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江這個詞最早指的是長江,這是他的專屬稱呼,鴨綠江斷橋原是鴨綠江上的第一座橋,其實北方還有別的地方,比如嫩江,黑龍江等等,也叫江,這是后話,它高高地矗立在清川江,洪水沖向它,然后溫順地從它腳下流過,楚人在治理長江時,誤將“江”改為長江最早的特定名稱,即前面提到的江水。
鴨綠江斷橋原是鴨綠江上的第一座橋。它建于1909年,長944.2米,寬11米。它有十二個孔,第四個孔是“開合梁”,可以旋轉(zhuǎn)開合,方便船只航行。抗美援朝時被美軍炸毀。中國一側(cè)留有四個洞,是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歷史見證。現(xiàn)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游客可以登橋參觀。它是鴨綠江國家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大橋景區(qū)的主要景點。《鴨綠江斷橋》是集恥辱、奮斗、成就于一體的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1905年,日本侵略者為了掠奪中國,在鴨綠江上修建了這座橋。抗美援朝期間,美軍于1950年11月8日炸毀了這座橋,只留下中國一側(cè)的“斷橋”。
楊連弟腰間纏著鐵絲,手里拿著鉗子,綁架了隊伍最前頭的鐵軌。第一節(jié)綁好后,他沿著扁平的延長軌爬到盡頭,騎在上面晃來晃去,然后豎起第二節(jié)交叉的軌架。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條又一條鐵軌延伸到河中央。浮橋正接近3號碼頭。就在這時,一根鐵軌被提起來,撞到了楊連弟乘坐的鐵軌上。楊連弟非常震驚,他把雙手舉到空中,他的身體向前沖,他立即掉進了急流中。河水翻滾著浪花,立刻吞沒了他。楊連弟不由自主地跟著水打滾,但他并不驚慌。這不是第一次了。楊連弟閉上嘴唇,屏住呼吸,控制身體,雙手用力劃水,順著水流漂流到一個淺灘,把水甩到臉上,上岸了。離橋有100多米遠。一天一夜過去了,浮橋終于建好了,三號碼頭終于修好了。它高高地矗立在清川江,洪水沖向它,然后溫順地從它腳下流過。
3、為何江南地區(qū)的“江”不叫河?因為江南不是中國的起源。我國起源于黃河流域,商朝在周朝滅亡的時候,南方的楚國參加了這次行動,得到了一個小包。之后長江以南由楚國慢慢發(fā)展起來,這時候的河不叫河,也不是河,而是水。比如黃河叫河水,山東有吉水,淮河是淮水,等等……南方的長江在這個時候叫做姜水。很明顯,江這個詞最早指的是長江,這是他的專屬稱呼,它的歷史遠早于被稱為一種河名的歷史。查越南和西南地區(qū)遺留下來的方言發(fā)音,江這個詞很可能來源于古代南方苗族部落給河流起的名字,也不一定來自中原,楚人在治理長江時,誤將“江”改為長江最早的特定名稱,即前面提到的江水。之后中原向南擴張,秦、趙佗征服南越,漢武又取趙的南越,江南乃至華南都在此時納入版圖,土著苗人和越人都把南方的河流叫做江,所以南方的河流基本上都是以江命名的。事實上,不僅在中國南方,在今天的緬甸也有稱江的現(xiàn)象,這證明了古代緬甸確實與苗、越人是一家人,其實北方還有別的地方,比如嫩江,黑龍江等等,也叫江,這是后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