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傳闊,安徽淮南人,解放軍中將。△張書領,安徽淮南人,解放軍少將,△幸勝標,安徽淮南人,解放軍少將,△柏耀平,安徽淮南人,海軍少將軍銜,當時朝臣中,僅有鐘會等少數人支持伐蜀,滿寵在淮南9年,王凌在淮南12年,毋丘儉在淮南5年,諸葛誕在淮南13年。
1、淮南有什么歷史名人嗎?
將軍是軍隊中閃亮的名星,也是當地的名人和驕傲,今天介紹幾位1988年以后授銜的安徽淮南籍解放軍將領,與友友們分享,他們是:△陳傳闊,安徽淮南人,解放軍中將。1945年10月生,196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5年7月參加工作,1970年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歷任武警副參謀長、武警參謀長、武警副司令員。
2001年7月晉升武警中將警銜,△柏耀平,安徽淮南人,海軍少將軍銜。1962年11月出生,1980年7月入伍,1983年4月入黨,歷任飛行員、艦長、大隊參謀長、支隊長、艦艇學院副院長等職,2017年1月晉升海軍少將。2019年5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海軍副司令員,△張書領,安徽淮南人,解放軍少將。
1952年出生,歷任第21集團軍61師參謀長、西安陸軍學院院長、青海省軍區司令員、省委常委,2003年7月晉升少將軍銜。△幸勝標,安徽淮南人,解放軍少將,1948年4月出生,1964年12月入伍,歷任團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67軍師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集團軍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山東省軍區副政治委員。
2、司馬氏篡權后,為何僅淮南地區多次出現親曹勢力反叛司馬氏?
關于淮南三叛,許多朋友認為:這是擁曹勢力對司馬家篡魏的反抗,其實不然。淮南地區的幾位反叛者,他們并不算是親曹反馬的人物,淮南三叛,只是失控的地方實力派與意欲控制外軍的司馬家之間的一次權力游戲。失控的淮南淮南,是三國時期戰事最激烈的地方,我們都知道,諸葛亮、姜維數次北伐,司馬懿、鄧艾等人在雍涼一代大戰。
其實,三國時期戰事最頻繁激烈的地方,在淮南,早年,曹操就曾經四越巢湖,企圖在淮南打開局面。曹丕時期,曹丕三次伐吳,淮南也是重要戰場,228年5月開始,到243年正月,短短14年間,孫權發起了數次對淮南的進攻。尤其是228年-234年,6年間,孫權幾乎每年都來“打卡”,孫權死后,諸葛恪又是大舉進攻淮南。
可以說,無論是規模、頻次,淮南戰場都遠大于大家所熟知的雍涼戰場,由于淮南戰事頻繁,曹魏在淮南的軍力一直很強。可是,這股力量,卻漸漸有些失控,一開始,淮南軍政的負責人,還都是曹仁、夏侯惇、曹休這樣的宗室人物。可是,曹休之后,曹魏宗室后繼無人,軍政事務漸漸落入“異姓將領”之手,滿寵在淮南9年,王凌在淮南12年,毋丘儉在淮南5年,諸葛誕在淮南13年。
這些將領長期在淮南,影響頗大,這些人,雖然與曹爽、司馬懿都有緊密的關系,但是,他們既不屬于曹爽、夏侯玄集團,也不屬于司馬懿集團。魏明帝死后,曹爽、司馬懿即先后開始加強對淮南的控制,魏明帝一死,曹爽即調滿寵回到洛陽。同時,曹爽又安插了文欽前往淮南,企圖制衡王凌、諸葛誕等人。因此,淮南地區的實力派,他們在曹家、司馬家之間并沒有明顯立場,
無論是曹爽還是司馬懿,要想掌握全局,都是要“收拾”這個地區的。司馬家的企圖:控制外軍高平陵之亂中,司馬家控制了中軍,可是,只有同時控制中外軍,司馬家才可能徹底控制曹魏。從司馬懿派司馬昭坐鎮長安開始,司馬家開始了“宗族典軍”的努力,直到司馬炎篡位前,曹魏各大都督全部由司馬家宗族把控(這些人正是后來八王之亂的主角),
既然司馬家想要徹底控制各處外軍,淮南地區的實力派人物,自然也就成了司馬家的眼中釘。步步逼反、分化瓦解可是,要收回淮南,卻不能操之過急,淮南實力派們經營多年,不是你隨便任命一個新長官就能控制住的,而淮南地區本身軍力就很強大,加之鄰近東吳,操之過急,后果嚴重,所幸,淮南的各位實力派人物之間,關系很復雜。滿寵與王凌不合;王凌與文欽不合;文欽與諸葛誕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