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涼山彝族自治州,60400萬平方公里,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是通往云南和東南亞的重要通道、“南方絲綢之路”的重鎮
4.綿陽市,20248.4平方公里,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帶,是四川第二大經濟體和培育壯大的七大區域中心城市、成渝城市群區域中心城市,重要的國防科研和電子工業生產基地。
5.達州市,16591平方公里,地處四川東北部大巴山南麓,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資源富市、工業重鎮和商貿中心。
6.廣元市,16319平方公里,位于四川省北部,自古為入川的重要通道,是苴國故地,入蜀要塞,三國重鎮,廣元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特別是璀璨的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7.雅安市,15046平方公里,位于四川省中部,川藏、川滇公路交會處,是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的結合過渡地帶、漢文化與民族文化結合過渡地帶、現代中心城市與原始自然生態區的結合過渡地帶,是古南方絲綢之路的門戶和必經之路。
8.成都市,14312平方公里,地處四川盆地西部,青藏高原東緣,四川省省會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核心城市,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9.宜賓市,13283平方公里,位于四川省南部,處于川、滇、黔三省結合部、金沙江、岷江、長江匯流地帶,是國家確定的沿江城市帶區域中心城市,是四川培育壯大的七大區域中心城市之一。
10.樂山市,12720.03平方公里,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的西南部,是四川省重要工業城市、成都經濟區南部區域中心城市、重要樞紐城市、成渝城市群重要交通節點和港口城市。
11.南充市,12500平方公里,位于四川省東北部、嘉陵江中游,成渝經濟圈中心城市之一,川東北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也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和農副產品生產基地、西部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是川東北經濟、物流、商貿和金融中心。
12.巴中市,12292平方公里,位于四川盆地東北部,地處大巴山系米倉山南麓,是秦巴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中心城市、原川陜蘇區中心城市。
13.瀘州市,12232.34平方公里,古稱“江陽”,別稱酒城、江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具有兩千多年歷史文化。
14.攀枝花市,7440.4平方公里,地處中國西南川滇結合部,位于四川最南端,是全國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
15.眉山市,7134平方公里,古稱眉州,是千年大文豪蘇東坡的故鄉,是國家級天府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16.廣安市,6344平方公里,位于四川東部,是一座千年城市,也是偉人鄧小平同志的故鄉。
17.德陽市,5910平方公里,別稱“旌城”,位于成都平原東北部,地處龍門山脈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
18.資陽市,5757平方公里,地處四川盆地中部,是陳毅元帥的故鄉,也是“中國西部車城”“三賢故里”、中國長壽之鄉。
19.內江市,5385.46平方公里,古稱漢安,位于四川東南部、沱江下游中段,歷史上以生產蔗糖、蜜餞聞名,素有“甜城”美名。
20.遂寧市,5322.18平方公里,別稱斗城,四川省轄地級市,成渝經濟區區域性中心城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是成渝經濟區和成都平原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21.自貢市,4381平方公里,因鹽設市,川南區域中心城市、成渝經濟圈南部中心城市,享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南國燈城,美食之府之美譽。
9. 四川省地圖高清版2022
四川省位于中國西南腹地,介于東經97度21分至108度33分和北緯26度03分至34度19分之間。
四川,簡稱川或蜀,是中國23個省之一,省會成都。位于中國西南地區內陸,地處長江上游,素有“天府之國”的美譽。為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古蜀文明發祥地,全世界最早的紙幣“交子”出現地。四川鹽業文化,酒文化源遠流長;三國文化,紅軍文化,巴人文化精彩紛呈。界于北緯26°03′~34°19′,東經97°21′~108°12′之間,與重慶、貴州、云南、西藏、青海、甘肅和陜西等7省(自治區、直轄市)接壤。
10. 四川省地圖高清版2021
左邊是西藏自治區。
四川(簡稱“川”或“蜀”),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成都,位于中國西南腹地,北連陜西、甘肅、青海,南接云南、貴州,東鄰重慶,西銜西藏;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區的重要結合部,是大熊貓的故鄉,被譽為“天府之國”。著名景點有九寨溝、黃龍等。
11. 四川省地圖高清版2020年
目前國內存在中風險和高風險地區,根據你回來時疫情變化情況是否需要集中隔離或居家隔離,請根據你返鄉時間提前撥打南部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電話咨詢。
另外,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人員,須持有到達目的地前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能夠出示包含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碼“綠碼”,到達目的地后,在測溫正常且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動,做好自身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干咳等癥狀。
要及時佩戴醫用口罩前往就近的發熱門診,并主動告知醫生旅行史、接觸史等情況,便于及時排查。
四川對返川人員新規
嚴防疫情輸入。
加強入境人員閉環管理,嚴格落實“14+7+7”隔離要求。省外口岸入境人員在首站執行完14天集中隔離后,入(返)川時必須嚴格落實后續“7+7”管理要求(7天居家醫學觀察措施,再7天內不參加聚集性活動)。
對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的入(返)川人員嚴格實施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和至少2次核酸檢測;
有中高風險地區所在設區市(直轄市為區)旅居史人員入(返)川,需持有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無法提供的,立即在首站地實行全閉環核酸檢測,核酸檢測陰性后方可自由流動。
對其他來自低風險地區的入(返)川人員,持“四川天府健康通”綠碼可自由通行,嚴禁擅自采取集中隔離管控、勸返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