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甲亢的辨證分型多有不同,歸納起來主要有。中醫認為癭氣的發生與一個人的情志、體質有一定的關系,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應選取131碘劑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與外科、內科、中醫等治療方法相比,除了有較高的治愈率這一優勢之外,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治療方法非常簡單,病人只需服用一次藥物。
1、中醫是怎么治療甲亢的?
甲亢系指功能亢進性彌漫性甲狀腺腫,又稱Graves病,臨床最多見。甲亢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證明,發病主要是在遺傳基礎上因精神刺激等應激因素而誘發自身免疫反應所致,甲亢血液指標是甲狀腺素(T3、T4、FT3、FT4)增高,促甲狀腺素(TSH)降低,促甲狀腺素受體抗體(TRAb)增高。甲狀腺B超檢查,明確診斷,
回過頭來回答標題:中醫是怎么治療甲亢的?如果我是中醫生,我會對病人望、聞、問、切,得知病人心悸、多吃、多汗、消瘦、脾氣大、性欲強等系列臨床癥狀,做出甲亢的可能判斷,然后開出甲功五項的血液檢查和甲狀腺B超檢查以明確診斷。診斷明確后,為病人開出相應的化學藥進行治療,同時會根據病人要求,開出合適的中藥方劑或中成藥輔助治療,
因為中西醫結合治療可以優勢互補。中醫對甲亢的辨證分型多有不同,歸納起來主要有:氣郁痰結、肝胃火旺、氣陰兩虛、陽亢風動、陰虛火旺、肝郁脾虛、痰結血瘀、心肝陰虛等證型,臨床上一般病例不僅僅單一證型,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證型復合存在,治療時需注意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方能起到良好的治療或配合治療效果,中醫對甲亢在治療上常通過疏肝理氣、清肝瀉火、健脾化痰、滋陰降火、滋補肝腎、寧心安神、滌痰散結、活血通絡、驅除邪毒等多種方法、多個環節,借以達到調整人體內環境失調的病理狀態。
2、中醫是怎么理解甲亢的?
“甲亢”是甲狀腺機能亢進或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簡稱,屬于中醫的“癭氣”、“氣癭”、“癭瘤”或“臟燥”范疇,其發病機理在于患者體內的甲狀腺功能增強,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引起氧化過程加速、代謝增高及內分泌紊亂綜合征。中醫認為癭氣的發生與一個人的情志、體質有一定的關系,本病常見于20~40歲的女性,有些類型的甲亢,例如淡漠型甲亢(又稱隱蔽型或癥狀不典型性甲亢)則以老年婦女居多。
如果從病因上分類,大體上有以下6種:甲狀腺性甲亢、垂體性甲亢、卵巢性甲亢、異源性促甲狀腺素綜合征、甲亢證候群以及多發性骨纖維異常增生癥并發甲亢等,所以說甲亢這種疾病發病率較高,病因復雜,病情多種多樣,有的極易被發現,有的則隱匿難辨,而且易出現甲亢性心臟病等多種并發癥,甚至會出現危象,需要人們認真對待。
一、主要表現(1)幼年期,因為甲狀腺素影響腦發育及骨骼形成,所以幼年期發病者一般都有智力障礙或身材矮小、癡呆、眼距寬、鼻梁塌陷、唇厚、舌大外伸和表情呆滯等體征和癥狀。(2)成年期,癥狀輕微的患者在早期由于垂體代償性分泌TSH增加,尚能維持甲狀腺素的正常值。早期可出現多汗、乏力、怕冷、嗜睡、智力障礙、體重增加、便秘或者腹瀉等癥狀,
待病情進一步發展,嚴重者會出現水腫面容或眼瞼浮腫,發音不清,聲音嘶啞,毛發稀疏、干脆,睫毛和眉毛外1/3脫落的癥狀;另外,皮膚呈蠟黃色、粗糙、多鱗屑、少光澤、干而厚等體征,尤其是手、臂和股部最為明顯;在神經系統則表現為反應遲鈍,理解力和記憶力減退,出現視、聽、觸和嗅覺障礙,且易激惹、抑郁,常常伴有耳鳴或頭暈癥狀。
(3)老年期,老年期甲亢多為淡漠型或隱匿型甲亢,這是甲亢的一種特殊表現,患者約占老年人總數的20%,女性為男性的4~10倍。淡漠型甲亢的臨床表現雖然不典型,但仍然是可以發現的,其表現是食欲亢進、甲狀腺腫大、神經過敏、興奮多汗、眼球突出;有時還會表現出怕冷、皮膚干燥、皮下脂肪減少、彈性差、無光澤、肌肉萎縮或明顯消瘦,甚至發生骨質疏松或骨折;有的病人注意力難以集中,懶得活動,神經興奮應激性減低,對周圍事物漠不關心;還有些病人會出現心血管或消化系統癥狀,如胸悶、氣短、心律失常、食欲不振、惡心或頑固性嘔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