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老話“哭嫁哭嫁,不哭生啞巴”是什么意思。在民間還有著“哭嫁哭嫁,不哭生啞巴”的老話,出嫁時,我還真哭了,不是為了農村老人說,所以,出嫁時,悲從心頭起,真哭了,并且笑得很傷心,在過去,女人出嫁基本上都是哭哭啼啼的,他們也是發自內心的真哭。
1、農村的老話“哭嫁哭嫁,不哭生啞巴”是什么意思?真的是這樣嗎?
農村的老話“哭嫁哭嫁,不哭生啞巴”是什么意思?真的是這樣嗎?正所謂: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在廣大的農村地區,由于各地的文化差異,所以風俗習慣也是有所不同的,在今天農村里有好多的風俗習慣都逐漸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里了,很多的年輕人都是不太了解的,而一般只有一些農村的老人還記得了。在以前,農村里如果有誰家的閨女出嫁了,那一般都是要哭著出門才行,不然會被認為不吉利的,
在民間還有著“哭嫁哭嫁,不哭生啞巴”的老話。你知道這話說的是什么意思嗎?有沒有道理呢?這句老話的字面意思是比較簡單的,其說的是女孩子在嫁人的時候,就應該哭哭啼啼的,不然將來生出來的孩子會是啞巴,為什么在過去會有這樣的帶有詛咒性質的老話呢?對于女人來說,嫁人這應該是一生中最幸福的事情了,本來是應該高高興興的。
但是在過去和現在不一樣,一旦家人了之后,那就很少在有時間回娘家了,嫁出去以后就是別人家的人了,娘家就變成了親人了,一年也難得回來幾趟,如果路途遠的話,那是幾年都未必回來一次,而在結婚這一天新娘要哭著出門,一來是表達她們對于娘家的不舍,二來是以這種方式來表達對父母的養育之恩,從此以后女兒就不能在身邊伺候二老了,再加上自己也要步入一個新的陌生的家庭,以后再也不能在父母身邊撒嬌了,一切都要依靠自己了,所以想想心中自然會難受。
在過去,女人出嫁基本上都是哭哭啼啼的,他們也是發自內心的真哭,聽老輩人說,女孩子出嫁如果不哭則是不吉利的,別人會認為這個新娘是沒用良心的,不懂得感恩。而哭得越厲害,則會認為越吉利,都會打心眼里祝福她,不過現在不同了,回娘家就像是逛街一樣的方便了,只要想回就回,所以這個習俗也就逐漸不被人所熟知了。在您的家鄉還有這個習俗嗎?,
2、出嫁你哭了嗎?
出嫁你哭了嗎?關于這個問題,我有話說:出嫁時,我還真哭了,不是為了農村老人說:出嫁不哭,會養(生)啞巴這件事而做形式上的哭,而是真的發自內心,無聲的哭泣。曾記得自從母親吃農藥逝世后,我和弟弟相依為命苦度歲月,家務事,比如縫縫補補洗洗澇澇,都是我弄得好好的,出嫁,家里無女人,這將如何是好?另外,哭的是:對方家庭一窮二白,未來的日子又將怎么過?所以,出嫁時,悲從心頭起,真哭了,并且笑得很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