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對養豬用最新通知生豬養殖用地作為設施農用地,按農用地管理,不需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雖然說現在對于養豬用地不在審批,也不需要什么手續,養豬使用一般用地是不需要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的,但是,為便于加強用地監管,確保農地農用,還需要由養殖戶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將用地協議與設施建設方案等材料向鄉鎮政府備案,鄉鎮政府定期匯總情況后交至縣級自然資源部門和農業農村部門即可。
1、一般用地養豬,到底需不需要審批?
按現有政策,對新建養豬場所需的建設用地,作為設施農用地,按農用地管理,不需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但是,需要符合規劃、不屬于禁養區、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前提下,允許使用一般耕地,不需落實占補平衡,根據《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保障生豬養殖用地有關問題的通知》(自然資電發〔2019〕39號)、《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關于設施農業用地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自然資規〔2019〕4號)文件精神,要求生豬養殖用地作為設施農用地,按農用地管理,不需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
在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生豬養殖用地空間,允許生豬養殖用地使用一般耕地,作為養殖用途不需耕地占補平衡,取得養殖用地由養殖戶與鄉鎮政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通過協商并簽訂用地協議即可獲得用地,既可以開工建設。所以,養豬使用一般用地是不需要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的,但是,為便于加強用地監管,確保農地農用,還需要由養殖戶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將用地協議與設施建設方案等材料向鄉鎮政府備案,鄉鎮政府定期匯總情況后交至縣級自然資源部門和農業農村部門即可,
2、養豬怎么建豬場?土地如何分配利用?
農村建養豬場,怎么建?建豬場用地怎么用?首先說說養豬場怎么建的問題。建養豬場前,一定要考察好地形,選擇避風向陽、水源條件好,交通方便,遠離居民區的地方為場址,其目的是:一是冬暖夏涼,升溫降溫方便;二是沖洗豬圈用水方便;三是有一條通向豬場的道路,便于運輸建豬場房屋材料,以及豬場建成后,便于運輸養豬飼料和牲豬調進調出方便;四是場址選擇遠離居民區,有利于隔離外面進來的病毒,也有利于避免養豬場的污水和糞便污染村莊,影響居民生活和健康,
建豬場的規模和規劃,視計劃年養豬多少頭而定。以年養100頭牲豬為例,豬場設計總長度為60米,寬度為10米,內部結構為設計前后兩排,中間為2米寬過道,每排設計為12間豬圈,每間豬圈為20平方米,兩排共計為24間豬圈,占用面積為480平方米,而豬場實際占用土地面積為600平方米,管理人員辦公、生活、儲物間用房,要與豬場間隔3~5米,設計為宿舍4間,廚房及餐廳2間,儲物間為2間,辦公室一間,雜屋一間,生活區共計10間。
豬場設計草圖,另附圖以供參考,豬場及生活區房屋,都設計為平房,大瓦蓋頂,房屋結構為磚混結構。豬場總投資:生活區,豬場建房,水路電路安裝,以及附建設施:三級化糞池等,共計約為20萬元,下面說說建豬場占用土地面積,怎么用的問題。一是最好盡量占用自己的承包地,不僅可以減少因為協調所帶來的工作量,而且還可以節約一筆不小的耕地占用費用;二是盡管占用自己的承包地,但是也要履行耕地占用申請手續,
3、我村里沒有建設用地,想建個豬場養豬怎么辦?
導讀:現在就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吧,對于養豬用地與最新是通知。自然資源部剛剛不久發布的,為了解決現在生豬存欄數量地下的問題,在建設養豬場用地方面,只有不是永久性的基本農田,不用任何的審批都可以直接建設的,所以也用不到到你說的農村沒有建設用地的條件了,你從現在開始就可以放心的建設生豬養殖場了。(村莊500內不能有養殖場的建設)養豬場是建設的基本要求在我們養殖行業中,有一些明確的規定是不能超越的,
雖然說現在對于養豬用地不在審批,也不需要什么手續。但養殖業依然是屬于高污染的行業,在養殖場的選擇地址上有著明確的要求是必須建設在禁養區域以外的地方,在這個要求以外還有一個環評,在不達標的情況下也是不能開展養殖工作的,禁養區大概分為5個部分,人口居住集聚區、自然保護區和風景旅游區、重點文物保護區、居民人口飲水水源保護區和相關部門規定以外的禁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