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一點,孫權借給劉備荊州,不是因為劉備借荊州的理由是否合適,而是符合孫權的政治需要。這個小的荊州就是后來孫權借給劉備的荊州,這一事件的關鍵就在于,劉備得到荊州到底是不是“借”的,劉備沒有“借”荊州,更不用“還”荊州什么是“借”,劉備的“借荊州”其實分成了兩個階段,先是借“南岸地”。
1、劉備借荊州,到底借了荊州的哪些地方?
古代荊州包括現在的湖北、湖南兩個省——外加周邊河南、廣西和廣東一小部分,共有七個郡,大致是湖南4個湖北3個。赤壁之戰后荊州被曹操、劉備、孫權三家分割,湖南的4個郡——武陵、長沙、零陵和桂陽被劉備占領,湖北的3個郡,曹操占了北邊的南陽郡——其地域包括今河南省的一部分,孫權占了東邊的江夏郡。以上割據還算清晰,比較復雜的是南郡,
南郡轄域大致包括今天湖北省中部的襄陽、荊門、宜昌和荊州幾個市,曹操占據以襄陽為中心的南郡北部,重新設立了襄陽郡;孫權占據以江陵為中心的南郡南部,并稱之為荊州。這個小的荊州就是后來孫權借給劉備的荊州,小荊州不包括劉備在江陵縣對岸建立公安城的公安縣——也就是今天的荊州市公安縣,那時的公安隸屬武陵郡。不過孫權想要回來的荊州,并不只是借給劉備的小荊州,而是除去曹操控制區之外的整個荊州,還包括劉備所占的南部四郡,
2、劉備到底是如何借荊州的?
劉備是赤壁之戰前,在當陽失敗后由魯肅帶領投奔孫權,在周瑜手下,209年周瑜準備攻打益州,在巴丘暴亡后。劉備是接手周瑜的兵馬,又去進攻打益州的。是孫權在后面支持的劉備的的軍事行動和糧草,他還是孫權的家的女婿,攻益州是協議的。在劉備在帶出大軍去去益州時,已經和孫權達成達協議,孫權邦助劉備奪取益州,劉備放棄荊州給孫權,
孫權給予人馬糧草。當劉備拿下荊州時,孫權就要全部收復荊州,劉備懶說“等打下涼州再給,孫權當然不行,等劉備取得漢中以后,劉備在漢中成漢中王時,呂蒙就開始接受公安,江陵。前將軍關羽,還在北邊攻略襄樊,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祝賀襄陽大捷,乘勝圍樊城的征南將軍曹仁,一時威震華夏,曹操采用司馬懿,蔣濟的建議,利用劉備并不想還給荊州,吳蜀有破裂之隙,派人勸說東吳孫權抄襲關羽后方,陸遜利用關羽驕傲自大的弱點,贊賞他的功德,假仰慕他,表示絕不敢與關羽為敵。
呂蒙率軍稍稍派人接收公安,江陵,陸遜則長驅直入,到十一月陸遜的率軍直下劉備全部荊州,奪取零陵,武陵,公安城,江陵城,南郡,宜都。宜都太守樊友的棄城而逃,其它據點長史,和蠻夷酋長都望風而降。陸遜又令李異,謝旌將軍率三干人接收蜀將詹晏陳鳳軍隊,蜀國二人投降,又率軍大破房陵太守鄧輔,南鄉太守郭睦,秭歸大族長文布,鄧凱,聚集夷兵的數干人也投降,占領了秭歸,枝江,夷道。
守住了長江峽口,堵住了關羽退回西蜀的大門,而糜芳,土仁的江陵,公安早被劉備指示給了孫權,只是關羽本應在孫權聯絡情感時,說娶關羽女為兒媳,為關羽罵拒。使自己的蜀軍進退維谷,走投無路,八月被徐晃戰敗十二月后,無糧無草,軍心動搖,大軍一夜之后潰散逃盡,只有關羽率少數從麥城逃竄被吳將潘璋部下司馬馬忠擒獲并斬首,
陸遜直接收到秭歸枝江。劉備去奪益州,并不是自已想法,是吳國將領周瑜幫助劉備,取荊州后,周瑜兼任南郡太守,劉備名義是荊州都督,左將軍,但還是人家吳家女婿。周瑜準備率軍,進攻西川時,卻突然暴病死于巴丘,劉備才接手周瑜軍隊,占據荊州,領荊州牧。有長沙,桂陽,零陵,武陵,半個江夏郡,但是還是在吳王孫權手下混的人。
211年法正奉益州收劉璋之命致荊州,迎接劉備入益州,共拒張魯,法正私下向劉備獻秘計請劉備借機謀取益州。劉備猶豫不決,龐統進言,荊州荒蕪殘敗,人物流失殆盡,東有孫權,北有曹操,難以有大發展,益州人口百萬,良土干里,物產多數,奪取此地就是根基,才能成大業,劉備還是會怕損失現有成就,去奪益州,如令為得益州失信于天下人能行嗎?龐統說,如令天下大亂,凡事不能墨守成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