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應該就自己對孩子得抑郁告訴孩子,心理上不輕視孩子,并把自己情況也跟孩子說明,共同分析抑郁可能造成影響,更好認識抑郁,再互相積極面對抑郁。如果父母此時暴跳如雷,孩子就被你推出十萬八千里之外了,換句話如果父母無法傾聽孩子,那不要嘗試強迫孩子。
1、孩子抑郁了,父母該怎么辦?
您好,我是彭華勇,心理咨詢師,專業從事青春期教育心理問題咨詢解決,著有《越有效的教育越輕松》,歡迎關注我1、去練習傾聽孩子。孩子不和父母溝通,通常大概率源于得不到真正的傾聽,我指導過一些父母,要真的做到傾聽孩子很難,對父母來說尤其的難,因為幾乎每個父母都難以處理自己內心的焦慮,也因此會忍不住想要給孩子建議、安慰、評判,想以此改變孩子。
但在建議、安慰、評判等回應模式下,孩子會因得不到傾聽,得不到理解而迅速喪失溝通欲望,所以,如果你們真的想幫助孩子,首先去練習傾聽。2、去練習強迫孩子,我先聲明一點:這里的強迫,必須基于傾聽之下。換句話說,如果父母無法傾聽孩子,那不要嘗試強迫孩子,社會上,一直有一個所謂的主流觀念:不要強迫孩子。尤其是針對抑郁癥的孩子,不要強迫他們,因為他們無力承擔壓力,
這種觀念,原則上是正確的。但在一種情況下卻是完全胡扯的:那就是當孩子出現自我傷害或破壞性行為時,孩子一切痛苦的感受,一切不受控制的思維,都需要得到父母的傾聽和接納,這會有助于他們走出困境。但這不意味著所有的行為都要得到接納,或者換一個更明確的表達:這不意味著孩子破壞性的行為需要得到父母的放縱!什么是破壞性的行為?比如醫生診斷開藥,而孩子長期拒絕服用,這就是破壞性行為!比如孩子的問題是社交困境,然后他長期拒絕出門,拒絕接受可能的幫助,每天沉迷于網絡或游戲,以此來逃避改變的壓力,這就是破壞性行為!比如孩子的問題是學習挫折,然后他長期遠離書本,號稱一拿起書就頭疼,同時又拒絕接受有效的指導,拒絕可以帶來改變的行為練習,這就是破壞性行為!我是彭華勇,心理咨詢師,專業解決各類青春期教育心理問題,孩子厭學叛逆,不讀書等教育心理問題,歡迎關注,有問題可以私信我,免費領取《親子關系修復秘籍》,
2、孩子得了憂郁癥,媽媽無法接受這個現實,也憂郁了,怎么辦?
孩子和媽媽應該及時送去醫院接受專業治療。當媽媽確實很不容易,孩子成長過程媽媽肯定是要付出更多,可是媽媽不能把孩子看成生命全部,至少保證在孩子未成年之前,媽媽是有能力在孩子發生任何情況,幫助孩子及照顧孩子,畢竟這個時候孩子真的很需要一個人幫她走出困境,如果媽媽也倒下,孩子的精神世界就坍塌了。媽媽這時候可以做這些:1.媽媽應該就自己對孩子得抑郁告訴孩子,心理上不輕視孩子,并把自己情況也跟孩子說明,共同分析抑郁可能造成影響,更好認識抑郁,再互相積極面對抑郁,
2.平時多跟孩子說說心里話,放學回家可以結合學校情況,或者路上遇到的事跟孩子產生交流。這樣孩子和媽媽都能感受彼此溫暖,3.降低對孩子各種要求,畢竟現在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很多孩子稍微長大就被父母安排進各種輔導班,學校也對孩子各種考核,抑郁期間孩子肯定表現不夠完美,媽媽適當放低對孩子要求,孩子平安健康最重要。
以上照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4.平時多帶孩子做運動,運動可以降低孩子的抑郁,得抑郁癥的孩子有可能逃避社交,對生活興致不高。媽媽定期帶孩子運動,嘗試多讓孩子與不同人交流,打開孩子心扉,喚起對生活的熱愛,5.定期咨詢專業醫生,共同積極面對。喜歡我一定要關注我,我會定期關注育兒和生活視頻,我們共同進步!,
3、孩子因為家人的語言暴力患了抑郁證,家長還能補救嗎?該怎么辦?
首先,感謝問答的邀請。孩子因為家人的語言暴力患了抑郁證,家長很難獨立補救,因為,能夠在語言上對孩子施暴,而致其患上抑郁證,可想而知,家人本身的愚昧無知、素質低下,已經到了何種程度,他們自己,根本沒有獨立根治孩子抑郁癥的能力。那么,作為家長能否補救?該怎么辦呢?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此問題做以分析,并闡述相應的補救、治療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