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喜歡吃清淡的粉,有各種的煮粉,有腸粉。螺螄粉吃起來如果真是有點臭,那么,多數是螺螄粉做得不細致,不細心,清理螺螄不夠干凈,廣西是嗦粉圣地,米粉流派眾多,南寧有老友粉,桂林有桂林米粉,而網紅爆款莫過柳州螺螄粉了,食用螺螄粉是有門檻,它的氣味極具辨識度,第一吃螺螄粉的朋友會覺得螺螄粉太“臭”了,而柳州本地人大多認為它鮮香,一頓不吃想得慌,螺螄粉為什么會讓柳州人上癮呢。
1、柳州人都很喜歡吃螺螄粉嗎?為什么?若沒有螺螄粉會怎么樣?
廣西是嗦粉圣地,米粉流派眾多,南寧有老友粉,桂林有桂林米粉,而網紅爆款莫過柳州螺螄粉了,食用螺螄粉是有門檻,它的氣味極具辨識度,第一吃螺螄粉的朋友會覺得螺螄粉太“臭”了,而柳州本地人大多認為它鮮香,一頓不吃想得慌,螺螄粉為什么會讓柳州人上癮呢?不食螺螄粉,枉做柳州人螺螄粉起源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柳州夜市,至于是誰煮了第一碗螺螄粉,誰擺出第一個螺螄粉攤都無法考證。
雖然螺螄粉只是一種小吃,但柳州人的日常是——早茶午餐晚飯宵夜,沒有什么是不能用螺螄粉解決的,每個柳州人對自己鐘愛的螺螄粉搭配都爛熟于心,點單時一氣呵成:“老板,來碗螺螄,多菜少粉,多點腐竹,加個鴨腳一個鹵蛋,加辣,還要兩個油果。”在任何一個城市的街頭尋找螺螄粉店都很簡單,只要你聞到了一股濃厚的酸臭味,那么方圓幾百米必有一家螺螄粉店,
在許多裝修簡陋,沒有空調,桌挨著桌,人擠著人的小食攤上,只要一碗自帶體味的螺螄粉端過來,灑滿了炸得金黃酥脆的腐竹,青菜婀娜地臥在碗邊。用筷子掀起腐竹,爽口的酸筍,切絲木耳,青色的酸豆角和軟趴趴的黃花菜都乖乖等著你檢閱,當然少不了幾顆脆花生米,湯紅粉白,熱氣騰騰,喝一口湯,螺螄粉講究的五色五味(鮮、酸、爽、燙、辣)就齊活了。
如果能再配一瓶柳州本地產的冰鎮豆奶,簡直是賽神仙,一碗螺螄粉不是多么精美的吃食,也上不了宴席,但它平民、輕巧、美味,是了解柳州本地人生活的密碼螺螄粉為什么令人欲罷不能?對螺螄粉上癮和喜歡吃臭豆腐背后的道理是一樣的。賦予螺螄粉個性的是酸筍,而酸筍是發酵食品,發酵過程產生有鮮味的氨基酸使食物變得鮮美可口,而食臭又是寫在人類基因里的味覺記憶,
所以,與其說螺螄粉讓人欲罷不能,不如說酸筍的“臭味”讓人欲罷不能。螺螄粉的辣也是讓人上癮的原因之一,雖然不是所有螺螄粉店的湯頭都主打辣,但重口味已經是螺螄粉的標簽之一。辣能帶給人快感,刺激人的味蕾,一筷子通氣,兩筷子發汗,三筷子下肚整個人就通透了,此外,螺螄粉便宜,輕巧,但又內容豐富,它就像兼容性極強的軟件,但并沒有喪失自己的個性。
2、廣東人最喜歡吃什么?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廣東人最喜歡吃什么,我個人認為分兩個部分來講吧,第一部分是主食,廣東人主食喜歡吃米飯。老廣人頓頓離不開大米,他們說了吃飯指的就是吃米飯,而不是面條或餃子之類的主食,我不知道其他的廣東人是不是這樣認為,但是我的家人,父母和我自己,都是這樣的。尤其是父母他們那一代,一頓兩頓沒吃大米飯,心里覺得慌的很,吃了面食也等于沒吃一樣,也許這是生活習慣問題吧,廣東人祖祖輩輩生活都這樣,
第二部分菜式,廣東人喜歡吃白切雞。廣東有無雞不成宴的說法,而吃雞他們最喜歡的烹飪方式就是做白切,白切雞皮滑肉嫩,原汁原味,鮮甜可口,這樣的味道最受廣東人的喜歡(我爸家吃雞就只有白切一種吃法,從來沒有過第2種)。以上這些僅代表我個人自己的看法,有不同意見或建議的歡迎朋友們留言評論,關注黃皮妹妹,喜歡我的請點贊,轉發,
3、為什么廣西最出名的螺螄粉,感覺廣東人不太喜歡吃呢?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飲食習慣和飲食文化,廣西的螺絲粉廣西人喜歡吃,但也不是全廣西都喜歡,桂東南漢族為主的粵語白話區域和客家話區域的人不喜歡吃,廣東人喜歡吃清淡的粉,有各種的煮粉,有腸粉,其中的腸粉是廣東人最喜歡的粉,也是最大眾化風粉,這是飲食文化發展所致。因為廣東屬于嶺南區域,沿海地區,發達地區,濕熱多汗,腸胃嬌嫩,潤滑清淡的腸粉就成為最大眾化個美食。