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小鋪的商業邏輯淘小鋪號稱是讓所有想創業的人,都可以低成本輕松創業。淘小鋪的缺陷對于社交電商的模式來淘小鋪還是做的過于簡單直白了,我認為,阿里巴巴直營的淘小鋪可能會是下一個社交電商的風口,但只是可能,大概率不會,淘小鋪發布供貨信息的會是哪些商家呢。
1、淘小鋪是什么?阿里巴巴電商為何要推出這樣一款產品?
淘小鋪最近很火。在搞饑餓營銷,大概就是你再不來交400塊錢割韭菜,韭菜就要被人割走了,親們,請冷靜分析一下好嗎,不要被面子上的那些東西蒙蔽了雙眼啊!第一,收費的平臺,發展個下級,下級要交400元買個套餐(平臺獎勵你100),你開得了口嗎?那你的下級再去發展人,她又拉的到人嗎?她如果拉不到人,是不是覺得你忽悠了她?一部分有資源的人,底下本身就有團隊的人,是可以靠這個來快速的割一波韭菜,可是我們大部分都是普通人,這個不適用我們啊,何必自損名聲!第二,說是自用省錢,分享賺錢。
2、阿里巴巴的淘小鋪如何,2020年風口創業項目會是社交電商嗎?
2020年的風口會有社交電商的一席之地,不僅僅是阿里巴巴的淘小鋪,還有京東推出了京喜,微信推出了微信圈子,都是通過社交方式進行賣貨,三大巨頭都看好的市場,我想應該不會差。淘小鋪的商業邏輯淘小鋪號稱是讓所有想創業的人,都可以低成本輕松創業,對于社交電商來說,這個邏輯是沒問題的,因為淘寶提供了貨源,你只需要選擇自己感興趣想推廣的產品即可。
淘小鋪開店分為兩步:1、購買價值399的產品就可以開通店鋪功能,進行賣貨,2、開通后,將淘小鋪的產品分享給你的朋友,或者你的社群粉絲,然后通過銷售進行分紅。這個模式跟之前的淘寶客是一樣的,只是門檻更低了,而且將以前后端的系統拿到了前端,讓所有C端用戶都可以參與,淘小鋪是想利用用戶的社交網絡來為自己帶貨。
傳統電商是一種靜態的,等待用戶上門的模式,而社交電商通過熟人或者關鍵意見領袖來主動推薦產品,從而激活潛在的購物欲望。淘小鋪的缺陷對于社交電商的模式來說,淘小鋪還是做的過于簡單直白了,一個商品能否賣出去,不僅僅是依靠自己熟人“賞臉”,更多是依靠自身的專業。李佳琪為什么帶貨那么厲害,是因為自己嘗試了需求產品,
李子柒為什么能把自己的產品賣的這么火?因為每個人都看到她自己制作的過程。只是以利益作為連接的社交電商,對于推薦人賣貨,產品的說服力不強,可能推薦人的社交圈會賣一次賬,但是很難有第二次的復購。京東的驚喜結合微信的圈子,可能是更加合理的一個CP,未來的發展不管怎樣,社交電商的潛力是非常大的,成功的拼多多、小紅書都是社交電商的經典案例。
3、阿里巴巴直營的淘小鋪會是下一個社交電商風口嗎?
我認為,阿里巴巴直營的淘小鋪可能會是下一個社交電商的風口,但只是可能,大概率不會,以下說說我的觀點。先說背景,淘寶本質上是販賣流量的,龐大的,精準的購物流量在淘寶,過去的那些年,淘寶穩居江湖老大的寶座,不可撼動。對外,阿里一直不停的收購將來可能長大的流量源,因為風口年年有,誰也無法確定哪個有可能顛覆現有的秩序,就只好采用收購的辦法,
不差錢!對內,阿里也沒少推出新的方案,然而,自己無法革自己的命,也習慣了自己大口吃肉,讓別人喝湯,所以,新項目怎么也做不起來。這次還是同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我想,阿里是很清楚這一次跟之前不一樣了,流量在轉移,原本聚集在購物平臺的流量被社交平臺吸走了,并且趨勢已經很明顯,但是阿里無論如何,自己內部打造的社交平臺無法做到行業前茅。
可能也許大概也收購不了,那么能做的就是用別人的社交平臺流量,退而求其次只要交易環節留在阿里的平臺好了,那么淘小鋪發布供貨信息的會是哪些商家呢?我猜測是傳統的工廠和大批發商,主要就是現在1688平臺上的,為什么這么說?幾個原因:第一,阿里大雞不吃小米,如果只有很微薄的利潤,阿里會讓第三方來做,自己不會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