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同招,民辦取消一切筆試、面試選拔手段,應該是全國小升初或幼升小入學政策的發展大趨勢,就鄭州來說,對于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初中,全部實行電腦派位入學,而且政策上有提到家長理性選擇民辦初中,因為搖號未上之后有可能面臨統一調配入學,盡管這個幾率很小,但是不難看出政策對于公辦教育資源的傾斜力度越來越大。
3、小升初實行“公民同招、全民搖號”政策,你認為有什么利與弊嗎?
這里找到了七個益處,沒有發現弊處,初中學校轄區內所有的小學生,全部免試就近全覆蓋升入這個學校,很多省份和地區都實行了“公民同招,全民搖號”,隨機派位的入學政策。我認為,這樣做的益處基本上有以下七點,民辦學校沒有了招生的自主權和優先權,公民同步招生,那么,公民學校機會均等。轄區內所有的學生享受優質教育的機會均等了,相當于這些學生在一個“起跑線”上了,
削弱了校際之間為爭搶優質生源而發生的不正常的競爭,有效地規范了招生市場上的秩序。所有學校不得以獲獎證書、獲獎證明、培訓成績、競賽考試、面試、評測的名義選拔生源,優化整合了教育資源。過去,一些農村學校的學生大部分或者是全部都寧愿多花錢、多跑路,也要千方百計地設法到縣城學校初中上學,這些學校的教育教學資源被閑置,還增加農民家庭的教育開支,
4、為什么今年小升初實行了“公民同招”,還是有很多家長送簡歷給民辦學校?
答:家長之所以要向民辦學校投送簡歷有三個原因①家長已經選定這所心儀已久的學校,所以要投簡歷②如果孩子沒有被搖到號,沒有被錄取,家長希望后續能夠找機會借讀③民辦學校如果未能招滿,家長希望能夠補缺。從去年開始國務院要求小升初公民同招,免試入學上初中,所以民辦學校不能再像以前一樣以考試成績擇優錄取拔尖的學生,而是采取電腦搖號錄取,這就意味著民辦學校的生源結構與公立學校相差無幾,所以家長現在沒必要非要讓孩子去上民辦初中,而是應該多想想,初中三年怎樣才能抓好孩子的學習,讓孩子考一個好高中!最起碼不要中考落榜!第一點:孩子上了初一之后,家長首先要給孩子制定一個中考目標為什么每年中考以后都有很多初中生沒有考上高中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上了初中以后,從來沒有想過初中畢業以后自己要去哪一個高中上學,認為中考是初三才要面對的事情,所以他們初一初二還像小學那樣貪圖玩耍,結果學習成績越來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