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講,洛陽在唐代的地位比今天的上海有過之而無不及。首先,唐朝擁有天下,李家的關隴軍事集團主要依靠的是關東(今天的晉冀魯豫一帶)的豪強武力,如瓦崗軍之類,而關東的士人、民眾的政治信仰在洛陽,因為自東漢起,魏晉皆建都洛陽,經歷五胡亂華,由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實現了北方的一統,人心所向在于“天下之中”的洛陽城。
1、唐朝的中心是在西安還是洛陽?
大唐289年,算上武周皇上在洛陽待過64年,算上武則天一共二十一帝,十九個,含武則天葬在長安,一個在菏澤,一個在偃師,沒有一個在洛陽。現如今也沒誰把自家故人葬到別家地盤上吧!周禮規定天子五門,西安明德門遺址五個門道,大明宮丹鳳門五個門道,吹上天的應天門三個門道,明德門東南有天壇遺址,洛陽有天壇地壇社稷壇宗廟嗎?唐宗廟遺址在現西安碑林北邊。
2、盛唐的國都在洛陽還是西安?
首先,唐朝擁有天下,李家的關隴軍事集團主要依靠的是關東(今天的晉冀魯豫一帶)的豪強武力,如瓦崗軍之類,而關東的士人、民眾的政治信仰在洛陽,因為自東漢起,魏晉皆建都洛陽,經歷五胡亂華,由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實現了北方的一統,人心所向在于“天下之中”的洛陽城,從南方講,南渡的士人多是司馬氏西晉朝的達官后裔,他們的政治信仰也在洛陽。
其次,經濟上,西安的農耕條件次于洛陽,而且洛陽是大運河的中心,商貿繁華也非西安偏處關西所能比擬的,唐朝天子常常因為漕運不濟和關中歉收,而將整個政府機構遷到洛陽,名曰“就食東都”,人稱“逐食天子”。再次,文化上洛陽的地位極其崇高,從語言上看,唐詩的用韻依照《切韻》,而《切韻》正是依據洛陽語音為標準制定的,而不是關西的方言。
為了籠絡關東的文人學士,唐王朝在東都洛陽設考場,舉行全國規模的科舉考試,總的來講,洛陽在唐代的地位比今天的上海有過之而無不及。具體的過程是,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修葺洛陽城,號稱洛陽宮,曾三次來洛陽處理政務及外事,在洛陽宮居住二年之久。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九月九日,武則天自立為帝,尊號圣神皇帝,改國號為周,以洛陽為都城,將東都改為神都,歷時15年,
3、《廣達樓下夜侍酺宴應制》,為什么唐詩中不夜城是洛陽?
隋唐洛陽城中軸建筑群為隋、唐兩代洛陽城皇城中軸線上的建筑群。洛陽隋唐都城的中軸線上,有著名的\
盛唐時期的洛陽就是現在的紐約,國際化大都市。洛陽唐朝時作為東都存在,商業也是非常發達,武則天建立大周后把洛陽作為都城,被稱神都,洛陽因牡丹而聞名于世,被譽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陽也是中國建都最早,建都歷史最長的城市,在這座大城市中,交易的貨物有奇珍異品以及各方特產,也有普通日用品,經營者有世俗人,也有出家在外的僧人,更有遠方而來的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