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都的城市定位來看,成都房價真不算貴,但以主城區的價格和近幾年的漲幅以及收入水平來看,成都目前房價還算蠻貴的了。原因一,成都目前的房價比蘇州低,相對比較合理,升值空間比蘇州大,東莞高于蘇州是必然趨勢,房價也會超過蘇州,筆者的分析投資房產潛力排名應該是武漢、成都、東莞和蘇州。
1、有人說成都房價遠低于杭州、南京、蘇州、武漢,成都房價真的存在價值洼地嗎?
看到評論區廣大網友的回答,作為一個居住在成都的四川人真是喜憂參半,喜的是很好網友認為成都的房價已經超過當地居民的收入了,認為成都不是所謂的房產價值洼地「至少對想定居在成都還未買房的潛在購房者利好」,憂憤的是廣大網友對成都的不了解,首先關于成都地震頻發「從文字記載開始成都2000多年的建城史,且從未更換城址」,那只是成都的周邊可能受到地震較大影響「另外需要對外地網友說的是:成都也分為廣義成都和狹義成都,廣義成都是指所以行政管轄區,不可否認都江堰、彭州大邑等管轄臨近龍門山脈受到地震災害的影響,狹義成都是指市區包含:青羊區、武侯區、錦江區、成華區、金牛區及高新區{一圈層絕對核心區域},但在2018年成都中心城區在加上了新都區、雙流區、郫都區、龍泉驛區、溫江區、青白江區、天府新區{二圈層相對核心區域}」?讓廣大網友清楚成都行政劃分后及地震災害分布區域(外地的朋友買房不要去成都管轄內的山區),其次說成都沒有產業的網友,我真的不想多少說什么了,大家如果感興趣可以去多了解一下外商及國內資金都喜歡投向哪里(資金主要流向是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其次第四級就是成渝地區)資本是逐利的,不是來搞慈善的,其他我也就不多說了。
再次是成都市政府對房子限購政策可能不是國內最嚴,但是比很多同級別的其他城市要嚴的多(請質疑的網友去網上查相關資料),說成都霧霾我不否認(最嚴重是2015-2016年),從2017年以后是逐年好轉(至于好到什么程度只有成都市民最有發言權,在此不予贅述)。說成都地理位置偏遠的網友也沒有錯哈,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偏安一隅的城市從秦朝到現今絕大多數時期都是10大城市之一,
2、蘇州、武漢、成都、東莞,房價2-3萬/平。哪個更劃算?
在武漢、成都的核心區域房價與蘇州、東莞的相同區域差異不大時,要問哪個區域的房價更具投資潛力?筆者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武漢或成都,而蘇州和東莞的一線城市次中心的選擇中東莞未來更加看好。至于武漢和成都之間從長遠的選擇看還是武漢風險更小,因此,筆者的分析投資房產潛力排名應該是武漢、成都、東莞和蘇州。為什么蘇州會選在最后呢?蘇州處于上海都市圈的光環下,東莞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廣深科技創新走廊中間,
上海的1 7都市圈明確了蘇州之外,還有南通、嘉興、湖州、無錫、寧波、舟山。而且從區域優勢和沿海特色上南通和嘉興的優勢甚至可以超過蘇州,未來的發展趨勢也會沿著這條成本更優的路線發展,房價也會更著產業發展趨勢流向推進,蘇州發展潛力會受到制約,東莞是處于廣深之間,甚至可以說是處在港深和廣佛二大超級都市圈的輻射范圍,東莞一定會同廣深進行全面融合,而且在廣深之間的60多公里跨度的城市圈中需要誕生一座具有一定競爭力的城市,雖然會低于廣深的地位,可一定會高于蘇州的區位優勢。
東莞高于蘇州是必然趨勢,房價也會超過蘇州,而成都和武漢之間的對比主要是由于重慶的介入的緣故!在武漢和成都的未來發展潛力對比中,武漢處于我國中部地區的核心城市,周邊的長沙、合肥和南昌都不是對手。主要經濟發展策略選擇合適,武漢可以成為我國中部地區第一城市,可處在西部地區的城市中相互競爭且同質化很強的二座城市成都和重慶。
重慶在國家戰略的地位還要更高,甚至成都還不如西安的戰略高度,成都的發展最大的動能在于自身的發展潛力,以及對龐大的四川省的全面吸附作用。可這種萬花從中一點綠的格局也很難做到可持續發展,成都也就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投資房產的風險也就自然會更大,在這四座城市中攬括了我國東部沿海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在選擇長三角中最具潛力的應該是南通和嘉興的臨上海地區;粵港澳大灣區2、3萬/平方米可以選擇廣州的合適區域;而中西部地區可以投資的場所基本上集中的省會城市(含直轄市重慶),其他地區吸引人口的能力都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