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020年7月12日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震源深度10公里截止到7月12日10時00分,共發生余震33個,4級以上0個,3.0-3.9地震0個,2.0-2.9地震2個,1.0-1.9地震0個,1.0級以下31個。
1、河北省地震分析地震預警7月12日清晨河北唐山發生5.1級地震,目前情況怎么樣了?
2、1976年那年夏天特別熱,河北唐山市發生7.8級地震,多年過去,唐山這些年怎么樣?
地質架構沒有什么改變,1878-2019百卌一年煤礦仍在走行,更多的是深度開采,日本海大海溝走勢依然,改變地殼的第一產業(1976-2019)卌三年還在繼續。震不垮的唐山人還在!磨不滅的唐山魂依然!趕不走的唐山情未減!每年幾千億國民總產值從來沒有少給過國家財政,平平淡淡普普通通低低調調的頑強活著,這就是人們不知不解的唐山!。
3、河北唐山發生5.1級地震,怎么回事?
【你知道嗎,這其實是44年的唐山大地震的余震】根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消息,2020年7月12日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了5.1級地震,震源深度達到10公里,河北、天津、北京、遼寧等地均有震感。但到目前為止,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和較大的財產損失,只有一些老舊的房屋產生了開裂,根據相關部門的消息,今天早上的共發生了5次余震,最大震級達到了M2.2級別。
而且這次地震是屬于1976年前唐山大地震的余震,什么是余震對于7月2日的這場地震,很多人被覺得定義為1976年大地震的余震可能不大理解,那么我們先來了解一些什么叫做余震,根據美國地質調查的研究結論分析,余震的主要產生原因是主震的“靜態壓力發生改變”或者動態的“地震波沖擊”。當然還有一些專家認為是由于地震引發的“斷層的地殼進行了重組”,
靜態壓力的變化通俗來說一個地震序列中最強的地震被稱之為主震。在一個主震過后通常會伴有余震,主要是因為其他底層的巖磐為釋放因主震而引起的壓力不平衡而移動,并且持續發生直到達到平衡狀態,或是巖盤暫時被卡住不再移動,直到累積足夠的壓力時,才會再度引起后續的震動,這就像一張A4的紙,你把它平鋪在桌面上,兩邊用相同的力氣把它擠壓,當達到一定高度時,會保持一個靜態壓力,但是當一只手的使用的力氣變小,“靜態壓力”就會發生改變,從而導致余震的發生。
總結必須小心的是有些余震的規模也可能大于主震,簡單點說就是,只要引起主震的地質變動尚未結束,由這一變動所引起的地震都可以成為這次主震的余震。余震通常是在主震之后規模較小的地表震動,余震也有可能造成較脆弱建筑的損壞,余震可能發生在主震一個小時,一天,一周,甚至是一個月之后,甚至是幾年,而這次一次5.1級余震可能來的比較晚,時隔了4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