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照一下房價,月薪過萬、年薪過10萬元,除去生活開支,每年能剩下多少。在寧波月薪一萬其實看著算不錯了,這表明在我國的一線城市月薪過萬、年薪過10萬確實很普遍了,部分二線城市也有很大一部分人能達到這樣的收入水平,18年寧波白領的平均工資7175元;2018年寧波全行業的平均工資是5465元。
1、工作10年月薪過萬的人僅22.4%,月薪過萬真的很難嗎?
“僅22.4%”,事實上是這兩成也只是相對于一線及南京、杭州、蘇州、寧波等強二線來說,以外,沒幾個能達到這個水準,三四五線更不用說了,月薪不足五千的占比高達七成。此外該統計的出處是值得注意的,說是涉及很多行業,但是這些行業的被統計人群是哪些?只調研發達城市的中高層收入者嗎?何況工齡和月薪有什么直接關系嗎?中低端行業或毛利率較低的行業當中,即使工作二十年,月薪三四千的也比比皆是,而且工資是從當時幾百塊漲起來的。
但是反觀一些熱點行業或新興行業,因為人才緊缺而不斷提高入職薪資標準,同一學校留在同一城市工作的學生,05級產品設計專業的今年剛好畢業十年,工資6000多,而計科系大數據方向去年的剛畢業的,入職就2萬多月薪。這跟工齡有關系嗎?月薪動輒七八千上萬的,基本都是沿海省份當中的經濟強市以及中西部省會的個別行業,要么是高回報率的,要么是壟斷行業的,這些本身高收入者占比高,那么其他行業的統計信息有詳細數據嗎?把中小學教師,尤其幼兒園教師工資拿出來曬曬,看看被認為高收入的教育行業能不能達到十年工齡月薪萬元水平?去年紅某藍幼兒園事件之后,看過一篇各地幼師自爆收入的帖子,中部某二線省會城市5年工齡幼師月薪2300,西部某縣城幼師入職薪資1500,沿海某城8年工齡幼師月薪3800,
當時因為在給孩子選幼兒園,就多關注了一些幼師相關的東西。感覺現在幼師真不好當,過去只是看孩子,現在又要看好孩子還要教知識,還得照顧起居,同時一舉一動要暴露在監控之下,家長各種要求越來越多,早晨六點多上班,晚上五點多下班,午休一小時,這種工作強度卻月薪這么低,我有點不敢相信,于是問我一個在深圳某私立幼兒園當園長的親戚,她說幼師也屬于低收入行業,即使是深圳的園,入職四千多也是正常水平,她當了7年園長,今年也才剛剛上萬,副園長8K。
而我們樓下一公立園的園長,從三十多年前建園就是園長,今年年底退休,月薪八千,坐標新一線城市,舉這樣的實例,是想直觀體現一下基層收入者的工資成長現狀,同類樣收入低并且增速緩慢的還有很多很多。如果所在城市并非經濟發達地區,所屬行業也并非高收入行業,那么就不用在意多少年和百分比的問題了,工作一輩子也不一定能趕得上熱門專業應屆生的入職薪資,這就是事實,
2、寧波月薪1萬什么水平?
在寧波月薪一萬其實看著算不錯了。2018年寧波白領的平均工資7175元;2018年寧波全行業的平均工資是5465元,不管看哪種月薪一萬都屬于中上水平了。可事實如此嗎?咱們消費往低了算,看看10000生活如何,做為一個正常的寧波打工族,你買房了吧,不去算市區三四萬一平的,郊縣吧,一萬五一平總買得起,買小些吧90平要吧,算他房子135w,掐頭去尾首付35w,貸款100w,30年,月均還款4800(沒算錯吧);上班得開車吧,買車錢就不算了,正常人也不會有車貸,算油費吧,一個月最低1000-2000要吧,取個中間1500;你得正常生活花銷、交際吧,月薪一萬的人多多少少有應酬圈,算個整數月均2000不多吧;老婆孩子就全老婆自己支出不算在內了,小病小災用錢也不算了;月薪一萬你估計能存下1700算不錯了。
3、為什么感覺中國人月薪過萬很普遍,年薪10萬還“喊窮”?
從工資收入來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20年上半年,我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為21655元,其中工資性收入約為13232元,也就是說,城鎮居民的平均月薪平均2200元,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平均工資都在10000元以上,杭州、廈門、寧波、東莞等30多個二線城市超過了7000元。這表明在我國的一線城市月薪過萬、年薪過10萬確實很普遍了,部分二線城市也有很大一部分人能達到這樣的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