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了解下為什么要說老家是河南首先老家河南是河南推介旅游文化的一種符號,作為現在的河南人一出生便在這片土地上,所以對這片土地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眷戀,就像平常我們出去別人問起我們是哪里的,當然會說自己老家在河南,而不是說祖上在哪里。先來了解下為什么一部分人說老家在山西洪洞大槐樹早在元末明初時期,河南作為中原大地,戰(zhàn)爭頻仍,人口銳減,根據史料記載在明初河南河北均只有180多萬人,現在河南僅鄧州市就有170多萬人,北宋的開封也是百萬人口的大都市。
1、河南歷史上最著名的人是誰?
在開國少將中,升遷到正國級的領導人,只有三人,河南籍開國少將李德生就是其中一位,他曾任第十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副主席,其他兩位是汪東興、劉華清,他們倆人都曾任過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德生(1916年-2011年5月8日),河南省新縣陳店鄉(xiāng)人,1930年2月參加革命工作,1931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32年2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他歷經土地革命、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和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洗禮,浴血奮戰(zhàn),功勛卓著。尤其是在抗美援朝中,他歷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2軍35師師長、副軍長、第一副軍長兼參謀長,先后率部參加了第五次戰(zhàn)役、金城以南地區(qū)防御作戰(zhàn)和上甘嶺戰(zhàn)役,率第35師先后與敵人進行大小戰(zhàn)斗421次,殲敵1.9萬余人,
抗美援朝勝利后,他榮升解放軍第12軍軍長。1973年8月,在中共十屆一中全會上,李德生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副主席,這也是李德生一生政治生涯的頂點,在開國元帥中,只有朱德、葉劍英兩人擔任過中共中央副主席。在其他開國將軍中,也只有汪東興在中共十一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先后擔任過總政治部主任,北京軍區(qū)司令員,沈陽軍區(qū)司令員,國防大學政治委員,是第十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副主席,第十一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十二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
2、倉頡到底是哪的?
關于倉頡(jie)這個人物,網友們已談了不少,此人有真假兩說。所謂“真“,指其是黃帝之命官,負責造字,所謂假”,即神話傳說人物。傳說人物無論說之必要,只能按真人來說,關于倉頡哪里人,綜合網友所云共十多處,其造字處就更多了(至少42處。這里僅就主題說幾句,據筆者粗略統(tǒng)計,其故里共16處,籍貫加造字處僅河南就多達8處:陜西有4處。
在16處故里之說中,以河南南樂、陜西白水、山東壽光為最多,至于這3處哪里可信度強一點,鄙人同意多數網友之觀點,主張河南南樂說。理由有五:一是古籍記載最多,最詳細,二是自漢代起,就有帝王和重臣到這里祭拜。三是眾多文人墨客到此題詞、撰聯、賦詩,四是的權威媒體,如央視、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等,均有報道。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即:他是黃帝造字官,肯定工作地方距黃帝創(chuàng)業(yè)處不遠,一般都要在身邊,按主導觀點汫,黃帝生于陜西姬水,今岐山一帶。向東遷徒至中原,逐鹿之戰(zhàn)后,在今河南黃河兩岸休養(yǎng)生息,統(tǒng)一華夏民族,開始創(chuàng)業(yè)。河南南樂就在黃帝工作之黃河附近,而陜西白水與山東壽光,相比之下遠了一點:此觀點前一向已在頭條發(fā)文說過,請網友查閱“倉頡“內容。
3、河南河北有些人說自己的老家在山西洪洞大槐樹,為什么還說老家是河南的?
感謝邀請,如果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老家是哪里的,那么就要追溯到人類起源、混沌初開了,因此河南河北一些人說自己老家在山西大槐樹沒有錯,說在河南同樣也沒有錯,先來了解下為什么一部分人說老家在山西洪洞大槐樹早在元末明初時期,河南作為中原大地,戰(zhàn)爭頻仍,人口銳減,根據史料記載在明初河南河北均只有180多萬人,現在河南僅鄧州市就有170多萬人,北宋的開封也是百萬人口的大都市。
所以當時可以說是地廣人稀,而山西人口超過400萬,與河北河南形成鮮明對比,于是統(tǒng)治者為了鞏固政權,便在明初進行了數十次的大遷徙,主要是將山西人遷往河南、河北、山東等地,現在河南的很多自然村都是建立于明朝時期,一些家族的家譜上對此事也有記載,所以山西洪洞大槐樹也是他們的老家,這是我們國人特有的歷史感。再來了解下為什么要說老家是河南首先老家河南是河南推介旅游文化的一種符號,作為現在的河南人一出生便在這片土地上,所以對這片土地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眷戀,就像平常我們出去別人問起我們是哪里的,當然會說自己老家在河南,而不是說祖上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