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臨近多地溫度已經進入冬天模式,冷風也變得越來硬了,但是,河南今年相對往年要暖和一些,現在溫度還處于3-15℃左右,讓人感覺今年是個暖冬。因為這兩個地方今年遇到的雨水不是很大,今年種植小麥的時間比較早,今年看到好幾次新聞說這個事情,一個是安徽南部的,一個是河南南部的。
1、冬至將至,河南小麥拔節孕穗,能成熟嗎?今年氣候怎么了?
看到這個問題真的不知道是該笑,還是該哭。現在真的有這么多人不知道糧食怎么來的嗎?還是故意裝傻充愣?冬至將至,小麥拔節孕穗,還想著成熟收獲?別做美夢了!這些小麥要絕收的!!小麥拔節孕穗按照正常生長時間計算,基本上都是在清明節之后的事情,現在拔節孕穗只要遇到冷空氣,出現零度以下的天氣,小麥穗就全部凍壞了,根本就不會揚花結種,
現在最好的補救措施就是把這些拔節孕穗的小麥全部拔掉,或者用機子旋掉,趁著天氣還沒有連著上凍,抓緊試駕種晚小麥,播種的時候麥種多用點。就算小麥過了春節再發芽也沒事,雖然現在種子晚小麥產量會有點降低,但總比絕收強太多了,今年看到好幾次新聞說這個事情,一個是安徽南部的,一個是河南南部的。因為這兩個地方今年遇到的雨水不是很大,今年種植小麥的時間比較早,
2、河南麥田年前有抽穗的現象,今年會是暖冬嗎?
怪現象!河南小麥出現小穗,麥無二旺,如何避免造成減產呢?老話說,“正月打雷骨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從老話中看年景,還準確嗎?元旦臨近多地溫度已經進入冬天模式,冷風也變得越來硬了,但是,河南今年相對往年要暖和一些,現在溫度還處于3-15℃左右,讓人感覺今年是個暖冬,有網友擔心,年前溫度這么暖和將會導致小麥出現大面積抽穗的情況。
老話常說,“該冷就冷,明年好年景”,現在不僅不冷,小麥冬前還出現了旺漲,對這種越冬作物來說,并不是啥好事,另外,農業農村部一再發文提醒,明年1-2月份將有寒潮襲擊我國多地,溫度或將驟降。那么我們小麥如果年前拔節了,將降低抗凍性,發生凍害的幾率增大,老話說,“麥無二旺”,年前發生旺漲,對咱們冬小麥反而是不利的。
那么現在河南小麥有的已經長到5-60公分高了,按咱們麥農的說法就是到了挑旗期了,再長就抽穗了,這時候應該怎么辦呢?很多農戶都很擔心,我們聊聊這個話題!按以往的經驗,如果今年出現暖冬,來年出現倒春寒的幾率也會比較大,這種事也沒少發生,倒春寒這些年還是挺頻繁的,我記得有一年4月份,果樹都開花了,突然來了一場大爆雪,導致果樹花都受到凍害,產量受到了很大影響。
還有2020年4月份的時候東北也來了一場大雪,由于溫度已經上來了,下完雪也站不住,大地里雪化的全是水,好多天播種機都進不去地,差點錯過了玉米最佳播種期,好在當年玉米價格比較高,也沒啥大的損失,年前溫度高,造成小麥生長過快,這樣不屬于正常年份小麥的生長。這樣會導致小麥上部分長勢比較快,而下面的底節變長、變細,到了后期就非常容易倒伏,
并且,弱孽和新生孽也長得比較瘦弱,很難形成有效穗,對產量影響很大。另外,咱們春天溫度升高,但是它不穩定,今天還20℃以上呢,明天可能就10℃以下了,非常不穩定,這對咱們冬小麥來說,影響是非常大的,一旦出現倒春寒,對小麥的傷害那就更大了,這點農民朋友都是很清楚的。現在,河南小麥已經長到50多公分了,就是已經長出來很多新葉了,但是這個新葉是特別嫩的,體液里面的濃度比較低,溫度急劇下降,很容易發生凍害,
所以,為了預防來年出現倒春寒的情況,咱們可以通過增強小麥本身的抗凍性的方法來預防一下。建議農戶可以用磷酸二氫鉀 蕓苔素內酯或三十烷醇來噴灑麥田,增強抗凍能力,我們也可以加點吡唑醚菌酯,因為天氣暖和也是有利于病菌繁殖的,再有就是吡唑醚菌酯有很好的延展性和滲透性,有利于小麥吸收葉面肥的能力,當然,有條件的農戶也可以用磷酸二氫鉀 黃腐酸或海藻酸來控制溫度高帶來的小麥旺漲,同時增加有效孽的數量,還可以增強小麥凍害的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