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說河南哪里的盛產美食,那么一定是歸信陽莫屬,眾所周知,信陽人不但愛吃、會吃、而且會做菜,而這一點要歸結于信陽的區位,信陽,位于亞熱帶的中北部(秦嶺-淮河以南),屬北亞熱帶,是一個有山有水的城市,由此,也使得信陽物產豐富,大自然賜給了信陽充足的食材來源,而要說信陽的土特產可謂是數不勝數,其中最為人們熟知的有以下幾種。
1、信陽為什么叫信陽?
俗言道:地名是歷史的活化石。確實如此,通過一個地方的地名,能很好地追溯其歷史發展過程,信陽地區有著悠久的歷史。靠近中原文化區的信陽地區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在西周時期,今信陽境內就有申、息、黃等諸侯國。其中的息,也成為今天信陽下轄的息縣名字的發源,秦一統天下后,劃原信陽地區的楚地歸屬九江郡。漢承秦制,依然歸屬九江郡,下轄新息縣、安昌縣、轪縣、黽縣、鐘武縣和弋陽縣,
轄境內郡縣與侯國參差。三國之時,魏國在此設弋陽郡,這是信陽設郡的開始。到了唐代,信陽境內設光州和申州,下轄殷城、定城、光山、固始、仙居及義陽、鐘山、羅山,另有蔡州轄褒信縣與新息縣。北宋時,在申州的基礎上,改設義陽郡,義陽的名字為什么會變成信陽呢?這和北宋的一個皇帝有關。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宋太祖趙匡胤駕崩,其弟趙光義繼位,是為宋太宗,
宋太宗趙光義像避諱是中國古代社會一個特殊的文化現象。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其中避君王之名諱是其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宋太祖趙光義即位后,義陽之名稱就犯了皇帝之名諱,因此義陽郡就被改為信陽郡。“仁、義、禮、智、信”是儒家之五常,是為五種最基本的品行要求,作為地名的話,和義陽最為相近的便為信陽。信陽之名稱就這樣出現,并歷代沿襲,直到今天眾所周知的信陽市,
2、河南信陽有什么土特產?
信陽浉河的毛尖:信陽毛尖,如今已成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而且近些年信陽毛尖品牌多次參加國家評比,2017年,中國茶葉區域品牌價值評比中,信陽毛尖以59.91億元位居品牌價值排行榜第二名,隨著信陽毛尖品牌影響力越來越大,已經成為信陽的一張靚麗的名片,南灣湖的甲魚:目前,隨著信陽菜的不斷推陳出新,信陽的漁、蝦、鱔魚、甲魚等水產養殖也逐漸被人們熟知,開始流向了河南各大飯店,信陽甲魚和其他地區的甲魚有所不同,其味美柔嫩、品質純正,吃起來嚼勁十足,而且其藥用價值也備受推崇。
固始的笨雞蛋:作為固始的名優特產,固始笨雞蛋憑借優質、美味、營養、滋補的功效而被人熟知,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固始笨雞蛋養殖園多以山坡、林地、荒灘、草場為主,屬于天然養殖,而飼料也以青蟲、草葉、野果為主,而且近年來固始笨雞蛋已經獲得國家“綠色食品”認證和“原產地標記”認證,潢川的貢面:到過潢川的人一定吃過這種貢面,貢面和其他面不同,其條細如絲,心似管狀,筋通爽口,耐煮不粘,久不粘湯,一般親朋好友禮品饋贈都會選擇貢面。
3、你有沒有接觸過河南信陽人?在你的印象里是怎么樣的?
河南鄭州人,大學時同學有一部分信陽人,畢業后去過信陽,做生意也接觸了一些信陽人,簡單表達下自己的觀點,如有冒犯,謹表拙見,信陽地處秦嶺淮河以南,算是南方,人口和所轄區縣相對較多(人口600多萬,兩區八縣),南側與湖北相連,東側毗鄰安徽。三省通衢,交通便利,單就河南整體區域來說,信陽應該是自然環境最宜居的。
信陽人一般認為自己是南方人,身邊的朋友說起來也經常說“你們北方大漢”等等詞匯,確實,地域心理歸屬這一塊確實有很大的差異。而且信陽光山和新縣說話口音很詭異,跟普通中原官話有很大的區別,河南本地人基本就是完全聽不懂,信陽外出的人特別多,省內外出人口僅次于南陽和周口,600多萬人,地形又多丘陵山崗,農業不怎么有出路,所以外出闖生活的人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