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人稱奇的是,在這座古墓中還出土了一件規(guī)模宏大、保存完好的古代打擊樂器——曾侯乙編鐘(現藏于武漢湖北省博物館),曾Houb編鐘是中國古代文明的優(yōu)秀結晶,湖北省睢縣曾侯乙墓1978年,在湖北省隨州市一公里外發(fā)現了一座戰(zhàn)國早期的大墓-曾侯乙墓,本書記錄了曾侯乙墓的發(fā)掘過程,并展示了部分其文物圖片。
你演奏哪種樂器?畫面樂器一般指能以各種方式演奏音色的工具。一般分為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那么樂器的具體分類有哪些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東方儒牛:毋庸置疑,中國樂器通常是指中國特有的傳統(tǒng)民族樂器。主要包括:管樂器、彈撥樂器、打擊樂器和弦樂器。管樂器:典型樂器:笛、簫、笛、笛、簫、笙、蘆笙、巴烏、管子、嗩吶、尺八。中國的管樂器發(fā)音大多是用竹子或木頭做的。根據振動方式的不同,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有笛子和笛子(曲笛和梆笛)向吹口吹氣,以引起管柱的振動。第二類,有嗩吶、管子、雙管等在氣流吹過哨子時使管串振動的樂器。第三類,笙、排簫、八五等。氣流通過簧片引起了管柱的振動。
2、你們知道中國八大奇跡 編鐘出土那里湖北省睢縣曾侯乙墓1978年,在湖北省隨州市一公里外發(fā)現了一座戰(zhàn)國早期的大墓-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銅樂器、禮器、武器、金器、玉器、車馬、漆木器和竹器等,最令人稱奇的是,在這座古墓中還出土了一件規(guī)模宏大、保存完好的古代打擊樂器——曾侯乙編鐘(現藏于武漢湖北省博物館)。這套編鐘為青銅鑄造,共65件,重2500多公斤,它設計精美,非常壯觀。雖然在地下埋藏了2400多年,但音質依然很好,編鐘的發(fā)掘震驚了世界,被譽為“世界奇跡中獨一無二的瑰寶”、“古代世界第八大奇跡”。曾Houb 編鐘是中國古代文明的優(yōu)秀結晶,它的發(fā)掘填補了我國考古學、音樂史和冶金學的多項空白,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盛譽。此后,隨州被稱為“古樂之鄉(xiāng)”,本書記錄了曾侯乙墓的發(fā)掘過程,并展示了部分其文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