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東率先進行經濟轉型,經濟發展可圈可點。因為廣東經濟率先發展起來,發展水平相對較高,因此就吸引省內粵東西北地區的大量勞動力,也吸引了全國各地人口來廣東發展,當時百萬勞工下廣東曾經轟動一時,廣東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最為快速的省份之一,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也會助力廣東經濟發展。
1、怎么看待廣東的經濟發展?
廣東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最為快速的省份之一。1978年廣東經濟總量為185.58億元,位居全國第五,1988年廣東經濟總量就已經突破1000億大關,2000年廣東經濟總量突破1萬億人民幣,到了2017年廣東經濟總量達到89879億人民幣,是1978年的484.3倍,廣東自1989年以來已經連續29年GDP位居全國第一。
即使是放眼全球,廣東的經濟實力也很強,2017年廣東GDP換算成美元為13312萬億美元,超過西班牙,位居世界第14。廣東擁有國內兩座一線城市——廣州和深圳,尤其是深圳,作為改革開放之初最早設立的經濟特區,經過不足40年的時間,從當初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一躍發展成為國內的四大一線城市,中國的科創之都,
2016年深圳經濟總量首次超過廣州,而今年其GDP有望超過與其毗鄰的香港。廣東擁有國內眾多的知名企業,比如華為、中興、騰訊、格力、美的、OPPO、大疆無人機、比亞迪、恒大、碧桂園珠三角地區已經發展成為國內經濟發達的地區之一,近年來廣東率先進行經濟轉型,經濟發展可圈可點。而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也會助力廣東經濟發展,
2、廣東經濟是怎么發展起來的?是靠什么發展的?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改革開放之前,廣東已經是我國的經濟大省,GDP位居全國第五,只是在改革開放之后,廣東經濟發展更快了,自1989年廣東GDP首次位居全國第一以來,如今廣東已經連續30年位居全國第一。廣東經濟能夠發展起來,小編認為主要有以下一些因素,首先是政策優勢,廣東作為沿海省份,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擁有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
改革開放之初設立的五個經濟特區,廣東就有深圳、珠海和汕頭三個;全國第一批14個沿海開發城市廣東就有廣州和湛江兩座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廣東也逐漸開辟了珠江三角洲經濟開放區,并上升為國家戰略。如今自貿區、國家級新區、國家中心城市廣東都擁有,而且粵港澳大灣區也正如火如荼的建設當中第二,廣東地理位置優越,
廣東是我國華南地區的沿海省份,海岸線漫長,優良港灣眾多,而且毗鄰港澳地區,也比較接近臺灣,當初深圳、珠海經濟特區的設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們毗鄰港澳,深圳經濟特區那么成功,也離不開香港的支持。第三,廣東勞動力充足,因為廣東經濟率先發展起來,發展水平相對較高,因此就吸引省內粵東西北地區的大量勞動力,也吸引了全國各地人口來廣東發展,當時百萬勞工下廣東曾經轟動一時。
3、江蘇與廣東作為兩個經濟大省,是怎么看待對方的?
我生活中接觸比較多的就兩個“廣東人”,說說我的親身體驗,大學的時候,我一個系男生就7個很少,所以彼此都算是相熟。其中有一個來自廣東的小哥個子小小的,為人機靈,說話輕聲細語、和他相處的時候聊天蠻聊得來,不過他與我們這幫晚上待在宿舍玩游戲的學渣不同,經常跑到圖書館學習,這點值得欽佩。工作后,單位有一位來自廣東的大叔,人高馬大還剃了光頭,
說起話來一股子“粵普”味道,感覺有點“柔”,和他外在形象產生鮮明對比。這位大叔和他老婆一起在南京上班,賺的錢都打回老家供子女讀書什么的,當我從單位一些八卦者口中得知這個訊息的時候有點疑問,因為在我印象中廣東很富裕,不應該有這種現象吧?出于禮貌沒有深入了解,至少人家本本分分的上班為家人這點值得肯定,總的來說,廣東朋友帶給我的印象是、勤奮、說話“柔”一系列比較正面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