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1956年8年間,漳河有6年都發生了大規模的水災,最嚴重的一次受災農田面積達1000萬畝,受災人口達1000萬人。到了1958年黃河洪災時期,開封也很危險,包括6個自然村、3170人口的文樓大隊,1995年之前有1310人常年賣血,按照1999年11月和2001年4月衛生部門的調查,43%左右的賣血者感染了艾滋病毒。
1、4月10日河南還下了大雪,今天氣溫就突破40度了!今年的天氣怎么了?
謝邀!沒錯,5月3日,在烈日炙烤之下,河南高溫籠罩。下午13點37分,省會鄭州氣溫達到40℃,成為今年省會級城市中第一個達到40℃ 的城市,打破了當地5月上旬最高氣溫紀錄,截止到下午14點31分,鄭州氣溫達到40.8℃,追平了1967年5月31日創下的5月高溫紀錄。而就在20多天前的4月10日,一場“倒春寒”天氣席卷之下,河南多地飄起了罕見的4月飛雪,
從鵝毛大雪到烈日酷暑,只用了短短23天的時間,河南的天氣變化之劇烈讓人有些不適應!4月飛雪,河南遭遇“倒春寒”天氣!23天前的4月10日,在冷空氣的影響之下,我國自南向北遭遇了一場“倒春寒”天氣,地處中原腹地的河南多地更是飄起鵝毛大雪,安陽、鶴壁、林州等地紛紛拉響暴雪、霜凍等預警信號。驚奇的網友們也拍下來不少照片:(4月10日河南安陽飄下鵝毛大雪)(4月10日河南鶴壁下起“桃花雪”)這場罕見的4月飛雪一方面讓當地市民看到了難得的“桃花雪”,另一方面也對當地的農作物生長帶來麻煩,
進入4月,小麥等農作物已經進入拔節生長的旺盛期,低溫雨雪天氣容易凍傷剛長出的嫩葉,出現凍害。5月酷暑,河南局地氣溫突破40℃!23天之后的5月3日,本應該是五一假期難得出游的好時機,然而河南人民確不得不和高溫酷暑作斗爭,氣象監測顯示,3日下午13點37分,省會鄭州氣溫達到40℃,成為今年省會級城市中第一個達到40℃ 的城市,打破了當地5月上旬最高氣溫紀錄。
截止到下午14點31分,鄭州氣溫達到40.8℃,追平了1967年5月31日創下的5月高溫紀錄,此外,河南滎陽局地達41℃,成為當日全國最酷熱的地方,當天河南有多個氣象觀測站點打破或追平5月極端高溫紀錄!5月3日全國高溫排行榜前十名也被河南包攬!(河南包攬5月3日全國高溫排行榜前十名)冷空氣馬上趕到,河南很快將擺脫酷暑!不過讓河南人民可以松口氣的是,這樣的酷熱很快就會結束了,5月3日晚上開始,冷空氣就將抵達河南,多地都將迎來大幅降溫,5月4日河南大部地區的最高氣溫都將降至22-23℃左右,體感會非常的舒適。
2、河南的省會在開封市,為何1954年遷到了西邊的鄭州市?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簡而言之,洛陽和開封都有不適合作為省會的原因。首先是洛陽,其實唐代以后就逐步衰敗了,洛陽的主要問題是在豫西山區。就洛陽市本身來說,全市地形基本都是山地丘陵,山區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周圍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荊紫山、周山、櫻山、龍門山、香山、萬安山、首陽山、嵩山等多座山脈,
尤其是被周邊被崤山、熊耳山、伏牛山、嵩山與邙山逆時針環繞,這一點很不利。在古代,由于洛陽地處黃河邊,通過水上運輸維持洛陽運轉還是可以的,但路上交通就很差,當年日軍在豫湘桂會戰中發動豫中會戰,占領豫中平原的大量城鎮包括許昌都比較輕松,占領速度也快,但攻打洛陽就頗為困難。這主要是陸地交通很差,不便于日軍大部隊前進,
從宋代開始,洛陽就衰敗了,到了建國前洛陽更是衰敗,以至于國家將蘇聯援建的大量項目放在洛陽,就是為了重新發展這個城市。洛陽如此,開封呢?開封在北宋是首都,由于這里水運四通八達,京杭大運河的出現和汴河對于開封非常關鍵,地處平原的開封,陸地運輸也不錯,但是,開封有著非常嚴重的隱患,就是黃河水患,民國時期,開封的黃河堤壩就很不穩固,黃河水面高于地面七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