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在危難時刻不能這么做,這無疑令高宗和秦檜痛恨,為后來的風波亭事件埋下了伏筆,不過他堅持抗戰到底的決心讓當時的百姓心懷感恩,成了支持他的團體關于岳飛的歷史故事,岳飛的故事:1103年,岳飛生于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一個農家,出生之時有大鳥飛鳴掠過屋頂,故取名飛、字鵬舉,關于民族英雄岳飛的事跡50字。
岳飛的故事:1103年,岳飛生于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一個農家,出生之時有大鳥飛鳴掠過屋頂,故取名飛、字鵬舉。少時家貧,日間耕田割草,晚上以柴照明念書習字,尤喜讀兵書。岳飛體魄強健、寡言淳厚、剛直義氣且勇力過人,十幾歲已能拉300斤硬弓、960斤腰弩,能左右開弓射箭,槍法“一縣無敵”。岳飛20歲入伍,投奔真定(今河北正定)安撫使,但不久因父喪回鄉,兩年后,再投河東路平定軍
第一個故事“岳母刺字”:是他小時候岳母為了鼓舞他好好學習,用樹枝教他寫字,在他的背上寫下“精忠報國”四個大字,警示他好好學習。往后的他很努力,很上進,練了一身的好武藝。金兵侵犯中原,母親鼓勵兒子報國,“精忠報國”成了畢生的信仰。他驍勇善戰,取得了很多勝利,從此名遍大江南北。?第二個故事“三拒詔書”:發生在金人入侵中原時,趙構此刻面對金人很得意忘形,沒想到來了一封和議詔書。岳飛首次批判秦檜的行為,造成的結果是高宗同意了投降,岳飛三次卻不同意,堅持抵抗。處在危難時刻不能這么做,這無疑令高宗和秦檜痛恨,為后來的風波亭事件埋下了伏筆,不過他堅持抗戰到底的決心讓當時的百姓心懷感恩,成了支持他的團體
岳飛是南宋最杰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岳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他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殺不拆屋,餓殺不打擄”;金人流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哀嘆,表示對“岳家軍”的最高贊譽。岳飛反對宋廷“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攻而求勝”的消極防御戰略,一貫主張積極進攻,以奪取抗金斗爭的勝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組織大規模進攻戰役的統帥。岳飛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詞作《滿江紅·怒發沖冠》,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著有《岳忠武王文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