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業革命同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具有以下三個特點:首先,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許多技術發明都來源于工匠的實踐經驗,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自然科學的新發展,開始同工業生產緊密地結合起來,科學地推動生產力發展方面發揮了更為重要的作用,它與技術的結合使第二次工業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第二次工業革命結束于1950年,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是什么,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的影響。
第二次工業革命同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具有以下三個特點:首先,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許多技術發明都來源于工匠的實踐經驗,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自然科學的新發展,開始同工業生產緊密地結合起來,科學地推動生產力發展方面發揮了更為重要的作用,它與技術的結合使第二次工業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其次,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重要的新機器和新生產方法主要是在英國發明的,其他國家工業革命發展相對緩慢;而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新的技術和發明超出了一國的范圍,其規模更加廣泛,發展也比較迅速。第三,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時,有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對它們來說,兩次工業革命是交叉進行的
第二次工業革命結束于1950年。第二次工業革命是19世紀下半葉的技術革新與進步的歷史事件。19世紀,伴隨著電磁學理論的進展,工程技術專家敏銳地意識到電力技術對人類生活的意義,紛紛投身于電力開發、傳輸和利用方面的研究。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初,以電能的突破、應用以及內燃機的出現為標志,在德國和美國發生了世界近代史上的這次革命,一直持續到1950年左右,第二次工業革命結束。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的影響。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資本主義經濟開始發生重大變化,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的趨勢加強,推動企業間競爭的加劇,促進生產和資本的集中,少數采用新技術的企業擠垮大量技術落后的企業。生產和資本的集中到一定程度便產生了壟斷
3、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是什么?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工業革命的標志,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開始的標志,指第二次工業中最先出現的新技術、新發明,例如發電機、內燃機、電動機等,因為這些技術與發明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研究、發明、改進、完善的過程,所以目前關于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比較模糊,一般可概括表述為“19世紀六七十年代新技術、新發明迅速應用于工業生產”;如果從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最主要成就”電力“的角度來分析的話,也可具體指的是”發電機的發明“”電力成為新能源時入生產生活領域“,具體要看問題設問的角度,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標志,指最突出最顯著的發明,預示人類從此進入“電氣時代”的成就,所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標志是電力成為新的能源進入生產生活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