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里我們分析一下南京為什么會成為明初的首都。對于明朝的威脅是來自北方的少數民族,而南方威脅很小,南京緊挨長江,長江劃分中國南北,可以作為一個天然的防御設施,防御北方少數民族,還有鐘山龍,石頭虎期的險要形勢,所以南京安全形勢,對于明朝來說相當不錯。
1、南京為何成為明朝最初的首都?
對于明朝初建都南京,是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所決定。古代選都城,都必須從軍事、政治、經濟以及風水幾大方面考慮,從軍事方面來說所選都城必須有足夠的自然條件保護都城,在古代山、河是純天然的防御設施。在受到敵人進攻時,都城要能固若金湯,阻止敵人的進攻,能夠長時間堅守等待外援,敵人進攻時能快速便捷的調動軍隊支援首都,都城附近必須有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地。
從政治方面說都城選址必須在一個政治基礎好的地方,也就是必須在自己的勢力范圍內建都,在自己的勢力范圍內建都,才最有安全感,才能發展壯大屬于自己或明或暗的保護力量,發令施政才能快速暢通的散發出去。從經濟方面來說一個王朝的都城,就是到時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政治中心、軍事中心、文化中心,只有財力雄厚地方富庶的地方才能支撐一個都城的生存和發展。
從風水方面來說中國每個朝代都講究龍脈一說,選都城必須選龍脈上,要能在聚王氣的地方建都城才能保證王朝長治久安,其實,古人所說的風水說白了也是綜合軍事政治經濟等方面的考慮,作為這幾個方面的總結。說到這里我們分析一下南京為什么會成為明初的首都?對于明朝的威脅是來自北方的少數民族,而南方威脅很小,南京緊挨長江,長江劃分中國南北,可以作為一個天然的防御設施,防御北方少數民族,還有鐘山龍,石頭虎期的險要形勢,所以南京安全形勢,對于明朝來說相當不錯,
南京位于長江沿岸,交通便利,調動軍隊快捷。這就減少了定都西北的一個大問題—漕運問題,明朝是一個從南方打到北方建立的王朝,在南方有較好的群眾基礎,相對于剛攻下的北京,朱元璋在南方的影響力要大的多。而且,當時江南的科舉進士冠絕天下,很多有政治影響力的政治人物都出自江南,全國的政治也被這些地方的家族主宰,自北宋開始,全國經濟南移,形成南盛北衰的經濟形勢,南方一帶物產豐盛,地方富庶,在南京建都有較好的經濟基礎。
2、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指的是那哪六個朝代?
195年,孫策渡江占據丹陽、江乘、胡孰、秣陵等縣,208年前后,諸葛亮出使江東,觀察南京山川形勝,作出了“鐘阜龍蟠,石頭虎踞”的著名評語。211年,孫權聽從謀士張纮之言,自京口遷秣陵,改名建業,229年,孫權稱帝,是為吳大帝,自武昌還都建業,是為南京為國都之始。吳石頭城遺址在今南京城西草場門至清涼門之間,
280年,西晉滅吳,改建業為建鄴。后因避晉愍帝司馬鄴之諱,改名建康,瑯玡王司馬睿南渡,以建康為根基。317年,司馬睿即位,是為晉元帝,東晉正式建立,定都建康,420年,劉裕代晉稱帝,是為宋武帝,宋立國,都建康。479年,蕭道成代宋稱帝,是為齊高帝,齊立國,都建康,502年,蕭衍代齊稱帝,是為梁武帝,梁立國,都建康。
557年,陳霸先代梁稱帝,是為陳武帝,陳立國,都建康,吳、東晉、宋、齊、梁、陳合稱六朝,故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今南京圖書館保留有六朝建康城遺址,六朝建康城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達百萬,經濟發達,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華夏文化之正朔,至于明太祖朱元璋定都應天(今南京)、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今南京),國民政府定都南京等都不算在此六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