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在武漢生活了68年的老武漢人,我談點對武漢話的了解。很多黃陂人融入其中,因而話中融入黃陂話,被中心城區即黃埔路以上的人稱為鄉里話,這一帶是解放前武漢的商業文化中心,正宗的漢口話是黃埔路以上的,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真正的武漢人是漢口為中心。
1、武漢人究竟說的是什么話?
作為我在武漢生活了68年的老武漢人,我談點對武漢話的了解。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真正的武漢人是漢口為中心,而漢口是指黃埔路到漢正街一帶。這一帶是解放前武漢的商業文化中心,包括江漢路到漢口長春街的各國租界,武漢的百年民校如市一男中,即今天的二中。市一女中,即今天的市16中,我在1954年起生活在大智門活車站附近的天聲街。
先后在一元路小學,市16中,市二中讀書,我只知道那時武漢人是以黃埔路以上稱為漢人口,黃埔路以下為鄉下。因此正宗的漢口話是黃埔路以上的,而黃埔以下因靠近黃陂。很多黃陂人融入其中,因而話中融入黃陂話,被中心城區即黃埔路以上的人稱為鄉里話,而武昌話又與漢口話不同。我們老武漢人一聽就分得出來,而漢陽話因漢陽蔡甸人多,話音帶有濃重的菜甸音。
2、在武漢打出租車,講普通話,上車說目的地,司機第一句話問,怎么走?為啥?
沒必要把每個人都想得那么壞,這個社會畢竟還是好人多,這和地域無關!作為一個十幾年的老司機,我覺得最大的可能性是:現在武漢的路是越來越堵,有時候最近的路不一定是最便捷省時的,司機可能是讓乘客選擇最近的還是繞一點但是可以更快到達的!現在誰還沒個手機導航,所以司機必須提前征求一下乘客意見,免得引起誤會,回答完畢!,
3、為什么武漢和長沙隔了這么遠,雖然語調上差別很大,但是武漢話和長沙話的字音很多是一樣的?
武漢和長沙距離只有300多公里,但在歷史上,曾同屬楚國,屈原就是心懷大志,一直為國家大事擔心,因為眼看著國家急難而無法拯救他的國家、無法實現他的理想,最終抱著砂石,投汨羅江自殺了。所以,會因為相互往來,相互影響,歷史上,洞庭湖是之通長江,早年的粵漢鐵路也極大帶動了兩地交流,更何況,明末清初漢口開埠通商之后,也是各路商賈必去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