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口尖瓶底”與白酒的結合,是仰韶文化、白酒歷史、河南形象的完美融合,并且獨創的“陶香”白酒讓消費者更有記憶點,也更具有能在白酒市場中大展拳腳的能力。在河南這樣的白酒消費大省,白酒產業作為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在省內高端白酒市場幾乎都被省外白酒品牌所壟斷的情況下,豫酒企業年銷售額也不出意料地無一家超過30億元,甚至“豫人不喝豫酒,豫商不賣豫酒”都成了普遍現象。
1、豫酒振興的出路在哪里?
“豫酒振興”,其實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從2017年開始,不少河南酒企就在談“豫酒振興”,到2021年已有四年,甚至還專門成立“豫酒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等組織來幫助豫酒轉型,大力推動豫酒振興。從數據來看,河南省人口數量居全國第三,全省白酒消費市場約五百億元,是當之無愧的白酒產銷大省,然而面對如此龐大的白酒市場,河南本地白酒品牌銷售情況卻慘淡得令人心疼,當地酒企所占份額比重不足30%,超過70%的白酒市場被省外白酒品牌牢牢占據。
在河南這樣的白酒消費大省,白酒產業作為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在省內高端白酒市場幾乎都被省外白酒品牌所壟斷的情況下,豫酒企業年銷售額也不出意料地無一家超過30億元,甚至“豫人不喝豫酒,豫商不賣豫酒”都成了普遍現象,那河南沒有好酒嗎?肯定不是,宋河糧液和寶豐酒都曾是與茅臺、五糧液并列的中國十七大名酒。“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杜康酒也是歷史悠久、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甚至現在不出名的張弓酒都曾在某一時期名噪一時,婦孺皆知。那是什么原因,導致豫酒逐漸沒落呢,白酒圈里有這么一句話“川酒甲天下”。如今能在白酒市場站穩腳跟的,基本都是川酒和黔酒,它們牢牢地掌握著全國第一的白酒市場占有率,撐起了白酒江湖的半壁江山。無論是從產品品質、歷史文化、品牌價值等各方面,他們也確實都獲得了各界的肯定,
讓我們回顧豫酒發展歷程,可以看到,幾乎所有的豫酒品牌都完美錯過了酒業的“黃金十年”,沒有及時跟上歷史進步的腳步以至于漸漸沒落。直到“豫酒振興”戰略的出現,讓豫酒企業這些年終于有了發展與改變,高端白酒品牌已經形成固有格局,要想沖破壁壘打造聲動全國的知名品牌是需要有差異化和特色化的。很多河南酒企陸續推出了不少新品,雖然并沒有激起較大的水花,但總有收獲,
比如仰韶,借助自身歷史文化中的底蘊,賦予白酒“彩陶”形象,打造出市場上與眾不同的白酒品牌。“小口尖瓶底”與白酒的結合,是仰韶文化、白酒歷史、河南形象的完美融合,并且獨創的“陶香”白酒讓消費者更有記憶點,也更具有能在白酒市場中大展拳腳的能力,河南,終于有了能夠跟其他省市白酒比較的能力。“豫酒振興”還需要多久,我們不知道,因為品牌是需要時間沉淀的,好品牌不是一蹴而就的,
“河南人喝河南酒,豫商賣豫酒”要提倡嗎?我覺得不盡然,現在社會經濟發展飛速,我們不能強迫豫商賣豫酒,豫人喝豫酒,這對川酒、黔酒、魯酒來說也并不公平。我們要相信豫酒好好沉淀,做好品質,終會成就品牌,唯有豫酒自己站起來了,讓各地商會、讓消費者能夠主動買豫酒主動賣豫酒,讓豫商以賣豫酒賺錢,讓豫人以喝豫酒自豪,豫酒才能真的振興。
2、2500萬外出務工的河南人,都分布在那些省份的城市?
河南外出務工人員的走向基本以隴海線和京廣線為分界線,隴海線以南的去南方務工人員多一些,隴海線以北的則去北方務工多一些;京廣線以西往西北多一些,京廣線以東則去往東南多一些,去南方務工人員多以長三角、珠三角地帶為主,北方則以京津冀為主,西北地帶去往新疆人員也不少。當然全國各地都有河南務工人員分布,河南務工人員擇業比較分散,各行各業都有。
3、作為一個河南人,你認為河南的十幾個市,哪一個未來發展更好?
答:作為一個河南人,我認為河南十八個地市區除省會鄭州外,應該是南陽市未來的發展可期,為什么要這樣說呢?通過我這幾年在河南省各地區考察,覺得南陽市的發展潛力很大。一、南水北調源頭淅川,過去一直屬國家級貧困地區,經濟建設落后,民風純樸,沒有任何工業發展基礎;經南水北調施工以后到建設成功,這一帶的經濟發展很快,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為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