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的Z值這種醫學專業名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骨密度的Z值其實是與同齡人正常骨密度的標準差。中國北方漢族健康人的骨密度值,確定峰值骨密度年齡、大小及各年齡段的正常值,應用DXA測定腰椎L2--L4及髖部骨密度,髖部骨密度峰值年齡在25--29歲。
1、骨密度多少屬于正常?
骨密度的Z值是一種用來判斷骨質疏松的指示數值。正常人的骨密度的Z值肯定是大于-2的,如果我們的骨密度的Z值小于-2的話,說明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骨質疏松。日常生活中一些食療補方對骨質疏松這種疾病的治療也是很有療效的,骨密度的Z值這種醫學專業名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骨密度的Z值其實是與同齡人正常骨密度的標準差。
正常人的骨密度的Z值肯定是大于-2的,如果我們的骨密度的Z值小于-2的話,說明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骨質疏松。骨質疏松的危害相信不用多說大家都明白,骨質疏松患者容易會出現疼痛,身材變矮,骨折等癥狀。如果不幸發生骨折,可能要終生臥病在床,骨密度的Z值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們身體的骨質疏松情況。如果還需要更準確的判斷骨質疏松的情況還需要結合骨密度的T值進行分析,
如果通過骨密度的Z值和T值進行比對后發現真的出現了骨質疏松,一定要進行及時的治療。骨質疏松癥主要通過補充鈣劑來進行治療,除了鈣劑之外,患者還可以通過激素藥物進行調節身體。如果病情比較嚴重,可以采用手術治療,微創手術對骨質疏松癥的治療很有效果。此外生活中的一些食療方也能改善骨質疏松癥的癥狀,對于骨質疏松患者來說,一定要注意食補。
淮杞羊蹄湯,木瓜湯,蘿卜海帶排骨湯等食療方對患者的治療都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這些食療方能夠健脾除濕,補虛和胃,能夠幫助機體更好地吸收鈣質等營養元素。經常食用這些食物,能夠有效地改變骨密度的Z值和T值,從而盡量減少骨質的流失,中老年人是最容易出現骨質流失的人群。鑒于骨質疏松的嚴重危害性,因此中老年人群應該去醫院進行一個準確的骨密度的Z值和T值檢查,
2、骨密度多少為正常?
中國北方漢族健康人的骨密度值,確定峰值骨密度年齡、大小及各年齡段的正常值。應用DXA測定腰椎L2--L4及髖部骨密度,結果表明男性峰值骨密度年齡各部位均在20--24歲,L2--L4密度值為1228(g/cm2);女性峰值年齡腰椎在30--34歲,值為1197(g/cm2)。髖部骨密度峰值年齡在25--29歲,
在國際骨質疏松基金會(IFO)2004年世界骨質疏松大會上,英國謝菲爾德大學WHO代謝性骨病研究中心Johnell等對12個臨床研究進行薈萃分析后認為,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骨密度(BMD)均是十分重要的骨折危險因素。該研究納入12個人群研究中的3萬9千人,共觀察了約17萬人年,采用Poisson模型分別對每個研究人群中BMD對骨折發生危險的影響進行分析,采用加權系數對每個研究結果進行合并分析。
結果顯示,對于男性和女性,BMD均是很好的骨折(尤其是髖部骨折)預測指標,在65歲年齡組中,BMD值每降低1個標準差(SD),男性髖部骨折的危險增加2.94倍(2.02--4.27),女性增加2.88倍(2.31--3.59)。但是,這種作用呈年齡依賴性,50歲的危險梯度顯著高于80歲,各種類型的骨折和骨質疏松性骨折的危險梯度均低于髖部骨折,BMD預測價值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
在65歲年齡組中,BMD每降低1個SD,男性骨質疏松性骨折的危險增加1.41倍(1.33--1.51)女性增加1.38倍(1.28--1.41),對于髖部骨折,骨折與測量BMD間隔時間延長,BMD的預測價值減小,但沒有顯著性。BMD值越低,預測骨質疏松性骨折(和各種類型骨折)的作用越大,T值降低4個SD時的危險比是2.10(1.63--2.71)T值降低1個SD時危險比是1.73(1.5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