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銷量,很多生產商會采用棕櫚油;另一方面,棕櫚油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耐高溫,煙點高,適合高溫煎炸食物,這是一般植物油所不具備的特性;再者就是,棕櫚油在室溫下也呈現半固態和固態,對于保持食物形狀穩定以及酥脆的口感更為有利。一、為何棕櫚油不能作為日常用油來吃呢。
1、棕櫚油的危害有哪些?
棕櫚油的危害有哪些?棕櫚油的危害有:大量食用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棕櫚油是用壓榨法從油棕的果肉中提取的油脂,色澤橙紅或暗紅色,有香味。含肉豆蔻酸1%、棕櫚酸38%、棕櫚油酸0.5%、硬脂酸4.5%、油酸44%、亞油酸12%,每100g棕櫚油含:維生素E15mg和胡蘿卜素110μg。棕櫚油的穩定性好,加工的食品不易酸敗,
多用于油炸食品及糕點加工,是油炸方便面首選用油。棕櫚油中的飽和脂肪酸特別高,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對人體健康是有很大影響,會導致高血脂和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的出現,不宜大量食用,建議平時要經常更換食用油的種類,避免長期吃一種食用油,少吃油炸食品及糕點。本內容由山西省人民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張海娟審核點這里,查看醫生回答詳情,
2、棕櫚油到底能不能吃?
食用油既是日常必不可少的烹飪材料,也是為人體提供必需脂肪酸亞油酸和亞麻酸的重要來源。我們日常攝入的脂肪主要來源于植物油和動物油,由于動物油富含飽和脂肪酸,并含有膽固醇,攝入過多容易導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因此,建議大家用植物油作為烹飪用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2歲以上健康成人每天的油脂攝入量為25-30克。
日常我們常吃的植物油包括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各類脂肪酸比較平衡的花生油、米糠油;單不飽和脂肪酸比較多的橄欖油和茶籽油;高亞麻酸的(omega-3脂肪酸)亞麻籽油、紫蘇籽油;還有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棕櫚油、椰子油、豬油、牛油、黃油,一、為何棕櫚油不能作為日常用油來吃呢?雖然棕櫚油是僅次于大豆油的世界第二大食用油,也是國際市場上價格最便宜的烹調油。
但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極少用來烹飪,主要是因為棕櫚油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也就是棕櫚酸和硬脂酸,總共可達50%以上,對于心腦血管系統的危害很多。因此,如果作為日常食用油來食用,對于身體的危害可想而知,二、棕櫚油在食物中的應用!雖然棕櫚油不作為日常食用油,但是很多食物中都可能含有這種油脂。比如油炸食品、方便面、薯片、餅干、點心、氫化油、調和油等等,
之所以將棕櫚油作為這些食物的重要用油,一方面是因為氫化植物油的危害較大,顧客不認可。為了提高銷量,很多生產商會采用棕櫚油;另一方面,棕櫚油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耐高溫,煙點高,適合高溫煎炸食物,這是一般植物油所不具備的特性;再者就是,棕櫚油在室溫下也呈現半固態和固態,對于保持食物形狀穩定以及酥脆的口感更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