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提及我的家鄉(xiāng)湖北天門的問題,所以點進來看看,看了幾條回答,作為一個地道的天門人,我來做點補充。幾千年來,祖祖輩輩的天門人不斷豐富蒸菜的種類和內(nèi)涵,“無菜不蒸,無蒸不宴”,是蒸菜在天門的真實寫照,在廣袤的江漢平原,蒸菜是每家每戶都會做的待客必備菜品,也幾乎是每個家庭主婦都會做的拿手菜。
1、湖北有哪些特色美食?
荊州鍋盔荊州街頭最常見的鍋盔,金黃色澤外酥內(nèi)軟。讓人吃一口就欲罷不能~豬肉鍋盔、牛肉鍋盔、怪味鍋盔、梅菜扣肉鍋盔總有一款適合你!早堂面沙市的特色早點,1895年沙市開埠后,當(dāng)?shù)匾幻骛^老板為碼頭工人制作了這碗油厚碼肥、湯鮮味美的面條。由于碼頭工人多在凌晨時分到面館吃面后上工,故得此名,
黃石港餅黃石港餅是黃石名點之一,由面粉、芝麻、冰糖、小麻油、金錢桔餅、糖桂花等十幾種上等原料組成,麻色黃亮,松酥爽口。襄陽牛肉面說起襄陽牛肉面不禁流口水!優(yōu)質(zhì)牛肉搭配上等精面,色澤紅潤,肉質(zhì)肥而不膩,湯味香濃,襄陽牛肉面分為牛肉面,牛雜面兩種系列。而襄陽最著名牛肉面店也即是百年老字號“永合泰”,
宜昌金箍條金箍條外酥里軟,是宜昌人喜愛的小吃。竹溪碗糕碗糕是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當(dāng)?shù)刂囊环N民間特色風(fēng)味小吃,外觀色澤雪白,食用起來口感軟糯,味甜而不膩,以蔣家堰鎮(zhèn)梅書英碗糕最著名,孝感麻糖孝感麻糖歷史悠久,相傳宋太祖趙匡胤曾經(jīng)吃過并贊不絕口,從而一舉成為皇家貢品。
成品主產(chǎn)地為孝感城南的八埠口,據(jù)說,只有用城關(guān)西門外隍潭的“龍吐水”熬糖,才能做出上等的麻糖。云夢魚面“云夢魚面”是用面粉及青魚、鯉魚魚肉為主料制作而成食品,是湖北地區(qū)的名吃,主產(chǎn)于湖北省云夢縣,并因此而得名。咸寧桂花糕咸寧桂花糕產(chǎn)自聞名全國的桂花之鄉(xiāng)——湖北咸寧,桂花糕創(chuàng)制于明朝末期,糕質(zhì)細軟滋潤、色澤潔白,具有濃郁的桂花清香,
土家燒餅土家燒餅又名掉渣燒餅,因烤后外層酥松,稍一震動就可掉渣而得名,有“中國比薩”之美稱。土家燒餅是恩施地區(qū)極富地方特色的小吃之一,武漢熱干面在武漢“過早”一月30天,每天不重樣。大名鼎鼎的熱干面就不用多說啦,地球人都知道!鴨脖武漢的鴨脖聞名天下,許多明星來到武漢,都指定要“XUO”下鴨脖。
2、湖北天門被稱為蒸菜之鄉(xiāng),為什么蒸肉卻是別的地方的特色菜?
看到提及我的家鄉(xiāng)湖北天門的問題,所以點進來看看,看了幾條回答,作為一個地道的天門人,我來做點補充,蒸菜在湖北尤其是江漢平原地區(qū)廣受老百姓歡迎,既是家常菜,又是宴席必備。蒸出的菜品能盡可能地保留菜肴的原形原味,也能最大程度保存食材的營養(yǎng),是一種營養(yǎng)又健康的烹飪方式,早在4600多年前石器時代,生活在天門石家河的先人們,就已經(jīng)燒制出陶甄,用來蒸制食物。
幾千年來,祖祖輩輩的天門人不斷豐富蒸菜的種類和內(nèi)涵,“無菜不蒸,無蒸不宴”,是蒸菜在天門的真實寫照,2010年,中國烹飪協(xié)會命名天門市為“中國蒸菜之鄉(xiāng)”。一般人們所說的蒸肉,指的就是粉蒸五花肉片,其實這道菜很多地方都有,有的地方叫扣肉,有的地方叫粉蒸肉,做法也大同小異,大體上是將五花肉或生或熟或油炸之后,切成片,裹上大米磨成的粗粉,再輔以土豆、紅薯、芋頭、干豆角或者蓮藕什么的做壓底菜,調(diào)好味上蒸籠蒸或木甄與其它蒸菜和淘米飯一起熟便可。
(注:原汁原味的蒸菜必須用傳統(tǒng)的木甄來蒸制,蒸出的蒸菜和米飯會帶有一種特殊的木材的清香,)蒸菜是楚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廣袤的江漢平原,蒸菜是每家每戶都會做的待客必備菜品,也幾乎是每個家庭主婦都會做的拿手菜,你去人家家里做客,有沒有吃到蒸菜,就代表著你在主人心中的地位如何,湖北江漢平原一帶的蒸菜,按食材包括肉、魚和蔬菜三類,這也是人們常說的“沔陽三蒸”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