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然不是南京人,但我是中國人。南京大屠殺雖然發生在南京,但是日本人殺害的是中國人,在南京遇難同胞紀念館里,有這樣一幅雕塑,今天,據南京遇難同胞紀念館消息,南京事件中的兩位幸存者趙金華、陳廣順老人,先后在昨天(2018年12月2日)凌晨00。
1、南京大屠殺還有多少幸存者,國家公祭日都出場了么?
先說結論:目前在冊并健在的事件見證者,已經不足百人,并且不斷逝去。寫這個答案,是希望大家不要忘記他們,不要忘記我們的慘痛歷史,公祭日是紀念我們民族的慘痛教訓,要記住落后就要挨打,而不是僅僅紀念幸存者和逝者!兩位南京事件見證者逝去,愿我們銘記歷史,警鐘長鳴!今天,據南京遇難同胞紀念館消息,南京事件中的兩位幸存者趙金華、陳廣順老人,先后在昨天(2018年12月2日)凌晨00:30、今天凌晨01:20去世。
幸存者趙金華老人,12月2日凌晨去世,享年94歲,幸存者陳廣順老人,12月3日凌晨去世,享年94歲。愿兩位老人一路走好,他們的逝去,讓我們再度回憶起80多年前那段慘痛的回憶,一、見證者正逐漸逝去今年以來,已經有20位幸存者相繼離開人世,目前在冊并健在的事件見證者,已經不足百人。他們經歷了慘絕人寰的南京事件,是九死一生的幸存者,一輩子都背負著那段血與淚的記憶,
見證者的逝去,帶走了來自那個時代最后的真實哀鳴,留下了血的教訓,讓我們認識到和平的可貴。雖然見證者們正在凋零,但歷史終究不會逝去,時光流逝,已經沒有多少見證者能夠證實那段悲慘歷史,卻還有很多人在為銘記那場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天而奔走。二、銘記歷史是不忘對家國的愛真正的結束,不是死亡,而是被逐漸遺忘的南京事件和今天的我們有什么關系?關系就是我們在這片土地上安穩成長,有人為這份安穩付出血淚,付出生命,而這段歷史僅僅過去八十年,
在南京遇難同胞紀念館里,有這樣一幅雕塑。當學校的老師向學生們講述這段歷史時,課件中引用了這張照片,學生們卻覺得這個雕塑的動作、表情夸張,不禁嗤嗤笑個不停,臺上的老師被氣得面紅耳赤,憤而摔了課本。老師說:“笑什么?有什么可笑的?這都是歷史,這都是那時候南京的血和淚!”年輕的學生不明白自己為什么不應該笑,也不明白老師為何出離的憤怒,
更不知道自己如何面對如此沉重的歷史,也不知道這段歷史與他們的關系。這段民族慘痛歷史,給我們留下來的最大教訓,即落后就要挨打,落后者沒有生存的權利,所以學生才要好好學習,為了我們愛著的祖國,我們必須銘記并傳承這段民族的慘痛歷史。長存的不僅是歷史真相,更是對和平的希望與心中不滅的良知,以及在我們血液里流淌的那對同胞、對家國深沉的愛!三、直面苦難,警鐘長鳴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去憎恨,
2、“你”雖然不是南京人,但是你對“南京大屠殺”有何感悟?
我雖然不是南京人,但我是中國人!南京大屠殺雖然發生在南京,但是日本人殺害的是中國人!當年,1937年的12月13號,侵華日軍侵入當時的中國首都南京實施長達40多天滅絕人性的大屠殺,30萬生靈慘遭殺戮,人類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頁,也是中國的英雄兒女久久不能忘懷的一幕。在如今已經已過80年的今天,我們所要做的是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我們不能用仇恨的目光,去看待一切,但我們也不能忘記歷史以前所發生的一切,不正是因為落后嗎?這些鐵錚錚的歷史事實不正是提醒我們一個道理,落后就要挨打。我們只有不斷的變強大,變的有實力,我們才會我骨氣,他們才不會侵犯我們,現如今,一切的一切已經發生,歷史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為巧舌抵賴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