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濱海縣出過的名人中,上過中學歷史課本的有顧正紅。啟東出過不少名人,這里介紹6位,按出生年月排序,周放(1918—2011),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市人,1944年3月入伍,同年10月入黨,黃浩(1924—2016),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市人,1942年6月入伍,1943年5月入黨。
1、江蘇省濱海縣出過哪些名人?
江蘇省濱海縣出過的名人中,上過中學歷史課本的有顧正紅。顧正紅(1905—1925)江蘇阜寧(今屬濱海)人,1921年家鄉(xiāng)水災,他隨母親流落到上海,在上海日商內外棉九廠、七廠當工人。1925年2月,他參加工人糾察隊和罷工鼓動隊,在斗爭中入黨,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商內外棉七廠資本家借口存紗不敷,關閉工廠,停發(fā)工人工資。
顧正紅帶領工人進工廠交涉,要求復工和開工資,日本資本家拒絕,并向工人開槍射擊,打傷工人10余人。顧正紅被日商擊中大腿,他忍痛高呼:“工友們,團結起來!”再次中彈時,他抓住樹桿,號召工人繼續(xù)斗爭,劊子手連開兩槍并用刀猛砍他的頭部,次日搶救無效而犧牲,顧正紅被打死,10余工人被打傷,成為“五卅”反帝愛國運動的直接導火線。
于俊崇,1940年12月5日生于江蘇省濱海縣,核動力專家,1965年7月,畢業(yè)于南京工學院工業(yè)熱工專業(yè)(現(xiàn)東南大學能源與環(huán)境學院),曾任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型號總設計師室主任,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重點工程總設計師,國家重點工程副總設計師等職。他在核反應堆熱工水力與核安全、核動力總體等專業(yè)領域造詣頗深,成果卓著,
參加過我國第一代壓水堆型核動力裝置、第一座脈沖反應堆、乏燃料研究堆等工程研制;參加過秦山二期核電站、新型反應堆等的方案研究和立項論證工作。200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曾獲得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3次,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次,全軍科技進步一等獎1次,榮獲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國家重大貢獻獎及金質獎章、核工業(yè)集團首屆“錢三強”獎。
顧大釗,1958年5月出生,江蘇濱海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982年畢業(yè)于山東科技大學,1988年在中國礦業(yè)大學獲博士學位,1990年至1991年,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進行博士后研究。曾任中國礦業(yè)大學教授,神華集團科技發(fā)展部總經(jīng)理,“煤炭開采水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他多年從事西部煤炭開采水資源保護利用技術研發(fā)和工程實踐,提出煤礦地下水庫儲用礦井水的技術思想,建立煤礦地下水庫理論框架和技術體系。
在神東礦區(qū)建設了30多座煤礦地下水庫,為神東礦區(qū)建成世界獨有的2億噸級礦區(qū)提供了水資源保障,該技術在西部10余個礦區(qū)推廣應用,我國在此技術領域的走在國際前列。他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獲授權發(fā)明專利30余項,獲得過孫越崎能源科技大獎,國家創(chuàng)新能力建設先進工作者等榮譽,
2015年12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超,1958年7月19日出生,江蘇省濱海縣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984年、1990年、1995年分別獲河海大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歷任河海大學環(huán)境學院院長、河海大學副校長。他長期從事水資源保護與水質改善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率領團隊攻克一系列關鍵科技難題,做出創(chuàng)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貢獻,
參與過全國水功能區(qū)劃、太湖水污染治理、江蘇等省部分城市水環(huán)境改善科研與工程建設工作,碩果累累。他獲得國家授權發(fā)明專利16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教育部技術發(fā)明一等獎1項等獎項;獲“何梁何利基金-科技進步獎”、“中國第六屆發(fā)明創(chuàng)業(yè)-特等獎”等稱號,201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連云港出過哪些名人?
崇敬軍人,宣揚將軍,今天介紹幾位江蘇連云港籍解放軍將領,與友友們分享,他們是:△張義瑚,江蘇連云港人,空軍中將軍銜。1962年出生,1980年應征入伍,歷任成都軍區(qū)空軍副參謀長、解放軍總部空軍參謀長助理、蘭州軍區(qū)空軍參謀長、北京軍區(qū)空軍參謀長、蘭州軍區(qū)副司令員兼軍區(qū)空軍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zhàn)區(qū)副司令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