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杭州灣大灣區的合作中沒有表現出應有的積極性,似乎是杭州灣大灣區成為了一個浙江灣。粵港澳大灣區完成符合以上的基本要求,那杭州灣大灣區是否具備這樣的灣區基本條件呢,預計2035年,杭州灣新區常住人口將突破55萬,屆時住房將成為杭州灣的剛需資源,現在杭州灣房價低、不限購,這說明現在正是在杭州灣買房投資的好機會,升值是穩穩的事情。
1、未來世界級大灣區,杭州灣新區能做到嗎?
題主對“世界級大灣區”這個字是不是有誤解?世界級大灣區,不僅僅是一個海灣沿線有幾個強市這么簡單,世界級灣區都是有一些共同特征的。首先,其核心城市無一例外的都是海濱城市,而杭州灣周圍全都是沿海城市,沿海城市和海濱城市有著很大區別,沿海城市只是靠海,但城市離海較遠,沒有海濱旅游資源。而海濱城市是主城區在海邊,對海洋的開發和利用很充分,除了港口經濟還要有海濱旅游經濟,
但很顯然杭州灣的幾個城市都是郊區靠海,而且還是遠郊。其水域水質渾濁不堪,能便于開發港口經濟的也只有灣區遠端,而非中心,其次,世界級大灣區至少要有兩個世界級金融中心城市,比如我國唯一的世界級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同時擁有港澳廣深四個世界級金融中心城市,其中三個都是海濱城市,不僅海濱旅游業發達,而且金融業都是亞洲頂尖。
杭州灣雖有滬杭甬,但世界級金融中心城市只有上海,另外兩個都不是金融型城市,盡管存款多、繳稅高,其跨境金融實力跟世界級也還相差甚遠,再次,灣區主要城市都是無縫對接,通俗點說就是同城化。粵港澳灣區的軸心區,廣佛一體化、深莞惠一體化都實現了真正的同城化,如果不看界標,你已經感覺不出從一個城市來到另一個城市,公交相通、地鐵相通,甚至是樓座緊鄰,幾個城市已經融為一體,
而杭州灣的幾個城市雖說位于我國最大城市群,但卻沒一個實現同城化的,也就蕭山和柯橋算是勉強通過工業區有了銜接,其他城市間距過大,沒個三五十載很難完成城市化對接。有人說將來隨著發展會對接如何如何,試想現在一個城市幾十平方公里縱深都沒填滿,如何去開辟另一個幾十公里?上海這么小的地盤,主城區占比尚且沒超過總面積三分之一,其他城市對接是那么容易的嗎?上海、杭州、嘉興、紹興、寧波全都朝著杭州灣方向作為拓近方向去開辟新城,可能嗎?最后總結一點,灣區雖然沒有嚴格的定義,但都是有共同點,不吻合這些共同點就難以稱之為世界級灣區,更別說是大灣區,
2、杭州灣新區所在的灣區。是否具備建設“世界級大灣區”的條件?
全球四大灣區是指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和粵港澳大灣區,這些灣區有幾個共同的特征:其一,經濟非常發達和人口面積對較高;其二,灣區兩岸之間可以形成融合,但卻可以保持一定的距離;其三,灣區的縱深一般在60公里之內,灣區的出海口也是不會大于60公里;其四,外向型經濟領先,港口貿易發達,加上灣區出海口的吃水深度不低于15米,可以讓大型郵輪、貨輪順利進行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完成符合以上的基本要求,那杭州灣大灣區是否具備這樣的灣區基本條件呢?縱深問題是一個大問題!廣州的主城區其實不符合灣區的基本條件,但廣州卻是在幾十年來一直堅持南下戰略,南沙成為了廣州的副中心,而且還是自貿區,經濟和港口貿易等發達相當快。并且距離出海口近60公里,這樣帶動著廣州納入了灣區的核心區。
而杭州距離錢塘江口有100多公里,縱深太深難以形成灣區優勢,甚至把湖州也納入了灣區范圍,那就鞭長莫及了。錢塘江吃水深度太低,不足以大型船只進出!南沙港水深不低于15米,最深可達20米,足以讓大型油輪進去珠江口,可錢塘江的吃水深度不足10米,根本就無法滿足大型油輪進出的條件。這就是一個難以橫跨的鴻溝,錢塘江口的寬度太寬,難以形成灣區兩岸融為一體的特色!錢塘江出海口的喇叭口太大,預計最快接近100公里,相互之間難以全面形成融合狀態。
如青島膠州灣太窄,而北部地區的渤海灣太寬,國內最符合條件的應該是粵港澳大灣區。龍頭大哥沒有全力以赴長三角地區是以上海為龍頭的經濟一體化體系,可上海的目光一直是在西邊和北面,包括蘇州正在初步走向和上海同城化的趨勢,南通成為了上海第三機場的建設地,而在與杭州灣大灣區的合作中沒有表現出應有的積極性,似乎是杭州灣大灣區成為了一個浙江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