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那時候已經有了幾個火車站,比如說“武昌南站”(武昌站)、漢口火車站;還有一個“武漢火車站”。跟武漢發展水平差不多的一些城市市民,為了跟武漢比建成區面積大小而杜撰出來的,武漢的湖泊數量非常多,約有166個,武漢是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素有“百湖之市”美稱。
1、為什么感覺武漢很大?
說起來也許是一個笑話;十幾年前,一次出差到外地開會,在預定回程票的時候詢問有沒有到“武漢”火車站的票;一連幾天前臺服務員的回答竟然是“沒有”;無奈之下,只好定了飛機票飛回武漢。回來后,詳細詢問經常出差的小伙伴們,才知道其中的奧秘——如果預定火車票,必須準確說出具體的火車站站名,而不能僅僅說“去武漢”,
此話怎講?武漢那時候已經有了幾個火車站,比如說“武昌南站”(武昌站)、漢口火車站;還有一個“武漢火車站”。這三個火車站分別承擔不同方向的鐵路客運任務;如果只說是“武漢”的火車票,前臺服務員當然會說“沒有”,武漢很大,確實如此。如此之大的原因,就是“變化太快”;原來只知道一個“漢口大智門”火車站;武昌南湖機場;一般情況下,如果出行或者“接站”不會不知所措迷失方向,
現在不一樣了;前面說了,就是火車站(客運站)就有漢口、武昌、武漢三個之多;據說很快就要修建“漢陽火車站”;另外,哪里乘坐高鐵,哪里乘坐動車,也常常讓人稀里糊涂。武漢的發展速度的確驚人——如果三五個月沒有去過的地方,再度造訪的話,多半就認不出來原先到過的地方;看來“基建狂魔”的例子處處都是!武漢有兩條大江大河穿城而過;有河必有橋;不過,除非是專門的城市管理人員,武漢市民恐怕很難說清楚現在究竟有多少“長江大橋”“漢水橋”已經竣工;還有多少在路上!如果開車在武漢市內轉一圈,搞清楚哪里是“二環”“三環”“四環”更加麻煩;網上還有說“五環”的,你說武漢怎么就那么大呢?!還有地鐵;即使是現在少數全部開通的情況下,換乘不同線路的地鐵足以讓所有人暈頭轉向;我就遇到過一對老夫妻老武漢迷失在地鐵站!城市大了,更加考驗城市管理服務人員;如何方便市民出行,外來游客的措施也必須及時升級更新;街頭的電子地圖,地鐵站的語言播報還是太少,
2、武漢因為湖多修路成本那么高,為什么許多人不愿意承認湖屬于建?
湖北是千湖之省,武漢的湖也多。武漢的湖也應該算建成區面積,這些年,武漢對市區的湖泊可以說是大投入,花在湖泊上的資金也不少。湖泊的投入,把一個個湖泊建成公園,提高了城市品味,給市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同時也為旅游業提供了新的增長點,現在的城市建設不是以前的填湖蓋房,有一些地區沒有湖都要造一個人造湖出來。
湖泊對于一個城市就跟人的靈魂,有了湖泊才有了活力。當然過多的湖泊也給修路蓋房增添了一些麻煩,一些基礎設施投入會增加不少,但這些投入是值得的。一個優美的湖泊附近的房產比其他地方房產價值高了不少,這就是開發商打出的江景房、湖景房,至于說湖泊不能算建成區面積都是一些外地人,比喻成都等等。跟武漢發展水平差不多的一些城市市民,為了跟武漢比建成區面積大小而杜撰出來的,
3、武漢到底有多少湖?有哪些?
武漢是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素有“百湖之市”美稱。武漢的湖泊數量非常多,約有166個,而這其中最鼎鼎大名的絕對就是東湖了!東湖的水域面積達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這里有湖,有山,有花,有濕地,有綠道、有飛鳥另外中國最大的城中湖湯遜湖也在武漢,湖上分布眾多漁民養殖基地,風景優美,空氣清新。湖水肥物茂,生長著各種魚類和水生植物,
近百種的魚類(包括魚、蝦、甲魚、螃蟹、黃鱔),一年四季都供人捕撈。嚴西湖:宛如武漢市內最后一處“世外桃源”,湖光山色宜人,水島星羅棋布,南湖:是武漢僅次于湯遜湖和東湖的第三大城中湖,北邊的東湖、沙湖,南邊的湯遜湖、黃家湖都與它湖湖相連,構成一幅草樹煙綿,魚鳥匯集,水澤天光,旖旎無限的圖景,沙湖:武漢市中心城區第二大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