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鄭州工業大學的畢業生,我覺得鄭州的大學有些老師說方言很正常,至少他們說的方言也比南方的方言好懂。拋開語言分類而言,河南各個地方的方言都是河南話的一部分,也都能代表河南話,并且最好聽的方言肯定是自己的家鄉話,當時他已經是數理力學系主任,課講得非常好,也非常幽默,但是說的一口河南方言。
1、張雪峰說河南鄭州的大學有些老師說方言,是真的嗎?
我是鄭州工業大學的畢業生,我覺得鄭州的大學有些老師說方言很正常,至少他們說的方言也比南方的方言好懂。記得我們上學時的高等數學老師,老家是河南駐馬店的,四十多歲,當時碰巧的是他的女兒正好在我們班,都在階梯教室大班一起上高數課。當時他已經是數理力學系主任,課講得非常好,也非常幽默,但是說的一口河南方言,他說的一個笑話我到現在還是記憶猶新。
說的是姑娘與姑媽,一青年寫信給一姑娘,卻錯把信中“姑娘”寫成“姑媽”,姑娘十分生氣,回信曰:“怪你眼睛瞎,姑娘喊姑媽,若要嫁給你,羞死我一家!”青年不服氣,寫信回敬曰:“媽就是娘,娘就是媽,姑娘沒錯,姑媽怎差?”他把姑娘與姑媽說得特別重,讓我們記憶深刻,所以說大學里老師說方言也不影響我們學習的效果,反而大學學得更輕松。
當然他們那時的大學老師基本都是從各大學畢業留校或其他大學來的,不是師范類學校畢業,所以在普通話方面要求不高,因為從師范大學畢業的老師不一定懂專業理論課。另外那時的普通話也沒現在普及,就算是現在也會存在其他大學博士畢業普通話不標準的情況,如果班上大部分是河南人的話,說方言也許更親切,大學老師不比中小學老師,中小學老師必須是師范學校畢業,普通話要合格,而大學老師必須懂專業,而懂專業的普通話就不一定標準了。
2、河南哪個地方的方言最能代表河南話?
拋開語言分類而言,河南各個地方的方言都是河南話的一部分,也都能代表河南話,并且最好聽的方言肯定是自己的家鄉話,站在個人的角度,我認為開封話最能代表河南話。我老家平頂山,說著魯山東邊的方言,但在大學期間認識了很多開封的同學,感覺他們的方言比較有意思,特別是開封方言無論是信陽、焦作、濟源、安陽的都能聽懂,
開封給我的感覺就是說話輕飄飄的,音調比較好聽,似有若無。那時候經常聽室友講開封話,像“沒力兒、不孬、沒啥事兒”等等代表著濃濃的開封音,我們有時也開玩笑講,北宋時候皇上上朝會不會也說開封話,比如“今有啥事兒,這咋弄的啊”等等。總之,至于哪個地方的方言最能代表河南話,這個不會有統一的標準,方言本身就是最接近風土人情的文化,也多如星點,
3、河南有幾大方言?最難聽懂的是哪兒的方言?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說起河南話,我們會想起很多經典的話語,例如一句有味道叫罵:咦,你個鱉孫。還有河南人都愛說的:中在河南話中,也有一些地域的分別,河南省大部分地區都位于為中原官話區。中原官話,就是我們常聽到的河南話的味道,其中河南有三個地方的方言,和中原官話有點差異。最難懂的,就是林州話了,林州、安陽、鶴壁這一豫北區,就是上圖紅色區域,當地的方言,受晉語影響,再加上這這一片比較封閉,著名的紅旗渠的故事,就是在這里。
就在這個區域,保留下來晉語的味道,舉個例子就能知道林州話的神奇之處的。除了林州話,河南話中和中原官話有較大區別的,就是信陽話了,信陽地區,因為受荊楚文化的影響,方言也有點湖北話的味道。信陽話不僅語速快,還h,f不分,對于大部分河南人來說,信陽話也是比較特殊的。更多河南歷史文化原創內容,歡迎關注@歷史寶藏,
4、河南人的聊天叫做噴點兒,你們那里怎么說的?
我是河南濮陽人,我們那里聊天,因具體情況不同,有幾種說法。如果好久不見,見了很親切,會說:”我們進屋說說話吧!”認為是無意義的聊天,會說:”你又來閑扯淡!”感覺需要嚴肅認真的聊天,會說:”這事咱得好好啦啦!”話題比較沉重的聊天,會說:“這事咱們要好好說叨說叨,”比較輕松愉悅的聊天,會說:“咱們啦啦呱吧!”或說:“他們在那里拉呱呢!”不過,這里的拉呱有兩個含義,有時指閑聊,有時指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