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本人初步心得,夫妻倆一起工地打工的好處有三①、夫妻倆都在工地打工,家里能節省一筆不小的開支。其中有一個觀點就是錯誤的,工地上干活的工種基本就沒有不辛苦的,所有的工作都是非常的辛苦的,其實農民工和什么大工小工都是差不多的,農民工就是很多工地上面的小工小工,還有很多其他工種的長期工,基本都是由農民工組成的,還是至關重要的。
1、在工地上班的農民工,大工,小工到底有多累?
其中有一個觀點就是錯誤的,工地上干活的工種基本就沒有不辛苦的,所有的工作都是非常的辛苦的,其實農民工和什么大工小工都是差不多的,農民工就是很多工地上面的小工小工,還有很多其他工種的長期工,基本都是由農民工組成的,還是至關重要的。不同工種,工資也不一樣,要是天天加班的話。工資一萬也是有的但是現在不多了去,
還有就是工資拖欠,基本上到年底能結70%左右剩下的慢慢給。還有很多拿不到的,現在房建市場也不太好,所以錢也不好掙在有事一窩工一個月也沒多少錢了。要問有多累的話,其實這個具體的還真的是比較難形容的,總體來說的話,工地的工作環境是非常的惡劣的,基本上都在暴露在外面的,風吹雨曬的,條件惡劣,睡覺休息的地方也是比較簡陋的,沒有太好的環境,還有就是工作都是體力勞動,一天要做上89個小時,有的時候要趕工期加班,晚上也得干,一天十幾個小時,這樣下去,身體都干毀了,都是一把汗一把血干出來的,還是很不容易的,幸好有魚泡網這款平臺還能幫忙找活!,
2、工地上的農民工,為什么喜歡把老婆帶身邊?
還真有這事,本人就有切身體驗那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我結婚的第五個年頭。由于農業社時期家庭人口多,勞動力少,一直吃的是生產隊的基本口糧(指生產隊糧食分配折合人民幣,不管公分多少,欠錢的農戶也分基本口糧),如果家庭人口多,勞動力少,公分不多,雖說也分給每個家庭基本口糧,但生產隊年終決算的帳面上還是有一筆明細帳目,那就是各農戶余錢欠錢的數據。
我家因兄弟姐妹多,勞動力少,在生產隊農業社時期,不光欠了生產隊的錢,而且還借了許多糧食類債務,雖說改革開放下放責任田,聯產承包制有些起色,償還了部分糧食和生產隊債務,但家庭條件還是很困難。加上父親過世早,結婚時又負了一筆債,在家里實在混不下去的情況下,就把女兒交給母親,和老婆一起選擇南下廣東打工,和老婆初到廣州東莞打工,真的是條友們經常說的搬磚。
因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打工潮又人潮洶涌,加上那時東莞廠礦企業不多,要想找一份好的、穩定的工作,確實很難,我們在各處轉了幾天,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結果大失所望。在我們花完了身上所有積蓄后,無奈之下還是選擇了搬磚,搬磚的工價體力好的勞動力還是可以的。那時候廣州臨時小工是10元1天,搬磚一樓差不多是1分錢1塊的磚,二樓1分多,三樓兩分多,
一天下來,兩個人總能搬個兩三千,就是三四十元人民幣。雖說比小工辛苦些,但工資差不多翻了一翻,也就很樂意搬了一段時間,后來老婆進廠了,我也總算在一家公司找到了工作。這段時間,我做過小工、泥工、木工及各種累活,臟話,反正只要是能掙點錢的什么活都干,老婆也一樣,搬磚時碼磚、挑磚,做飯、干小工,從不缺席。像我們這種情況,家鄉夫妻倆一起南下在工地打工的還有很多,
見到外省夫妻倆打工的也有不少,特別是福建省,男人做泥工,媳婦做小工,很是融洽。據本人初步心得,夫妻倆一起工地打工的好處有三①、夫妻倆都在工地打工,家里能節省一筆不小的開支,如果只是男的一方在工地干活,妻子在家里也閑不住,反正也要做點事,解決生活問題。因此,什么種田、種其它莊稼、種小菜,農藥化肥成本,人情世故往來(雖說有些人情往來不可避免,但如果人沒在家,有些小事情還是可以免了的),及家庭生活日用開支等等,都要花錢,
其結果是男人打工的錢剛好養活家庭,很少有積余。假如是夫妻倆一起打工,不但能節省以上這些開支,而且媳婦也能掙男人一半的錢,攢的錢就是純利潤,年底隨便一對夫婦都能滿載而歸,余下一筆可觀的數目,②、老婆不在身邊,沒人做飯,吃快餐,沒油水,生活質量差,有時饑一頓飽一頓,實在受不了,和幾個哥們一起下館子,錢花了,生活質量問題還是沒有處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