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和農村電商的發展,農村發展模式逐漸呈現專業化、規模化、產業化、生態化趨勢。隨著農村經濟的深入發展,網絡信息、交通物流、政府金融各方面的支持,農業發展在電商物流與特色農產品相緊密相結合的基礎上,必然步入發展快車道,(荊門天鵝湖)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荊門這地方也不是說多么的發達,但是也不算特別落后,最近幾年交通發展的比較快,最近幾年修建的動車鐵路線也預計要開通,人口300多萬,產值1700多億,總體來說在湖北省不是最強的,也不是最差的。
1、荊門這個城市怎么樣?
荊門這座城市素來有“荊楚門戶”的美譽,很多人知道“荊楚門戶”卻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就是說荊門這地的荊山山脈向江漢平原過度落脈地帶,一座據水路,一座據陸路,歷史上其軍事戰略位置險要,“西控巴峽,東連鄢郢,南捍江陵,北接襄鄧,水通江漢,山連巴蜀”,所以自古就是軍事戰略要地,才有了“荊楚門戶”的美譽。另外荊門位居湖北中間,又有鄂中區域性中心城市稱呼,
(荊門天鵝湖)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荊門這地方也不是說多么的發達,但是也不算特別落后,最近幾年交通發展的比較快,最近幾年修建的動車鐵路線也預計要開通,人口300多萬,產值1700多億,總體來說在湖北省不是最強的,也不是最差的。但是跟黃石和宜昌比較顯得不為妥當,目前湖北省經濟體第二大的城市就是襄陽,城區面積第二大的城市也是襄陽,宜昌和襄陽是一個層次的(倆個城市產值均破4000億),前幾年宜昌和襄陽“不分伯仲”,最近倆年宜昌發展顯然滯后襄陽,所以荊門和宜昌不是一個對比面,是沒有可比性的,
(漳河風景區)從旅游發展的角度來說,荊門的旅游資源還是不錯的,境內還有荊楚理工學院,荊門是我國“優秀旅游城市”境內的明顯陵和漳河風景區以及屈家嶺文化遺址等比較出名,也出過不少名人。例如中國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的宋玉,甚至可以說,在中國前3000年的歷史中,宋玉是最大的“帥哥”,可這位“最美”文青一生竟未娶,獻身楚國大業,最終成為戰國末期著名的辭賦家。
2、鄉村發展的模式是什么?該如何發展?
鄉村發展的模式與以前相比,已經發生巨大改變!隨著網絡和農村電商的發展,農村發展模式逐漸呈現專業化、規模化、產業化、生態化趨勢,就此問題我從以下四個方面逐條分析。種植產業化:以湖北省內為例,洪湖蓮藕產業、京山水稻產業、英山綠茶產業等等,以特色農產品為核心,帶動相關產業同步發展,形成完整的生態經濟鏈。例如英山以茶葉生產種植,帶動旅游和餐飲,共同促進當地旅游經濟發展,
養殖產業化:它與種植產業化是相輔相成的。如湖北潛江龍蝦產業、新洲漲渡湖魚業養殖,形成了蝦苗魚苗培育、魚蝦產品養殖、生產管理、餐飲酒店、旅游觀光等跨產業協同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化:咸寧溫泉旅游產業和武漢黃陂新洲鄉村旅游產業比較具有代表性,而且都得到政府大力的支持,例如武湖的農耕年華,新洲的紫薇都市田園等等。
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黃陂旅游收入超過100億,這正是鄉村旅游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因為都市化的快速發展,讓鄉村旅游變得越來越細分化,鄉村采摘、鄉村垂釣、鄉村休閑、紅色線路等等。隨著農村經濟的深入發展,網絡信息、交通物流、政府金融各方面的支持,農業發展在電商物流與特色農產品相緊密相結合的基礎上,必然步入發展快車道!以上為個人鄙見,歡迎大家交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