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所說的現(xiàn)在,河南周口地區(qū)的小麥倒伏了,麥子還未達到完熟收獲期,即麥子灌漿完畢趨于成熟階段。農產品本身銷售價格低,要是想提升種植效益,必須進行深加工,深加工后的農產品利潤價值才能增高,把沒成熟的麥子磨成面條狀,河南一村民日賺兩三千元,確實值得農戶改變賣糧思路。
1、冬至將至,河南小麥拔節(jié)孕穗,能成熟嗎?今年氣候怎么了?
看到這個問題真的不知道是該笑,還是該哭。現(xiàn)在真的有這么多人不知道糧食怎么來的嗎?還是故意裝傻充愣?冬至將至,小麥拔節(jié)孕穗,還想著成熟收獲?別做美夢了!這些小麥要絕收的!!小麥拔節(jié)孕穗按照正常生長時間計算,基本上都是在清明節(jié)之后的事情,現(xiàn)在拔節(jié)孕穗只要遇到冷空氣,出現(xiàn)零度以下的天氣,小麥穗就全部凍壞了,根本就不會揚花結種,
現(xiàn)在最好的補救措施就是把這些拔節(jié)孕穗的小麥全部拔掉,或者用機子旋掉,趁著天氣還沒有連著上凍,抓緊試駕種晚小麥,播種的時候麥種多用點。就算小麥過了春節(jié)再發(fā)芽也沒事,雖然現(xiàn)在種子晚小麥產量會有點降低,但總比絕收強太多了,今年看到好幾次新聞說這個事情,一個是安徽南部的,一個是河南南部的。因為這兩個地方今年遇到的雨水不是很大,今年種植小麥的時間比較早,
2、河南周口沒有成熟的麥子一夜之間倒伏了?今年的收成會怎么樣?
小麥倒伏除了在成熟即將收獲時倒伏對產量沒有什么影響外,其他生長期任何階段倒伏都會收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題目所說的現(xiàn)在,河南周口地區(qū)的小麥倒伏了,麥子還未達到完熟收獲期,即麥子灌漿完畢趨于成熟階段,此期倒伏,雖然灌漿完成,但還未達到完熟,倒伏后互相遮壓,通透性差,加上高溫潮濕,燜捂,葉片會發(fā)生霉變腐爛,病害相離發(fā)生。
嚴重影響到后期麥子的灌漿完熟活動,減產是肯定的,視小麥倒伏程度和小麥成熟度決定減產幅度。倒伏越嚴重、距完熟時間越長,影響產量越大,如果已硬仁發(fā)黃了,影響程度稍輕。只是收獲時,增加收獲難度、速度問題了,肯定收獲費用會增加。但不用擔心收獲質量,現(xiàn)在的收獲機器性能都得到改進提高,對倒伏的小麥完全可以做到顆粒歸倉。
俗話說“麥倒一把草”,意思就是麥子在生長過程中,最怕倒伏,任何時候倒伏都不好,尤其是小麥養(yǎng)花期至管漿未完成時期,可導致小麥減產嚴重,品質下降。即使成熟了倒伏,收獲費用肯定要增加,無疑加大了生產投資成本,對于收獲來講,我玩收割機數(shù)十年的體會,“寧收十畝正常麥子,不愿意收獲一畝倒伏的麥子”,那工作效率相差太多了。
3、把沒成熟的麥子磨成面條狀,河南一村民日賺兩三千元,是否值得其他農戶改變賣糧思路?
農產品本身銷售價格低,要是想提升種植效益,必須進行深加工,深加工后的農產品利潤價值才能增高,把沒成熟的麥子磨成面條狀,河南一村民日賺兩三千元,確實值得農戶改變賣糧思路,這種吃法有一個按照其制作方法來命名的名字“碾轉”最新推出的美食類記錄品“風味人間”曾對這種食物的起源和制作方法做了詳細的介紹。以前的人們在小麥即將成熟的一段時間里,農民百姓常常遇到青黃不接的時候,就會把剛青麥收割回來,用火烤熟來充饑,后來演變成將青麥仁用碾子碾成象面條一樣的食品,可以做成涼菜,也可以炒著吃,吃起來清香味美,口感非常好,
現(xiàn)在的這種碾轉食品已經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深受人們喜愛。所以,從以上的案例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農產品只有進行深加工才能取得不錯的收益,普通小麥價格1元多一斤,但是在一些網絡平臺上加工好的“碾轉”銷售價格在10-20元一斤,2、針對碾轉的特點可以在小麥成熟之前開始進行大規(guī)模的網絡預售或是訂單銷售,打造現(xiàn)磨現(xiàn)賣的銷售特色,保證銷售渠道的暢通,吸引消費者的購買。
3、可以在收獲的階段加工出大量的碾轉進行曬干保存,把特定時間的“嘗鮮”特產改變成全年可銷售的產品,也可以打造成各種真空禮品包裝走禮品銷售渠道,碾轉的歷史悠久,并且是傳承了幾千年的特色食品,更能勾起人們小時候的回憶,現(xiàn)在農村的石磨已經不常見,很少有人再費心力去制作這種美食了,所以,只要能認真挖掘人們的消費需求,做好市場的宣傳和營銷,碾轉應該能提升農民的收入取得不錯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