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想請一尊佛像,想請教大家去哪里請比較好。一般中國人請的佛像,以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像比較多,在這塊石門的后面,是一尊佛像,然而這尊佛像可不是一般的木質或者是其他材料所制成的,這是一具真人肉身佛像,即使肉身佛像在我國并不罕見,在九華山和廣東韶山等地都有許多的肉身佛像。
1、家里想請一尊佛像,想請教大家去哪里請比較好?佛像店里的可以嗎?
家里想請一尊佛像,想請教大家去哪里請比較好?佛像店里可以嗎?謝邀書香居的觀點:一,不要迷信,要正信而愛國二,可以在居住就近的佛具店里或寺院恭請佛像,距離近,方便。佛教起源,佛教起源于約三千年前的古印度,創(chuàng)始人是釋迦牟尼佛。他本來是迦毗羅衛(wèi)國的太子,因為在城中出巡四門時,發(fā)現人類有生老病死這些苦惱,于是為了脫離生死之苦,發(fā)心出家求道,在山中苦修十二年,后來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開悟成佛,
成佛后在世講經四十九年,說法三百余會,廣度眾生。白馬馱經在我國漢朝時候,佛教傳入中國,至今已歷經二千余年,我們所熟知的“白馬馱經的故事,”,就是漢朝時傳入中國。與中國儒家、道家文化取長補短,有機的融入到中華文化中來,現在在印度,佛教已經漸衰,而在中國卻發(fā)揚光大起來,深入中國社會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當中,中國自古就有“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之說,也說明佛教在中國社會的普及。
漢傳佛教宗派很多,但有一個共識,就是都信奉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釋迦牟尼佛在佛經中講到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的佛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有左右兩位脅士,一位是觀世音菩薩,一位是大勢至菩薩,二位菩薩協(xié)助阿彌陀佛教化眾生。一般中國人請的佛像,以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像比較多,當然,還是根據個人的喜好來做決定。
看到這尊佛像很喜歡,那就說明你和這尊佛很有緣,請回家恭敬供養(yǎng)就好了。佛教是文化教育,而不要迷信,要正確對待佛教不是迷信,是文化教育,不是讓人消極,也不是讓人厭世。是讓人更理智、更積極的生活、工作!比如看到阿彌陀佛像,就想到阿彌陀佛在因地時是凡人,他能修行成佛,我依照他的方修行,我也能成佛,看到觀世音菩薩圣像,就想到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普度眾生,我也要學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在日常生活工作當中,要盡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看到燒香,就想到是戒定真香,要遵紀守法,在工作當中就要遵守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在社會上要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在家里要上敬下和。看到供的水,要想到自己的心要像水一樣清凈平等,減少貪欲,內心清凈,看到花、果,就想到有因就有果。提醒自己不要作惡,看到彌勒佛形象,就想到要笑面對人、大肚容人。要摒棄社會上不良行為、迷信現象,
做愛國守法的好公民社會有一些人對佛教不了解、不懂得,去盲目的磕頭、求發(fā)財,認為供一些水果、錢財就能夠發(fā)財、得到佛菩薩的保佑了,那都是迷信的想法和行為。所以說佛教是教育,不是迷信,是讓人更有智慧,更加愛國,更加積極主動的工作,更加熱愛生活,所以學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要堅決反對迷信,要正信愛國,剔除糟粕,吸收精華,做一個頭腦理智、遵紀守法的中國好公民。
2、河南魯山堯山、大佛景區(qū)降價,你會去嗎?
感謝邀請,我的老家就在魯山,去過堯山風景區(qū)和大峽谷漂流,即便不降價有時間也肯定會去的,降價是在2018年提出的,比如將堯山景區(qū)價格由80元降至65元,其它3A級以上的景區(qū)也是不同程度的降價,這也是為了響應國家發(fā)改委的號召,滿足人們的旅游消費需求而提出的惠民政策。堯山風景區(qū)是5A級景區(qū),最高峰玉皇頂海拔兩千多米,每年在11月份就開始下雪,從山門進去可以乘坐公交到半山腰,然后再坐纜車直接到玉皇頂,
堯山原來稱為石人山,所以也是怪石嶙峋、云霧繚繞,風景秀麗,空氣宜人,堯山也是夏季的避暑勝地,溫度在25度左右。另外像畫眉谷、中原大佛、堯山峽谷漂流、上湯溫泉等等都在堯山景區(qū)的周邊,在這里游玩一周也是沒有問題的,像魯山西讓河鄉(xiāng)還有亞洲最大的航空展覽館,非常壯觀,但此次降價我認為與魯山現在的旅游現狀有關,魯山縣擁有非常豐富的旅游資源,每年收入也超過了40億元,但特點是外來游客較少,像堯山風景區(qū)與省內的云臺山、龍門石窟等5A級景區(qū)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這也是因為堯山在知名度上不高、交通方式(鄭堯高速)單一、各景區(qū)之間不協(xié)調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