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就是,在過渡期內,社保繳費的社平工資和退休時計算養老金的社平工資,不是同一個數。計算養老金所采用的社平工資,在過渡期內,每年各地會單獨制定一個參數,很多朋友不免擔心,計算退休職工養老金時所采用的社評工資,是不是也和原來那樣,和繳費的社平工資采用相同數據,同步進行調整呢。
1、社保繳費對應的社平工資有了重大變化,養老金怎樣計算?社平工資采用哪個數據?
2019年5月1日起,國家社保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減稅降費的改革。按照新政策,社保繳費對應的社平工資參數有了重大變化,不再采用在崗職工平均工資,而是采用包括私營單位職工在內的全口徑社會平均工資,很多朋友不免擔心,計算退休職工養老金時所采用的社評工資,是不是也和原來那樣,和繳費的社平工資采用相同數據,同步進行調整呢?放心吧,不會的。
由于絕大多數地區,全口徑的社會平均工資低于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所以如果還和原來一樣,這兩個社平工資的數據是相同的,都采用全口徑社會平均工資的話,那么在過渡期,就會對退休職工的養老金待遇形成不公平的結果,傷害這些朋友的退休利益。所以結論就是,在過渡期內,社保繳費的社平工資和退休時計算養老金的社平工資,不是同一個數,
社保繳費的社平工資采用全口徑職工平均工資。而計算養老金所采用的社平工資,在過渡期內,每年各地會單獨制定一個參數,,力求合理銜接,平穩過渡。以確保過渡期內退休職工的待遇沒有明顯降低,以北京為例,今年公布的2018年的全口徑社會平均工資為7855,以此作為2019年7月日2020年6月,養老保險繳費采用的社會平均工資基數。
但2019年的退休職工計算養老金待遇時,不會采用7855作為社會平均工資,而是單獨制定了一個計算基數,9262元,所以2019年退休,以及今后在過渡期內退休的朋友不必為養老金待遇下降擔心。今年退休職工的計算基數,目前部分地區都和北京一樣,已有了明確的說法,但都沒有在官網上公布,而是在靜悄悄的執行,展望未來,總有一天過渡期會結束,青青認為,屆時兩個數還會趨于相同。
2、工齡30年在廣東退休工資如何計算?
工齡30年,如果是今年退休的話,就是1991年工作,根據《廣東省社會保險養老條例》規定,1998年7月1日前工作或參保職工養老保險的,其退休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組成。在計算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廣東省養老金計發公式,1、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公式中的本人平均繳費指數是視同繳費指數和實際繳費指數的平均值。
視同繳費指數用1993年本人單位所在市縣職工平均工資除以1993年廣東省職工平均工資(444元)計算,實際繳費指數用歷年本人月繳費基數除以廣東省歷年繳費工資計算。公式中的繳費年限是視同繳費年限與實際繳費年限的合計數,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個人賬戶儲存額就是個人每月繳費劃入個人賬戶的錢,加上每年的記賬利息。
計發月數是國家統一規定,退休年齡不同,計發月數不同,50歲退休,計發月數是195個月、55歲退休是170個月、60歲退休是139個月。3、過渡性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1998年6月30日前的繳費年限×1.2%公式中的本人平均繳費指數同基礎養老金的計算是一樣的,1998年6月30日前的繳費年限是指1998年6月30日前的視同繳費年限與實際繳費年限之和。
如果符合特殊工種退休的,另按1998年6月30日前在特殊工種工作年限,每滿一年增發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0.2%,接下來,我們依據上述養老金計發公式和廣東省歷年繳費工資,分別按照60%、80%、100%、120%、150%、200%、250%、300%等八個繳費水平進行測算,看看你30年工齡今年在廣東省退休,每月大概可以拿多少養老金?經測算,30年工齡,在廣東省今年退休,大概每月可以拿到至少3000元左右養老金,正常大概可以拿到4000元-5000多元左右,最高還有可能拿到9000左右養老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