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立皇太子、選太子妃上的重大失誤,導致賈南風插手政治,直接導致了八王之亂的爆發,河間王司馬昱,東海王司馬岳,汝南王司馬亮,趙王司馬倫,王楚司馬威,長沙王司馬瓦,成都王司馬英,王琦司馬棠,之后八王-2/是“五朵野花”和西晉滅亡的重要原因,歷史上說“八王之亂”,什么是八王之亂。
汝南王司馬亮,趙王司馬倫。河間王司馬昱,東海王司馬岳。王楚司馬威,長沙王司馬瓦,成都王司馬英,王琦司馬棠。其中,司馬亮和司馬倫都是司馬懿的兒子,也就是司馬忠的叔公,在八王中地位最高。司馬昱是司馬孚的孫子,司馬岳是司馬懿的孫子,司馬孚和司馬懿都是司馬懿的兄弟,所以都是司馬忠的叔伯。那么,司馬威、司馬艾、司馬穎都是司馬忠的兄弟,他們的父親都是司馬燕。末代司馬湯,乃之弟司馬攸之子,亦為司馬忠同輩之表兄弟。
什么是八王 之亂?原因:晉武帝司馬燕在安排接班人的問題上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他在立皇太子、選太子妃上的重大失誤,導致賈南風插手政治,直接導致了八王 之亂的爆發。結果:1。八王 之亂十六年間,許多參戰的國王相繼戰敗,許多人被殺,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西晉國力耗盡,隱藏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爆發。之后八王-2/是“五朵野花”和西晉滅亡的重要原因。2.八王 之亂以一種極端的形式向世人昭示,社會風氣的扭曲造成了秩序的崩潰,把所有人推向了動蕩的深淵,給社會帶來了深刻而長久的災難。
3、什么是 八王 之亂?西晉太熙元年(290),晉武帝駕崩,任命楊皇后的父親為太傅兼大都督,掌管國事。元康元年(291年)賈南風皇后與楚王司馬懿合謀發動禁軍政變,殺死了楊軍,但政權落到了汝南王司馬亮和老將魏官手中,的政治野心未能實現,當年六月,家后命楚王司馬懿殺汝南王司馬亮,然后誣告楚王殺臣,將司馬懿處死。賈上臺后,元康九年廢太子通,次年殺之,此后,八位王子為爭奪主權展開了極其殘酷的內戰,歷時16年(291 ~ 306)。參戰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馬亮、楚司馬威、趙司馬倫、齊司馬通、長沙司馬懿、成都司馬穎、河間司馬瑜、東海司馬岳等,16年間,參戰的國王相繼戰敗,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民族沖突迅速爆發。歷史上說“八王 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