左右,泡軟,油適量,基本調料:,醬油、生粉、糖、鹽、水和油適量做法1.先將椰菜花在開水中燙約3分鐘,瀝水備 ......

    平涼市 日期:2023-05-06

  • 銷售的技巧和方法,銷售技巧

    銷售技巧如果你將“膽大、心細、臉皮厚”發揮得恰到好處,你就會成為銷售精英:一、膽大1、對公司、對產品、對自己有信心,一定要時刻告訴自己:我們的公司是有實力的,我們的產品是有優勢的, ......

    平涼市 日期:2023-05-06

  • 駢文,唐朝的駢文有何來頭?

    3.駢文韓愈、柳宗元倡導古文運動后,駢文第一次因為遷就句式、堆砌修辭而遭受挫折;韓、劉死后,影響力再度上升,韓愈、柳宗元倡導古文運動后,駢文逐漸衰落,唐朝的公文也是駢文,也就是四六 ......

    平涼市 日期:2023-05-06

  • 真心請按兩次鈴,張鈞甯被綁架電視劇是真心請按兩次鈴那一集綁架

    張鈞甯被綁架電視劇是真心請按兩次鈴那一集綁架,,第48集,,,,,,,,,,,再看看別人怎么說的。在第8集小襄(張鈞甯飾演)被綁架。2,真心請按兩次鈴一首插曲真心請按兩次鈴集數:1 ......

    平涼市 日期:2023-05-06

  • 先天五行,什么叫先天五行屬金水者

    什么叫先天五行屬金水者就是生辰八字,也就是命屬。日干的五行。2,先天五行是什么意思先天五行是大海水,是根據出生年來說的。用的是納音。日主屬木,是根據生日哪天的農歷天干地支講的。依據 ......

    平涼市 日期:2023-05-06

  • foreigners,foreigners什么意思

    foreigners什么意思外國人(復數形式,單數是foreigner)外國人外國人(們);復數形式2,Foreigner是什么意思詞典結果:foreigner[英][?f?r?n ......

    平涼市 日期:2023-05-06

  • 健身英文,我每天都健身什么都可以做?

    我每天都做健身希望保持健康和精力充沛,我每天都健身,希望保持健康和精力充沛,仰臥起坐俯臥撐引體向上健美操瑜伽瑜伽舉重拉伸仰臥起坐游泳跳躍健身n.健身健美操,健身健身;健美;健康能讓 ......

    平涼市 日期:2023-05-06

  • 自強不息圖片,自強不息是什么意思

    自強不息是什么意思2,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1,自強不息是什么意思自強不息成語自強不息發音zìqiángbùxī解釋自強: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覺地努力向上, ......

    平涼市 日期:2023-05-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山区| 牡丹江市| 茂名市| 马公市| 库伦旗| 白山市| 韶山市| 普陀区| 喀喇沁旗| 遂川县| 资溪县| 中卫市| 宿州市| 泰和县| 石门县| 交口县| 阿尔山市| 建始县| 沿河| 武鸣县| 中西区| 泾阳县| 乐东| 德令哈市| 手机| 平谷区| 栾城县| 纳雍县| 渑池县| 洛浦县| 井陉县| 武宁县| 开原市| 龙门县| 当雄县| 广州市| 樟树市| 赤城县| 喀喇| 土默特左旗| 和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