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請,要說河南哪里最有年味,我是河南本地人,我認為我的老家最有年味,因此它承載著我兒時過春節的記憶。農村里還可以放鞭炮、集市也很熱鬧,還有廟會等等,所以河南哪里最有年味都應有自己的過法,首先,現在的春節年味也正在變化,以前過年年味特別濃,過了臘八就是年。
1、河南哪里最有年味?
感謝邀請,要說河南哪里最有年味,我是河南本地人,我認為我的老家最有年味,因此它承載著我兒時過春節的記憶。首先,現在的春節年味也正在變化,比如小時候過年覺得就是玩雪、溜冰、放鞭炮,那時候雖然吃的穿的沒有現在少,但是過年很熱鬧,小伙伴都在身邊,村里很多人都能在一起玩。天氣也寒冷,堆得雪人半月也不化,往水里、路上、樹上等等放鞭炮,各種玩法,
再看現在過年就是趕春運、掃紅包、走親戚、看春晚,所以年味正在變化。再者,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是在兒時,我們現在覺得年味淡了,這種說法確實有一定道理,但是我們也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站在兒時過春節的立場上。現在的小孩兒過春節就是掃紅包、打游戲、壓歲錢買玩具等等,也許他們覺得年味就很濃,因為這是屬于他們兒時的春節,
最后,河南城市和農村的年味有很大差別。城市里到處張燈結彩、人熙熙攘攘的、或者堵車,農村里還可以放鞭炮、集市也很熱鬧,還有廟會等等,所以河南哪里最有年味都應有自己的過法。總之,我認為我的老家過年最有年味,也覺得在農村放炮、趕集、殺豬宰牛、大家烤火、玩雪最有年味,我是海域藍豚,河南自媒體,持續更新更多本地問答,喜歡請點右上角加關注,歡迎評論點贊,謝謝!。
2、信陽人怎么過年?
題主您好!筆者是信陽的,浉河區,我在百家號上專門寫了一篇信陽浉河區人怎么過年的短文。看來在這里還要再敘述一遍,信陽八縣兩區。過年習俗可能大同小異,我在這里說說相同點吧!每年農歷進入臘月初八以后,農村里基本上就開始籌備過年了。小時候的印象中,每年這個時候,家庭婦女們拆洗被褥床單窗簾之類,男人開始上街趕集,采購過年及春節拜年所需的商品,
記憶中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從外地運過來的粉條,有紅薯粉條,還有土豆粉條等。好像紅薯粉條比較好吃一點,之所以印象比較深刻,是因為小時候粉條一般只能在過年時候才能吃到。印象中比較深刻的還有一樣,那就是炸糙米,就是我們現在還能吃到的炸爆米花用的那種機器,每年臘月初十前后,逢集的時候(我老家在信陽浉河區南部,現在浉河區城區市郊鄉鎮,集市逢農歷單日逢集),集市上便有一個專門給人炸糙米的師傅,坐在一只小馬扎上,面前放著兩樣東西,左手邊是一只風箱,好像是用木板做的,右手邊是一座小鐵爐子,直徑大約30公分左右,高度20公分左右。
爐子上邊面對師傅的前后兩端有兩個缺口,一只長度不到30公分直徑大約20公分左右的圓柱形密封鐵罐(就像是一只袖珍煤氣瓶),架在鐵爐子上,鐵爐里燃燒著木塊,師傅左手拉著風箱,右手不停地轉動著鐵罐把手。一會兒,師傅伸頭看了看把手邊上的氣壓表,估計是氣壓夠了,便停下雙手,站起身,右手提著把手,左手把鐵管套進鐵罐的前面一端突出的地方,走到旁邊一個長長的布口袋前,把鐵罐放下,左腳踩住鐵罐,左手一使勁,“砰”的一聲,一團白煙升起!一鍋糙米炸出了!臘月二十以后,農村集市更加熱鬧了,
逢集的上午,人群熙熙攘攘,小小的街鎮,被四面八方過來趕集的人們擠得水泄不通。每年這個時候,學校都放寒假了,學生們三三兩兩的,也都走到集市,挑選自己喜歡的東西了,年齡再小一點的,跟著自己的爸爸媽媽,也來到集市,買一串冰糖葫蘆,或者一根油條,美美地吃著。除夕那天,一早起床,吃過早飯,大人就開始打掃室內衛生,
墻壁,門窗,桌椅板凳,全部清掃一遍。然后是門前的院落,快到中午了,小孩子們幫忙給大人張貼新春對聯年畫,等到這一切都弄好了,時間也基本上到中午了,接下去的是燃放鞭炮,長長的鞭炮掛在門前的竹竿上,在砰砰啪啪的響聲中,除夕盛宴開始了!爆竹聲聲除舊歲。濃濃的年味在鞭炮聲聲中強烈地體現出來了!大年初一是不能睡懶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