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地和河南老鄉在一塊,只會說普通話,老鄉都不會河南話嗎。有人可能會說閩南語和河南話相差這么大怎么可能有淵源呢,”——河南話近兩年越來越流行啦,做為河南人,我不會說河南話,正常,我們信陽地理位置靠近湖北,如今,河南話流行起來,擋都擋不住。
1、河南話土嗎?
我的直覺認為:河南話,不土!因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地方語言也是如此,它的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必要性。近兩年,河南話在網絡上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已經有攆超四川話東北話的趨勢,然而,盡管河南話越來越流行,“土味”一詞卻始終跟在后面。河南話真的土嗎?老實講,是有點,但是,土有什么不好嗎?你可知道,土味十足的河南話,其實都是“有聲化石”。
我感覺:如今,河南話流行起來,擋都擋不住!“不著‘恁’有沒有發現?”——河南話近兩年越來越流行啦!如果說,前些年影視劇中的一些河南人物形象,例如《炊事班的故事》里的小毛、《武林外傳》里的小米,使河南方言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那后來小岳岳相聲表演時,一句“打死你個龜孫”,則讓河南方言在全國相聲愛好者心中強勢出道,
而近兩年,河南話在網絡上的出鏡率,越來越高。很多微博下,大家都學會了“語音留言”:“咦,弄啥嘞~”眾多網友一看留言,就能自動識別老鄉,就連在如今很火的短視頻平臺,也有許多網紅,用一口地道河南話,吸粉無數。例如專注用河南話唱歌普及河南文化的“柯較瘦”,有不打草稿用河南方言講河南人文歷史的“桐話河南”,還有一個叫“小李朝”的年輕人,用河南普通話和夸張的表演,直接吸引1000萬 的粉絲,
今年年初,伴隨著河南硬核村支書的暴躁喊話在網絡走紅,越來越多的人發現,河南方言簡直就是寶藏啊!特別在表達情緒方面,許多詞匯抒發胸臆起來準確又到位,讓人說著酣暢淋漓。例如“白卸貨”一詞,何止是一條有聲音的河南話,畫面感更強,每當我看到這仨字,就仿佛看到一個擠眉弄眼一臉不耐煩的表情。也許,正是河南話特有的魅力,使其在全國眾多語境中,越來越流行,
2、河南信陽真的不講河南話嗎?
做為河南人,我不會說河南話,正常,我們信陽地理位置靠近湖北。記得我剛到鄭州也不怎么會普通話,到鄭州只會羅山話,別人都聽不懂,河南話我聽的懂,但不會說。現在在鄭州我不知道是說普通話,還是家鄉話,很尷尬,在外地和河南老鄉在一塊,只會說普通話,老鄉都說,不會河南話嗎?我說,我說家鄉話你們聽不懂。我們信陽這里的方言,河南人根本就聽不懂,搞的自己很難受,
3、為什么有些河南人喜歡說“中”?“中”在河南方言中有哪些意思?
謝謝邀請!歡迎打開歷史寶藏,一起來讀河南那些事兒。(約600字,閱讀需時2分)河南人愛說“中”,這個大家都知道,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得長風帖里的“中”字這個流行于中原大地的“中”字,有三層的內涵。一、天下之中河南自古就是天下之中,最早出土的的關于“中國”這個詞,就是說洛陽的,洛陽這個地方,在周代,號稱“天下之中”,
宅茲中國銘文之后的漫長歷史里,以今天河南政區為核心的區域,就是“中原”所指代的區域。雖然河南位居天下之中,無險可守而致歷史上屢次“逐鹿中原”飲馬黃河,但是中原之“中”的地理空間意義是無法改變的,紅色所示為歷史上“中原”概念之核心區因此河南人愛說的“中”,其實首先是一種地域方面的意義。二、中庸之道《論語·庸也》有言:“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在傳統時期,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影響至深。而儒家思想重要的一個思想就是“中庸”,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中正平和,是為中庸,中庸思想,也使得“中”這個字,具有一種特殊的文化內涵。三、質樸豪爽上文所言之特殊文化內涵,就是指“中”有“好”的意思,在河南話里,“中”就是有表肯定的——可以,同意之意,還有表示“好”“善”“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