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頤和園再次被八國聯軍劫掠,光緒十四年(1888年)重修,改名為頤和園,頤和園,中國清代皇家園林,原名清漪園,位于北京西郊,距市區15公里,占地約290公頃,與圓明園相鄰,頤和園的前身清漪園,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頤和園原清漪園。
頤和園,中國清代皇家園林,原名清漪園,位于北京西郊,距市區15公里,占地約290公頃,與圓明園相鄰。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背景,以杭州西湖為基礎,借鑒江南園林設計手法的大型山水園林。它也是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宮殿,被稱為“皇家園林博物館”和國家重點旅游景點。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為孝敬其母孝皇后,花費448萬兩白銀,在此改建為清漪園。咸豐十年(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四年(1888年)重修,改名為頤和園。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頤和園再次被八國聯軍劫掠。在軍閥混戰和國民黨統治時期,又遭到破壞。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9年,-0入選中國現存最大皇家園林,世界紀錄協會,中國。2019年1月1日起,由稅務部門征收頤和園的門票收入。
2、 頤和園前身是什么園?頤和園原清漪園。頤和園的前身清漪園,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這是一座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為主體的大型自然景觀園林。萬壽山和昆明湖早在建園之前就已經是北京西北郊景點的組成部分,其自然景觀和部分人文景觀與后來的造景有直接關系,頤和園的特色園匯集了國內眾多景點,但不是生硬的模仿,而是有著獨特的韻味,比如抄惠山園的諧趣園,抄蘇堤的西遞六橋,抄黃鶴樓、岳陽樓的漢虛堂、景明樓,抄蘇州街的蘇州街等。,但是有很大的區別,頤和園集建筑美、藝術美、自然美于一體,是技術與藝術相互滲透、交融的結果,中國的園林建筑藝術源遠流長,在世界造園史上獨樹一幟,成就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