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山東、浙江、廣東要多6位副省級干部,另有7個省份要多3位副省級干部。除此之外,以下干部也是副省級,但并不是每個省都有,介紹一下副省級干部的有關情況,部分央企(約72家)的負責人也相當于副省級干部,正常而言,一個省的副省級干部至少30余位。
1、一個省有多少位省級干部?
目前,一個省的正省級干部只有3位,副省級干部大概40位左右,有些省份略多一些,個別省份會少一些。首先,介紹一下正省級干部的有關情況,一個省有黨委、人大常委會、政府、政協這四套班子,為什么說只有三位正省級干部呢?原因很簡單,我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中,人大常委會主任一般都是由書記兼任的。至于四個直轄市和廣東,人大常委會主任雖然是單設的,但也只有三位正省級干部,
比較特殊的是新疆和西藏,前者有4位,全國唯一;后者可以配備4位,但目前也只有3位正省級干部。然后,介紹一下副省級干部的有關情況,第一,省級黨委班子一般是13人,除去一把手、二把手和戎裝常委外,還有10位副省級干部,包括1位副書記和9位常委。第二,省級人大常委會一般有6-8位副主任,第三,省級政府中,除了進入黨委班子的一把手、二把手(常務)外,一般還有7位副職。
第四,省級政協一般有8-10位副職,第五,省高院、省檢察院共有2位。因此,正常而言,一個省的副省級干部至少30余位,除此之外,以下干部也是副省級,但并不是每個省都有。一、15個副省級城市的市長、人大主任、政協主席,副省級城市的書記都由省委常委兼任,不再重復計算。因此,遼寧、山東、浙江、廣東要多6位副省級干部,另有7個省份要多3位副省級干部,
二、31所中管高校的書記、校長。31所中管高校分布在15個省、直轄市,北京7所,上海和陜西3所,天津、湖北、江蘇2所,其余省份都是1所,兩位正職也是明確的副省級干部,三、其他副省級干部。這里主要是指中央設在地方的機構,例如長江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委員會、上交所、深交所等單位的一把手都是副省級,另外,部分央企(約72家)的負責人也相當于副省級干部。
2、銅陵有哪些歷史名人?
介紹幾位銅陵名人與讀者分享,他們是:△黃鎮(1909—1989),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人,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31年參加寧都起義,并參加紅軍,1932年入黨。曾任紅5軍團政治部宣傳科科長,委直屬隊政治部宣傳科科長,紅15軍團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和民運部部長,參加過長征??箲饡r期,曾任晉冀豫軍區政委,八路軍129師政治部副主任,太行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野戰軍九縱隊政委,軍委總政治部第1室主任。新中國成立后,他轉入外交戰線,曾任駐匈牙利大使、駐印度尼西亞大使,外交部副部長,駐法國大使,駐美國聯絡處主任,中宣部副部長,文化部部長,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主任等職,作品有《黃鎮文集》《黃鎮書畫選集》《長征畫集》。△吳中瑞(1913—2013),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人,原河北省軍區政治部副主任,
1931年7月參加黨領導的中國社會科學家聯盟,1938年4月赴延安抗大政工隊學習,同年5月入黨。曾任抗大總校第2大隊及第3分校連級干部隊副指導員、指導員,延安軍事學院炮兵大隊副教導員,陜北綏德抗大總校第1大隊營團干部隊指導員,冀東軍區政治部任組織科科長,冀東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華北軍區國防師第603團政委,
參加過熱河、冀東、遼沈、平津等戰役戰斗。新中國成立后,曾任綏遠第36軍政治部組織部長,第23兵團干部部部長,第69軍干部部部長,第69軍107師政委,第66軍74師政治委員,天津警備區副政治委員,河北省軍區政治部副主任,1960年晉升大校軍銜,1981年12月離職休養,△朱農(1917—2012),安徽省銅陵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