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稱庸國,春秋屬衛,戰國屬魏,漢為獲嘉,至隋文帝開皇六年(公元586年)始置新鄉縣,境內有仰韶、龍山文化遺址,有周武王率八百諸侯會同盟的牧野大戰等古跡;姜尚衛河垂釣、比干拋心忠諫、圍魏救趙、張良刺秦、官渡之戰、陳橋兵變都源于此地。98年7月晉升為空軍少將軍銜。
1、請問新鄉縣出過多少歷史名人?
介紹幾位從河南新鄉走出的名人,他們是:△秦宜智,河南新鄉人,1965年12月出生,1985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8年7月參加工作,工學碩士。厲任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區政府常務副主席、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中央團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校長、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副局長(正部長級)、黨組成員,
△王安順,河南輝縣人,1957年12月生,1984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5年7月參加工作,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政治經濟學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經濟學碩士,經濟師。歷任北京市委副書記,北京市政府黨組書記、副市長、代市長,北京市政協主席、市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黨組成員(正部長級),
△王鴻生,河南省新鄉市長垣縣人,空軍少將。1951年04月出生,歷任排長、副指導員、干事、《空軍報》社編輯、副科長、處長、副社長,《中國空軍》雜志編輯室主任,空軍政治部副秘書長、空軍工程學院政治部主任,空軍工程大學政治部主任、空軍工程大學政治委員、南京軍區空軍政治部主任,1998年7月晉升為空軍少將軍銜。
2、新鄉都有哪些歷史典故?
1、歷史文化(1)新鄉市歷史悠久,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都有遺址留存,是《詩經》重要發源地之一,流行于古代新鄉地區的詩歌,占國風的四分之一,反映朝代興衰更迭的牧野之戰、張良刺秦、陳橋兵變等重大歷史事件都發生在這里。境內有國家級文保單位20處,A級旅游景區19個,(2)新鄉是個歷史文化名城,蘊含渾厚的文化底蘊。
其豐實文化知識的乳汁,膏腴山川的搖籃,培育一批不拘一格的歷史人物——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哲學家及詩人、文豪、畫家等,他們在成就國家大事或科研成就或文學藝術業績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的千秋功名.。他們留在這片中原大地上的古老印跡、歷史典故和為民族、為國家、為正文、為探索科學藝術和健身之道的奧秘嘔心血,獻生命而所不辭的精神,使我們傾心仰慕,世代相傳,永世不忘,
2、歷史人物(1)關龍逄:兩朝夏相,華夏史上第一個以死諫君的忠臣。(2)姜子牙:政治、軍事家、“謀圣”,(3)蘧瑗:衛國大夫,孔子摯友,封”先賢“,奉祀于孔廟東廡第一位。(4)比干:古代著名諫臣,(5)甯戚:任齊國大司田,為齊桓公主要輔佐者之一。同寧戚,(6)毛遂:流芳千古的民間智者。
(7)陳平:西漢丞相,(8)周勃:漢初名將,西漢丞相。(9)周亞夫:西漢名將,(10)杜詩:東漢水利專家、南陽太守。(11)張蒼:《九章算術》,(12)關播:字務元,衛州汲縣(今河南衛輝)人,唐朝宰相,漢壽亭侯關羽之后。(13)婁師德:唐朝丞相,
(14)傅游藝:唐武后朝同平章事,拜宰相(鳳閣侍郎)。(15)崔蕘:唐代尚書,(16)班宏:唐代戶部尚書,封蕭國公。(17)楊再思:唐朝丞相,(18)魏仁浦:字道濟,衛州汲(今河南衛輝市)人。五代后周至北宋初年宰相,(19)呂大防:北宋宰相,封爵汲郡公,著名政治家,書法家。
(20)杜常:北宋工部尚書,(21)賀鑄:宋代著名詞人。(22)韋思謙本名仁約,以字行,唐朝丞相,原陽縣陡門鄉韋城村人,(23)戚祥:明朝明威將軍,戚繼光先祖,(24)蕭抱珍:金太一道創始人,(25)王惲:字仲謀,號秋澗,衛州路汲縣(今河南衛輝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